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画教学反思6篇

时间:2024-07-14 14:45:36 分类:教学工作

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是教师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认真分析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写出的教学反思才有意义,以下是加分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贴画教学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贴画教学反思6篇

贴画教学反思篇1

本周我们小班组的教学主题是“快乐的六个宝”。美术游戏“贴五官”的活动目标为:能说出口、耳、眼、鼻的名称;能贴五官在脸部的合适位置。

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烈,

本次活动教师活动的设计,探索创新活动的引导就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及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的要求来考虑,给每一个幼儿提供创作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施展自己的创造潜力。因此在活动前,教师注重幼儿我开头是以前些天学过的歌曲“合拢放开”导入的,让孩子们重温记忆,熟悉身体的各部位,然后开始进行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我来说五官,幼儿按我的指令来摸,并在游戏中让幼儿学说:“耳朵长在脸的两边,脸的最下面是嘴巴,嘴巴的上面是鼻子,或是脸部的最中间是鼻子,鼻子的上面左右两边是眼睛,眼睛的上面是眉毛,或是脸的最上面是眉毛……”,帮助幼儿记忆和巩固认识。接着我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妈妈、爸爸头像的轮廓图,请班里的男、女孩子各一名,到前面来学习用固体胶粘贴五官,我在一旁提醒位置要合适。结果上来的康康和妍妍都贴的非常不错。我也就大意了,顺利进行下去,于是在下一个环节,我让幼儿自主动手贴五官了。哪曾想到,操作情况出乎我的意料,还是有幼儿出现失误:如悦悦小朋友把眼睛贴在头顶上,一一小朋友把鼻子贴在嘴的下面,还有豪豪小朋友没有认真辨认眼睛的具体方向,导致上下方向搞错,结果就导致了眉毛在上,眼睛在下。看到这些,我懊悔呀!刚才在孩子们动手前应想到先出示一副错误的范例,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培养其纠错能力,巩固刚才对五官的重新认识,这样就可能不会出现上面的错误了。

活动后,我把幼儿的作品贴在墙上,进行一个展示,让孩子们继续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让他们在相互的看看、说说中看到同伴的优点和发现的自己的不足。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成长,同时这些作品展示也是对我今后教学中的一个提醒,督促我在今后的活动中还是应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教案的设计和修改,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贴画教学反思篇2

一、成功之处

1.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例如:教师出示粘贴画后,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多少个桃 子?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后说:每排有6个桃子、一共有9排桃子、9排就是9个人6并很快列出乘法算式,在已有的基础 上整理出6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粘贴画后,让学生提问题,大家 都知道本节课是学习6的乘法口诀,问题一定要与6紧密联系,所以问题都是每排有6个,n排有多少个呢?通过计算得出1个6、2个69个 6的和,既巩固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又编制了6的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6的乘法口诀编制完后,老 师再让学生观察所有算式,小组合作讨论:有什么规律?怎样去记忆6的乘法口诀?最后总结出每相邻两个算式之间相差6、只要记住一句口诀,便可推导出 全部口诀等。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本节课的亮点

(1)以复习25的乘法口诀导入新课,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维方法。

(2)学生争先举手参与提问并解答,课堂气氛热烈、和谐。

(3)教师提问并指名解答时具有层次性,因人而异,增强了人人学习数学的信心。

(4)课中穿插找朋友、对口令游戏,既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又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特征,更体现了情景教学的无穷魅力。

(5)以移动小方格、说出每个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方格的练习作为本节课的结尾,既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又了解了6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6)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它既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1.前部分从复习旧知到新知的产生、形成和记忆所用时间略长,后部分对新知的巩固时间稍短。

2.山区孩子对新教材的适应过程较慢,导致学困生与优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对今后改进的打算

1.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除了不断丰富多种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新颖的教法。教师的教法最首要的是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 习,同时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这就要求本人要多与同级同科教师交流,通过网络向专家教授取经,多听名师讲座、多听多评公开课和示范课,才能达到 上述目的。

2.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因材施教。教师不仅仅需要备好每一节课,还要备好每一位学生。仅有优质的教案,没有学生来配 合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因而教师课前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明确教学程序和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高效、按时地完成教学任务。

3.及时认真地批改学生作业和单元检测试卷。每一节数学课后都有一定量的作业,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以便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每次单元检测也要仔细批改,并写好试卷分析,因为它反馈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便于教师作为教学反思的依据。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以后再教这节内容时,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会使教学更直观,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贴画教学反思篇3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复制与粘贴”这一操作的学习和巩固为主,从学生兴趣出发,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并贯穿了教、学、练三大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还穿插了如何在画图中进行移动、删除等操作,上下来感觉思路比较清晰。总得来说,教学设计没有大的问题,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真正上下来,发现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大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

