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6篇

时间:2023-03-10 18:04:23 分类:工作报告

很多人都是可以将工作中的优点记录在工作报告中的,在工作报告中,要保证内容数据的真实可靠,以下是加分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6篇

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篇1

(淮北市劳动就业管理局)自接到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对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进行了研究与部署,并严格按照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通知》要求与部署,对xx年我局开展农民工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深刻、细致地自查与自评。现就我局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就业创业管理服务情况

1、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农民工创业就业。成立领导小组。去年,我市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和充实,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36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淮北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市劳动保障局抽6名专职人员从事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按照市委毕美家书记的“常年抓、抓常年”重要批示精神,我市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领导体系。

2、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4月初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对于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享受招商引资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对入园创业的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同等优惠政策;对创业农民初创的小企业,可适当放宽注册资本额度和注册资本到位期限等。切实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3、强化目标管理,积极落实农民工工作责任。市目标办印发了《淮北市xx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考核办法》,将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等目标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下达,列入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实行月报告、季调度、半年督查、年底考核制度。

4、建立工作台帐,积极规范农民工工作程序。在18个乡镇分别设立了返乡农民工监测点,建立了返乡农民工日报告制度。各县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采取分片包干制的办法,组织专人深入村户,通过上门走访、发放问卷调查表、召开能人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返乡农民工意愿和要求,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信息台帐。

5、强化政策宣传,积极帮助农民工创业就业。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分别在服务大厅设立了宣传咨询窗口,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立了宣传咨询台,深入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国家广播电台、中国劳动保障报、安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曾多次对我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6、加强创业扶持,积极促进农民工创业。分别在市、县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分别成立了“农民工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人员扶持档案,做到家庭住址清、联系方式清、技能优势清、发展项目清、经营状况清。成立了以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财政、银行及大专院校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咨询指导专家志愿团,免费为学员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导。收集适合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600多个,组织专家对创业项目进行筛选,编印成册,推介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共举办10期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390名返乡农民工参加培训,其中成功创业195人,带动1365人就业。

7、加强园区建设,积极孵化农民工创业。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发展,积极支持县域、乡镇工业聚集区合作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开发园区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从而形成增长极,有效带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分别在濉溪县临涣、刘桥、南坪三镇第二批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且初见成效,累计完成道路框架、电力配置、供排水配套等基础设施投资14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1栋,建设面积123亩,现已入住华强面粉厂、淮北天王机械加工、淮北巨鑫特种铸锻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安排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45人,带动1186名农民工就近就业。濉溪县百善镇,相山区渠沟镇,杜集区石台镇、高岳街道,烈山区古饶镇、宋疃镇等6个乡镇,正在建设第二批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8、强化就业服务,积极推进农民工就业。强动态监控,对出现的'企业规模裁员、批量农民工返乡等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市政府领导和省劳动保障厅。把“返乡农民工与就业岗位招聘周”扩大为“招聘月”,组织各县区对返乡农民工实施了“三送”(就业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政策)等“一条龙”服务,深入开展返乡农民工系列现场招聘、技能助你就业、春风送岗位下乡、就业信息对接、返乡农民创业、用工需求调查等6大活动。

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全面启动了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对象的“特别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全年农民工技能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区及乡镇,并指导、督促全市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发证和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实行“三个对接”:即任务分配与定点培训机构对接;培训与技能鉴定对接;培训与就业对接,提高了农民工培训就业质量。狠抓转移就业工作,培育淮北特色转移就业品牌,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劳务合作。今年以来,共开展农民工培训13946人;建立了南坪、刘桥等10个转移就业示范乡镇,对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进行跟踪管理与服务;发展劳务经纪人87人,新增转移就业16839人,转移就业规模达到396521人。

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篇2

按照区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通知》要求,现将我乡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10月份,我乡组织开展培训共培训创业农民工50人,开展培训项目主要有种植、养殖、商品营销、餐饮服务等,创业带动就业231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其中省内转移2500人,省外转移500人;有组织输出1390人,其中新型住宅社区农村劳动力转移34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90人;发放小额担保650万元,主要开展的自主创业项目为养殖业、服装零售、日用百货、电机维修等项目,相关企业带动就业400人,同时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进农村活动,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一是积极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认真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好我乡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为随迁家属提供城镇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稳定就业农民工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住房保障,有力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独立窗口,方便服务群众。二是积极配合推进农民在城镇落户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需要在当地落户的,协调户籍管理部门办理落户手续。对有意承包土地进行生产经营的,符合条件的提供支持,维护农民工权益。三是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文化下乡入村活动,每村每年一场电影,对留守困难家属进行慰问,确保农民工无后顾之忧。

二、存在问题及打算

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大,掌握人员情况不准确,管理难度大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下步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农民工工作机制建设,建立综合平台管理,探索掌握农民工工作规律,实行动态管理,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上下功夫,尤其是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措施,配合上级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争议仲裁,为广大农民工创造良好就业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以打造城乡一体化劳动保障体系为目标,做好农民工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篇3

以创新创优为动力,统筹抓好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开发、协调劳动关系、人社行政管理等“五个重点”,积极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

(一)扎实开展“创业促进年”活动,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坚持把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和优先战略,统筹高校毕业生、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等各类就业群体,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促进就业。截止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60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3%。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深入开展“创业促进年”、“四进四送”和“创业助推1+3”活动,全面落实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以创业助推就业。抓好小额担保贷款等重点政策落实,以政策促进就业。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6笔2600万元,带动就业1600人。加强农民工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开展“农民工恳谈日”、“春风行动”和“服务2014年返乡农民工”等主题活动,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街区,列入镇街区年度考核,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顺利通过了省人社厅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成果考核验收,我市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12个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规范试点区县之一。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实现城乡全覆盖

