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5篇
详细地教学反思是需要结合我们的教学过程的,教学反思能够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加分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篇1
是“自相矛盾”,还是“别有用心”?──《小桥流水人家》教学札记
?案例】
五年级上册《小桥流水人家》一课,以如诗的语言勾勒出了家乡的美好景色及生活。课堂上,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纷纷交流自己的体会。
这时候,班里杨又一的手又高高举了起来,这是一个常有自己独到看法的孩子。
我请他发言,他站起来迫不及待地说:“我觉得作者描写老家的语句前后矛盾!”
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紧接着,杨又一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你看,在我爱我的老家一段中,作者先说‘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后面却又说‘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几间矮小的平房怎么有大窗,又为何漂亮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听起来有几分道理,难道作者真的有笔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
沉吟片刻,我说:“杨又一说的有些道理,杨又一的意见是否正确呢?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同学们可以再仔细读读课文,也可以站在作者角度想想。”
孩子们捧起书,又仔细地读了起来。看得出这次他们读得分外用心。一会儿,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
“我觉得作者在家乡生活的时候年纪很小,老家的房子虽然矮小,但她生活其中却觉得高大又漂亮!”
“不是说‘月是故乡明’吗?在作者心中,矮小的老家房子也是充满阳光的漂亮房子。”
“作者非常爱自己的老家,对家里的一切都有着特殊的感情。现在看起来,房子也许矮小破旧,但童年时的她在那里度过了最快乐的时光,所以她记忆里的老家房子是十分美好的。这就好像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吴颖的一席话把大家逗乐了。
再听听问题提出者杨又一的发言:“矮小的房子也许是作者眼中的,漂亮的房子是她心中的,这样的别有用心的写法才更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爱。”
好一个眼中与心中,我顺势而导:“一个人出生、生长的地方,浓缩了太多的感情,在后来的回味中,会感觉一切都是美的。即使是低矮的平房、昏暗的光线,都改变不了自己的爱。不仅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回忆会变得更加美好……”
“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孩子们读得更加动情了。
?反思】
学生的质疑源于对文本的思考,值得肯定。如果把握契机,恰当引导,往往会激发课堂新的生长点,把课堂学习引入更深更广的境界。在本教学环节中,他们学会了深入品味文字,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别有用心”。这一过程中,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篇2
课文的主要描绘了:故乡是作者记忆中的一幅明丽的富有乡村气息的画儿,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柳婀娜多姿,小鸟欢乐活泼,孩童快活自由,村民守望相助,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充满了自然欢乐的气息。文章表达也有突出的特点,比如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等。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并且领悟这种情感怎样表达出来,成为我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指导——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方法带入课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基础上,交流读书心得,提出存疑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再设计重、难点突破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读出个人的独特见解。
本课教学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三点。
其一、体现鲜明的“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开始前的预备活动中,我就给学生提出自学“三维目标”:把握主要内容、读出作者情感、提出个人见解。学生围绕这个目标自读课文,查找作者生平资料,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等。
其二、弥散出浓浓的语文味儿通过“自由读读体会”,“选喜欢的句子品读”,“读出你自己的想法”等几个层次的'读书活动,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灵活多变又扎实的朗读的训练,帮助学生积淀语感。同时也为学习表达打下基础。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读写结合”的环节,学习本段“借景(物)抒情”的方法现场写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个环节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文体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完课,我个人觉得遗憾的地方有两处:
一、在教材处理上有些偏颇。本课原本是略读课文,在课堂中我把它作为精读课文处理,重点放在了家乡风光和童年生活的部分。但课堂上忽略了课题中“流水”对作者思乡情丝的统领及在写景抒情中的连接作用,而是过于迁就学生对杨柳做了过多解析。
二、是朗读指导欠缺层次感,还显得粗糙了一些,对文本关注过多,对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度不够。另外,对学生精神层次的引领与提升也欠缺。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篇3
?小桥流水人家》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第8课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 "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园;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结合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思考.在交流中,我让学生思考"那段日子,是什么样的日子 那些美好的印象,是哪些美好的印象 "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想像作者家乡景色的美好,人们生活的惬意.教学时,我还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家乡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在文中有作者深情的往事回忆,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读书时我还指导学生注意体会.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把优美的句子或段落熟读成诵,摘录下来,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篇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一曲,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短短二十八字,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这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这首元曲不失为千古绝唱,而其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情景图更是深深地隽刻于人的脑海之中,这样的美景,令人神往。《小桥流水人家》的作者,将这种意境之美刻画到了极致。