一、课堂组织管理问题。首先,课堂中最明显的就是课堂组织管理上的问题,课堂纪律明显存在问题。一开始学生还比较收敛,思路跟着老师走,回答问题也积极,越到后来,学生明显开始懈怠,特别是最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操作、和欣赏学生作品的时候,有学生大声讲话,甚至有学生直接走下位置。

二、学生学习方法问题。新课程要求学生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关于前两种学习方式,我觉得这堂课我讲得有些多了,更多的应该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练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一种合作学习,也是我一直以来比较忽略的一点。根据机房座位的安排,我还要谨慎思考,如何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才能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小组合作时能否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样的还是要明确合作学习任务,不能让学生有谈空话的想法。否则,还不如没有小组合作地好。

三、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了在我意料之外的操作问题,”透明”模式居然没有起作用,这在我课前试练的时候是没有出现的问题,结果我就有些乱了阵脚,不知所措,耽误了时间,而且使得该强调的重难点没有重点讲解。所以,我在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的能力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出现问题不能慌乱,冷静地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各种操作都要尝试着做几遍,以免出现问题不能应对。

这堂课上下来,我自己感觉不是非常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多多,但我要感谢这些问题,让我了解了自己存在的不足,给我指明了具体的努力方向。有问题并不可怕,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身教学水平必定能日益提高。

贴画教学反思篇4

线绒粘贴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线绒粘贴画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班研究的《线绒粘贴画》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一些毛、线、绒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有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以下谈谈我在《线绒粘贴画》教学中的反思。

一、发现兴趣、培养兴趣

通过开展《线绒粘贴画》主题活动,能使每一个学生尝试自己的禀赋和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小孩子,他们年龄小,认知判断能力不成熟,并不能很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还有适合自己天赋的是什么。所以,他们就特别需要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去发展爱好,稳定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奠定基础。

当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寻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那么,对促进他的智力学习也是大有好处的。思考和双手越是联系紧密,实践就越是能深刻地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心爱的事情。实践中碰到的难题,实践中所涉及的未知的知识,他会主动地去阅读,去想办法解决,于是,求知也就成了一种愉快的创造性的劳动。

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方面的影响,很容易为生动的、新异的刺激所激动而兴奋起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创设富有充满生机、充满美感的情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心情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绒粘贴画》活动中,开始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了利用毛线、棉线、丝线绒线等制作的装饰品,同学们被一件件精美作品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制作成的吗?”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之后,给予正确答案,这时候学生表现的很惊讶;紧接着又启发他们说出“还可以用什么线作画”?这时候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既导入了新课,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后,然后去发展爱好,稳定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奠定基础。

二、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样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毛线粘贴的香蕉、小猴、有丝线粘贴的卡通画、有电线粘贴的狮子、有棉线粘贴的风景画等等。当我把用电线粘贴的狮子展示的时候,告诉同学们,这是用废弃的电线粘贴的,电线不仅可以连接交流电压、电气设备和日用电器,还可以废物利用,作成精美的装饰品。这些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直观、新意,又一次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同学们看到后兴趣达到了极点,产生了自己也想做粘贴画的欲望,此时我再利用多媒体讲解粘贴画的制作方法:水平粘贴、垂直粘贴、倾斜粘贴绕圈粘贴、缠绕粘贴。制作步骤:构思、选材、粘贴、命名。(如图)学生边看边听讲解,很快就了解了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演示,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学习粘贴画的制作方法,这时候有的学生表示出疑问,使用什么黏合剂粘贴效果最好呢?新的兴趣又再次产生了,我再利用这种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此时的同学们都开动起自己的脑筋,各自发表自己的“高见”,通过实践,最后终于发现使用双面胶粘贴效果最好。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从面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改变了学生凡事依赖老师的习惯,为今后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作了铺垫。

三、利用兴趣,激励探索,研究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的情境,才能具有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因此,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问题性的情境,就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探索,从而达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线绒粘贴画》一课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后,我出示了利用毛线制作的香蕉实物,并且借助多媒体课件将香蕉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演示,增强了直观效果,学生产生了新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了讨论:“你认为制作香蕉需要哪些过程?”“你觉得在这些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哪些步骤?”由于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就把学生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矛盾问题带到了课堂上,从而创设了问题性的情境,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又是必须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解决的。这样一来,利用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四、利用兴趣,赏析品评,强化学习效果

