小学语文古诗类教案5篇
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教案的编写能力是教师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重要技能之一,加分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语文古诗类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古诗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枯”和“荣”两个生字,会写“荣”、“枯”、“烧”这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识和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阶段,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课中刚刚讲到《找春天》,而且我们大家也都各自找了一下春天,我发现啊,大家找到的春天都不一样,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在古代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叫白居易,他找到了春天的草,并且作了一首诗《草》(出示课件),现在就让老师带大家到唐朝,看看白居易找到的春天的草是怎么样的好吗?(学生的回答肯定异口同声“好”。)那好,大家请看ppt(播放配乐诗朗诵)
(二)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注意字词发音
好了,现在大家把语文课本翻到第5页。我们刚才已经听了配乐诗朗读,那现在我想要听听我们的小朋友能读得怎么样?所以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但老师有个要求:在朗读时,借助课文的注音,自学生字,争取把诗读得既正确又通顺。等一下老师会叫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看谁读得更好。好,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大家朗读的时候,老师也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大家,大家读得都很棒。这样吧,我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下,大家都来当一回小老师,看看这位同学有没有什么字发音不太标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请三到四位学生朗读,学生在读音上可能犯的错误有平、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混淆。并请学生来纠正其发音上的错误。)
看来同学们都读得不错,学得也很好,刚才有同学已经指出了第二句诗中的“岁”是平舌音,“荣”是翘舌音(出示课件),确切地说“荣”在发音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向上卷起来的。下面大家跟老师来读一遍,要注意老师是怎么发音的。——岁(领读),——岁(学生跟读),——“荣”(领读),“荣”(学生跟读)。大家读得很好,我们还有同学指出了刚才那位同学没有注意翘舌音,看来同学们都很仔细,“烧”这个字是怎么读的呢?(课件)(请同学回答,如果学生没有答对,那再请学生答,不超过四位学生。)这个字读shāo,是翘舌音,刚才有几位同学念成了sāo,这种读法是错的,还有一个字的读法错误刚才也有同学们也发现了,“吹”(黑板板书),这个字也是翘舌音,读chuī(黑板板书),下面这两个字的读音大家也跟着老师来读两遍,——“烧”(领读),——“烧”(学生跟读),——“吹”(领读),——“吹”(学生跟度)(重复三遍)不过最后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下“野火烧不尽”的“尽”是前鼻音,而“春分吹又生”的“生”是后鼻音。
好了,那么现在我们大家就来一起读一下这首古诗,要注意刚才我们提出的发音注意点。
(学生齐读古诗)
很好!很好!大家果然很厉害!但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第二句中有两个“一”,它们是怎么发音的呀?老师有点不明白了,又谁愿意告诉我呢?(明确两个“一”的读音)
(请同学回答,大概请四到五位同学,如果没有同学答对,那就只有再听一遍录音。)
对了,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两个“一”的发音是不同的,前一个读yí,是阳平,也就是第二声,而后一个读yì,是去声,也就是第四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朗诵。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诗中的生字,那现在我们就要自己来朗读一下了。我请同学们一位一位地来朗读,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准确、比较有感情,比较有特色。
(请五到六位学生朗读课文)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下面我们大家来一起把这首古诗读一遍,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读。
(全班齐读)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我们大家首先来看一下,然后再联系古诗,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首古诗的内容是什么,白居易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草的情景呢?(出示课件图片)
大家可以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和有关的参考资料,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如果会说了,就可以和你们的搭档交流一下;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解决不了的话等一下我们大家都一起来帮忙。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学生讨论)
我看大家都讨论地非常激烈,有些小组已经把问题都解决了,有些小组已经能够说诗的意思了,还有些小组的问题提得有些难度,看来等一下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帮忙了!现在老师还要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古诗,来检查一下大家有没有把刚才我们强调的重点记住。
(请四到五为学生起来朗读古诗)
不错,很好。(如果有读音错误,及时指出)
刚才大家都已经讨论了,如果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话,现在就提出来吧,我们一起来互相帮忙。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问)
既然已经解决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来讲讲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了。老师在把刚才的几副图再放一遍,大家开动脑筋,等一下我请同学回答。
(播放ppt,并请请学生分别讲一下这四句诗的大概意思。然后请学生做总结。)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学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大家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是的,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要赞美草的这种精神。那同学们说我们要不要学习小草的'这种精神呢?
(学生回答“要”)
很好,我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那我们最后再来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学生朗读)
很好,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诗的大意,虽然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但我更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理解这首诗的,大家可以讲讲这首诗,小草或是你刚才读诗时想到的。
(请学生回答、交流思想)
3、练习背诵,完成练习
很好!老师听出大家不同的想法了!有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小草的坚强的生命力,有的同学赞美了小草,也有同学说要学习草的这种顽强的精神!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朗读训练:分男、女同学读——个人读——全班齐读——跟着音乐读)(好!)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游戏做完了,我们又要开动脑筋了,大家来看ppt,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站起来告诉我空格上应该填什么,而且发音要准确喔!
(请部分学生背诵古诗)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了我们都已经会了,那诗中的生字我们也都认识了,会写了吗?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看ppt。(利用ppt出示生字)
这些字该怎么写呢?大家认为这些字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等等我们在请同学到讲台前来介绍自己组的方法,这样好不好啊?
(学生讨论,增强对书写汉字的认识。然后请学生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集
小学语文古诗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投影仪、字词卡、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读题
2、学习“登”的偏旁以及偏旁的笔顺;学习“楼”字
二、理解题意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 整理问题:
①谁登鹳雀楼?
②鹳雀楼在哪里?什么样子?
③《登鹳雀楼》是谁写的?
④鹳雀是什么?
⑤“登”是什么的意思?