在作者的家乡,既有小桥,又有流水,更有和睦相处的人家。与这首元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如出一辙,作者采撷诗句作题,不仅体现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还使文章更富有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入手,用课件出示这首著名的元曲,范读教读后,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这首曲中的意境,与学生声情并茂地反复吟诵,当学生头脑中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之后,再出示课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作者家乡的哪些美景和他有关家乡的哪些童年记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因为本文是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所以在教学时我大胆放手,确实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几遍课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全班交流环节,我注意营造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乐于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自己则认真倾听,及时捕捉“鲜活信息”,或点拨指导、或引发讨论、或归纳学法,甚至即时进行教学“二度设计”。当交流到尾声“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时,我让学生结合前文畅所欲言,学生对其含义的体会也就水到渠成了。写得很美的文章,不仅要美读,带着与作者同样的感情去读,从字词句段中间充分感受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眷恋和思念,更应该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把握,对课文的情感基调有了深入的感悟之后,我又让学生通读全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出来的。由于有了前面反复美读铺垫,学生在浏览全文之后,迅速理清了本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通过景、事间接表达;直接表达。不仅如此,学生对本文的表达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自己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习运用间接表达和直接表达这几种表达方式呢!
小桥流水人家景物之美,小桥流水人家中童年趣事之美,小桥流水人家般的表达之美,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如沐春风般的阅读体验,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向往。这样的课文,学生喜欢学,我也喜欢教。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篇5
翻阅我们的语文课本,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有两种类型:一是精读课文,二是略读课文。到了五年级几乎每个单元精读课文的篇数与略读课文篇数是同等的。由此可见,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把较多时间花在精读课文的钻研上,略读课文只是随便讲讲就算了。略读课文是否以学生能否回答阅读提示的问题为标准呢?略读课文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是否要挖掘点东西培养学生的能力呢?这些问题不断地萦绕在我的脑中,对于如何上略读课文我一直都感到十分困惑。
这学期我上了两次公开课,两次我都是选择了略读课文。一篇是《小桥流水人家》,另一篇是《难忘的一课》。下面我以《小桥流水人家》为例,谈谈我这个学期在略读课文教学上的一些体会吧!
?小桥流水人家》是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以思念家乡为情感,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过出来的。本课为略读课文,语言优美,字里行间直接或间接流露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学生学习了前面的三篇课文对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一目了然的,对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物表达思乡的情感,学生也较容易把握。这节课,我不是把重点放在读而是放在了习作指导上。
课上我首先以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导入新课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让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读自悟。检查朗读后,我只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那段日子,是什么样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是哪些美好的印象?”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再次回到文中边读边画。在交流中,我给学生总结出三组句子。第一组是作者直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第二、第三组是作者通过回忆一件件有趣的小事和描写家乡美好的景色来表达爱的情感。学生读这三组句子,体会到原来表达同一种情感可以用直接抒情,也可以通过描写人、事、景的间接抒情。接着,进行情感延伸,让学生也来说说家乡的趣事,家乡的美景。学生个个都热情洋溢、滔滔不绝。最后,进行习作指导,让学生也来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学生下笔如有神,情感表达淋漓尽致。
听课的老师对这节公开课的评价还挺高的,因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训练,他们收获的不仅是课文的内容,还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体会到,要想上好略读课文首先要纵观全局的大语文观念,要面向全册书,整组课文,了解全册教材和本单元教学的训练点,学生要掌握怎样的阅读技能。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适当教法,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体会渗透起来。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略读课文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课文重难点,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善于挖掘略读课文的训练点,上出略读课文的价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我想这样略读课文教学才会回归他的本真,焕发出他的生命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