综合实践课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师应善于发掘、运用,让学生在欣赏、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在课堂上,教师展示学生作品时,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领略到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且让大家欣赏、品评。学生在欣赏美、评析美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创造才能得以发展。

总之,通过在《线绒粘贴画》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多学生从不喜欢课到喜欢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感兴趣到变成一种爱好,很多同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当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了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去发展爱好,稳定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奠定基础。

贴画教学反思篇5

1.故事情境,激发参与乐趣

在手工活动《苹果》中,我创设了一个苹果园,但是苹果很伤心的在哭,让幼儿猜想苹果妈妈怎么了?从而引出冬天到了,天气凉了,苹果宝宝都没有穿衣服,让幼儿产生帮助苹果宝宝穿衣服的情感。大幅背景图结合情境的展示,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更点燃了孩子们跃跃欲试,想要帮助苹果宝宝的热情,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到活动中的乐趣。

2.游戏情境,渲染活动氛围

在《苹果》的手工活动中,我将音乐活动《苹果歌》与手工活动《苹果》放在一起,生成了本活动。在经验准备中让幼儿学唱歌曲《苹果歌》后进行手工撕贴活动《苹果》,使音乐活动变得活泼和欢快,音乐、游戏渲染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孩子们在音乐的触动下,心情愉悦地来到活动室。当教师问孩子们:“你们看到的苹果树是怎么样的?苹果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孩子运用了歌曲里的话“树上许多红苹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歌曲唱出了孩子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为孩子们接下来的手工撕贴创作奠定了基础。

儿歌引导,简化步骤

在手工撕贴《苹果》中,请幼儿帮苹果宝宝穿衣服,为了帮助幼儿记住撕贴的技巧,我就采用了儿歌进行导入:食指拇指捏捏,轻轻撕下一小片,固体胶宝宝来帮忙,亲一亲,按一按,苹果宝宝笑哈哈。在这首形象的儿歌的引导下,孩子们边听边笑,边看边记,难点迎刃而解。幼儿边示范教师边念儿歌,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的时候,这些话语始终围绕在孩子们的心中,也跟着边念边撕贴,牢牢的记住了苹果宝宝穿衣的方法。

评价适宜,注重全体

1.评价时间适当不宜太长

小班幼儿注意力的持续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师的评价时间要有所控制。如果孩子已经疲劳注意力已经转向“出去游戏”,那老师这时的评价是毫无价值的。

2.关注全体幼儿切忌“独角戏”

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的需要。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幼儿的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评价活动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有时教师请一名幼儿交流其他孩子会产生“与己无关”的感觉。所以会继续做自己未做完的操作或与同伴交流。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也范了同样的错误,在让幼儿说说我的苹果宝宝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时,有的幼儿很兴奋的在讨论自己的苹果宝宝,评价的效果没有达到。

教师在评价时还要注意经验的整理和提升,梳理幼儿的已有的零散的经验用完整的概括性的话语来总结,使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得到提升。幼儿在评价环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样也充分体现评价环节的必要性。

贴画教学反思篇6

小班的幼儿是一个处在各方面都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平时的交流、游戏得到发展,身体机能可以通过锻炼得到发展,而动手能力在平时的发展中则是最为薄弱的一方面,即便如此,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是各方面能力中最为重要以及最常用的能力,它需要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方法,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灵活的动手能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游戏中都将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发现在撕纸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且能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创造能力。

上次开展《秋天》主题的两次撕贴活动后又接着开展了第三次的撕贴创意活动。活动的创意来自于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她对我说:“薇薇老师,我妈妈的包包也跟你一样,是黑色的。”我说:“也是这么黑的?没有花纹吗?”

好的,创意来了就开始吧,给妈妈装饰美丽的包包。小手继续撕出各种颜色的纸片进行装饰。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说“又要和小纸条做游戏啦”纷纷拿出准备好的各种色彩的纸条撕了起来。“老师,你看我的纸片排得很整齐。”

反思:这次的活动已经是第三次开展,孩子的撕贴技能基本掌握,本次活动出现的难点是要让彩色纸片排队列整齐。这是在前两次的.手工活动的基础上深入的挖掘,让孩子们手脑并用,加强了难度。从纸条的粗细也进行了设计,第一活动的纸条最粗,越来越细,逐渐增加了难度,从而照顾了能力差异的孩子们。能力强的能达到按照线形粘贴的目的,而能力弱的孩子们也能完成基本的撕贴目的。

因此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是成功的。不仅让孩子学会了撕纸,贴纸,还学会按照线形粘贴,按照规律粘贴的方法。相信孩子们经过这一循序渐进的手工活动后,对他们今后的各种撕纸活动都能灵活的掌握。这就是指南精神吧。让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填鸭式,完成作品就好了,老师必须做到重过程。让幼儿在此过程中习得本领。这也是我们老师所追求的,不是吗?