3、师简介作者王之涣。
4、边介绍边板画鹳雀楼所处的位置。
5、理解登鹳雀楼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师范读古诗。
2、生自读生字、课文。
3、抽读生字词。
4、指名读古诗。
四、学习第一句
1、板书第一句
2、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诗中哪个字是太阳的意思?
3、比较黑板上画的太阳和图片上的太阳有什么不同?“白日”的意思就是指傍晚的太阳。哪个字的意思是“没了、完了”?
4、理解“依”是什么意思?(做动作)
5、连起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傍晚的太阳依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了。)
6、指导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
2、看图片上的黄河,说说你在电视里看到的黄河是怎样的?(气势磅礴)黄河里的水滚滚流动到哪里?哪个字是“到”的意思?
3、说说第二句的诗意。
4、指导读出黄河奔流的气势。
5、齐读第一、第二句并连起来说这两句的意思。
六、学习第三、第四句
1、出示诗句。
2、看图理解:诗人站在哪层楼?他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怎么样?(移动诗人的位置。)
3、诗里哪个字的'意思是“想要”(欲),“穷”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师解释“千里目”:很远很远的地方。“更”是什么意思?
5、学生讨论诗意: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6、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
七、巩固
1、齐读古诗
2、前两句所写的是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法。
3、欣赏歌曲《登鹳雀楼》。
4、师范背古诗。
5、游戏:“才富小考场”,赛题内容:题目意思,古诗意思,带点字意思,作者……(略)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题,范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识记生字字形。
1.自学生字。 2.小组内交流。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扩展: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七、作业
1、朗读背诵诗歌
2、把诗的意思说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白日依山尽,小时不识月,
黄河入海流。呼作百玉盘。
欲穷千里目,又疑瑶台镜,
更上一层楼。飞在青云端。
小学语文古诗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⒈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⒉朗读古诗,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⒊背诵古诗。
⒋了解诗的内容,体会汪论与李白之间的情意,体会母亲的伟大。
教学重点:
⒈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⒉读背古诗,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感悟古诗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自己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知道哪些古诗?愿意背诵给大家听吗?
(指名背诵)
你知道李白的诗吗?愿意背诵给大家听吗?
(指名背诵)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板书课题:《赠汪伦》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⒈请借助拼音把这首古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⒉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检查一下他的字音是否读得正确。
⒊学生再读古诗,把你初次看到这首古诗的感受读出来。
⒋齐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感悟朗读
⒈分小组,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同学听,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
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哪句诗的意思?
(学生反馈)
⒊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质疑解疑,教师制导。
⒋请一个同学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说。
⒌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李白与汪伦之间的友情很深厚,请你读给同学听听。想一想当时的情景,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五、学生背诵古诗。
六、检查识字情况。
⒈出示生字卡:
赠汪将欲踏潭
⒉教师抽读,并说说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唐代诗人“孟郊”他写了一首古诗《游子吟》诗人选取了一件看似平常而又深情的临行缝衣的场面。不仅写出了母亲为讲出远门的儿子细针密线缝制衣服的动作、情景,而且写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母爱的伟大。
特别是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诗,去感受其中的含义。
二、初读古诗。
⒈请借助拼音把这首古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⒉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检查一下他的字音是否读得正确。
⒊学生再读古诗,把你初次看到这首古诗的感受读出来。
⒋齐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感悟朗读
⒈分小组,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同学听,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
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哪句诗的意思?
(学生反馈)
⒊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质疑解疑,教师制导。
4、谁能说说最后一句的含义?
5、请一个同学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说。
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五、学生背诵古诗。
六、检查识字情况。
⒈出示生字卡:
吟郊慈临寸
⒉教师抽读,并说说识字方法。
第三课时
一、复习。
⒈认读会认字。
⒉指名背诵古诗。
二、学习会写字。
⒈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乘将踏桃游郊线寸
⒉指名说词,看谁说的多。
⒊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认为怎样写才好看。
⒋同桌说一说识字方法。
⒌有哪些字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⒍教师范写。
⒎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
把学过的古诗背诵给家里人听。
小学语文古诗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本节课学习古诗《草》
二、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草
3、结合课后“我知道”,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教师随机点拨。
如:理解诗中的“岁”是“年”的意思;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直观形象地理解“枯、荣”的.意思。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导朗读,感受古诗节奏美。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3、学生练读,启发学生想象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体会感情。
五、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小组讨论、交流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感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3、反复诵读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练习背诵。
六、指导书写“枯、荣、烧”3个生字
重点讲解: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烧: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
七、积累运用
1、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2、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二课时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出示画面,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今天,我们和诗人杨万里一起去欣赏春天的景色,板书课题。
2、读题,理解题意
宿:住宿、过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人杨万里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3、导入: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呢?他用一首诗写了出来,我们一起读读吧!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个别读:要求读流利。
3、小组读,合作学习,说说诗中写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并根据诗文内容回答。)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如:“稀疏的篱笆”、“小路伸向远方”(看课件);理解“未成阴”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不能遮挡太阳(看课件);诗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体会感情。
3、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给《宿新市徐公店》编故事。
六、阅读积累
1、出示已学过的《村居》诵读。
2、说说《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描写春天的景色。前两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色,后两句都写了儿童的活泼和快乐。)
六、指导书写“未、追、店、徐、菜、宿” 6个字。
重点讲解:
未:上横短、下横长,撇捺要舒展。
追:提示笔顺,后写“走之儿”
宿:宝盖不宜太宽。
菜:“采”是八画,不要把第三笔“点”和第六笔“竖”误连成一笔。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草》 〈〈宿新市徐公店〉〉
诗的内容 情: 喜爱
画:篱落 一径 枝头(静)
儿童 黄蝶 黄花(动)
小学语文古诗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o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反馈检查。
5.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松。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
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