在教学《黑白撕贴画》时我首先以红黄蓝白等粉笔导入,问最常见的是粉笔,为何没有黑粉笔?学生立即联想到在黑板上写黑字根本看不到,点到了本课的重点:黑白对比,教师就直接引出课题:一起走进黑白世界。导课直奔重点,用身边常见的事物自然地导入,亲切自然而又简洁准确,是优秀的导入方法。

在讲授新课中,我把教学内容黑白灰分别用生动形象的“黑先生、白姐姐、灰姑娘”来称呼,让学生走进联想的世界,在课堂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黑白灰交流着,我用了亲切生动又俏皮的方式避免了简单说教中容易出现的枯燥乏味的弊端,让人感慨。

我首先请男同学用黑先生(发下的黑卡纸)、女同学用白姐姐随意撕个图形,比比哪组同学最快,然后用学生手中的图形放大,猜猜像什么,老师的像什么?还要再加些什么,以课件形式展示,一图多变,发散思维。从无形到有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接着解决黑白对比的难点,“我们的白图形贴那张纸上好呢?”(黑板上事先贴好黑白大纸),接着把黑加白加起来,引出灰姑娘,她和黑、白在一起都比较明显,我先调好色在纸上画一下印证结论。

然后在报纸中找黑白灰:“黑先生、白姐姐、灰姑娘藏在报纸中,找到他们吧。”我用报纸上的黑白灰撕成灰太狼,先出示作品,看课件图片,把灰太狼的彩色图片变成黑白的,然后教师示范,从大到小撕,同时教授对称撕法和直线撕法,同时通过眼睛的选材等简单涉及到对比的运用,只是不够深入。在这一阶段,如果能事先把其余各部分零件全撕好,那么示范时可以快捷有效地过渡到拼贴的教学环节,不至于时间来不及而导致遗漏。课件展示还可以撕得内容,拓宽学生思路:卡通、动物、鸟语花香、快乐的人、海底世界。

同时作业要求学生合作,以提高速度,只是在作业中这种合作方式不够实用,学生很难将彼此撕的图形做统筹规划,往往大小不配套,我认为可以加上对老师下发材料的'用法、卫生以及黑白对比的要求,这样就不至于出现作业中学生把底版纸撕了、纸头掉地上等问题。作业中如果能利用一开始撕好的图形,这样前后呼应,作业就比较有变化了。在最后评价中学生评价略有欠缺。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也经常碰到,如果时间安排不够充分,常有拖课问题,这是该好好研究一下。

总之整体上这一课安排流畅,构思新颖,学生参与兴趣比较高。

在手工活动《苹果》中,我创设了一个苹果园,但是苹果很伤心的在哭,让幼儿猜想苹果妈妈怎么了?从而引出冬天到了,天气凉了,苹果宝宝都没有穿衣服,让幼儿产生帮助苹果宝宝穿衣服的情感。大幅背景图结合情境的展示,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更点燃了孩子们跃跃欲试,想要帮助苹果宝宝的热情,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到活动中的乐趣。

在《苹果》的手工活动中,我将音乐活动《苹果歌》与手工活动《苹果》放在一起,生成了本活动。在经验准备中让幼儿学唱歌曲《苹果歌》后进行手工撕贴活动《苹果》,使音乐活动变得活泼和欢快,音乐、游戏渲染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孩子们在音乐的触动下,心情愉悦地来到活动室。当教师问孩子们:“你们看到的苹果树是怎么样的?苹果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孩子运用了歌曲里的话“树上许多红苹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歌曲唱出了孩子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为孩子们接下来的手工撕贴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手工撕贴《苹果》中,请幼儿帮苹果宝宝穿衣服,为了帮助幼儿记住撕贴的技巧,我就采用了儿歌进行导入:食指拇指捏捏,轻轻撕下一小片,固体胶宝宝来帮忙,亲一亲,按一按,苹果宝宝笑哈哈。在这首形象的儿歌的引导下,孩子们边听边笑,边看边记,难点迎刃而解。幼儿边示范教师边念儿歌,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的时候,这些话语始终围绕在孩子们的心中,也跟着边念边撕贴,牢牢的记住了苹果宝宝穿衣的方法。

《贴画教学反思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