不断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了12.9万人、15.5万人、8.6万人、12.9万人、7.3万人和59.09万人,基金征缴额达到12.65亿元。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共拨付各项社保待遇8.75亿元;连续9年为企业离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人均每月养老金达到1724元;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0万元,大额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40万元;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开通普通门诊医疗待遇,将报销比例提高到12万元。社保卡工作取得突破,全面启动了新农保社保卡信息采集办理工作,打印《社保卡信息采集表》50万多张,已成功发放城镇职工社保卡16.3万张。5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率领调研组到社保中心进行调研,对社保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新增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总量达到6家,位居全省县级市首位。1人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外专__”,目前,我市国家“__”专家共有2人。我局成功承办2014中国()有机农业与自然农法国际论坛,成立了我市首家海外人才工作站。制定了《关于加快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施细则》和《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截止9月底,共申报2014年度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急需人才项目5个,申报执行外国专家项目10个,引进外国专家31人次,高层次人才307人,为1144名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了职称评审。

今年以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人社局)以提升服务、凝聚群众为目标,在全系统全力推进凝聚力工程,逐步形成“全员服务”的新特点,切实改进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获得较高满意度。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创新服务理念,以一流的工作态度凝聚群众

县人社局担负着全县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等重要职责,拥有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的企业社保所、医保所、机关事业社保所等9个服务窗口。为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该局积极创新服务理念,以一流的工作态度凝聚群众。提出了“四个所有”服务理念,即“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人员都是服务人员,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积极倡导全员服务。要求各股室、政务窗口等部门和所有工作人员牢记“服务群众至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将“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得失成败的基本标准,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服务”,切实把角色从“管理者”转到“服务者”上来。为贯彻落实“四个所有”服务理念,该局强化工作纪律,严格治理“庸、懒、散”等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禁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等,严禁在8小时以外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活动安排,严禁参与封建迷信、宗教、黄赌毒等活动,严格监督干部职工的工作行为与生活行为,有效地维护了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为群众办事创造了良好环境。今年上半年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企事业单位家数和人数突破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8%;县政务中心人社局分中心共办理服务事项近1.5万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98%以上。

二、提升服务本领,以一流的工作水平凝聚群众

县人社局把提高队伍服务本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狠抓学习培训,全力打造廉洁型、高效型、服务型的人社队伍,为加强机关效能环境建设、凝聚群众夯实了根基。一是加强专业培训。结合实际,以提升干部职工履职能力为导向,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灵活组织专业培训活动。今年以来,在系统内部共培训人员累计136人次,选送干部到外部单位接受培训21人次,有效提升了新职工、关键岗位、技术岗位等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加强业务辅导。以集体学习、经验交流会、结对帮扶等形式,组织业务骨干轮流向年轻干部传授工作经验,使多名年轻职工快速成长为业务娴熟、服务优良的优秀职工,全局形成了带头服务群众、带头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技能竞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电脑操作、财务操作等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并在年终组织评选电脑操作标兵、财务工作标兵等,积极营造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工作气氛。四是实行轮岗锻炼。今年上半年安排轮岗7人次,让重点岗位干部职工分别到不同的岗位接受锻炼,培养了多名业务娴熟、一技多能的多面手,既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提高了干部职工做好群众工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五是深入开展调研。今年以来,局党组带头完成调研报告8篇,下属各单位撰写调研报告6篇,对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三、改进服务方式,以一流的工作效能凝聚群众

县人社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努力改进服务方式,以一流的工作效能凝聚群众。上半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306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0多人,征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2亿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979.8万元。一是实行精细管理。对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完善了劳动纪律、财务制度、车辆管理、文明卫生制度、窗口服务规范等11项制度,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流程。同时,要求干部职工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服务开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推行政务公开。按照“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局机关9个内设机构、8个下属事业单位将工作职责、管理权限、行为规范、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办事流程、办理结果等内容,利用桃江电视台、桃江公众信息网、办事大厅政务公开栏等平台进行了公开公示。同时,实行服务承诺制,向社会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对投诉事项进行登记、答复。由于信息公开全面及时,群众能够快速了解政策和办事流程,不仅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而且减少因信息沟通不畅而导致的投诉事件。截至目前,政务服务实现零投诉,做到了承诺兑现,群众满意。三是加强信访接待。建立了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确立每个周一为局长信访接待日,由局长亲自接访;其他工作日安排局班子一名成员接访,轮流值班,认真解决各类疑难问题,此举深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欢迎。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各类上访近200余人次,并全部予以答复;回复县长、市长热线30多条,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较好地服务了社会稳定的大局。

本年度的医疗保险工作在人社局指导下,在院领导关心支持下,通过医院医保管理办公室全体成员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医保各项工作和各种医保规章制度都日趋完善成熟,并已全面步入正规化、系统化的管理轨道。医院组织医保管理办公室对2014年度的医保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医疗保险基础管理:

本院有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组织,并有专人具体负责基本医疗保险日常管理工作。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相关医保管理资料具全;我们重新修订了《医疗保险工作管理条例与超定额违规追究办法》,并对违反医保规定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处罚。医院开设了医保投诉意见箱,每周由专人开箱查看,并积极解决投诉的相关问题。医保管理办公室定期组织人员分析医保病人各种医疗费用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并且不定期的对各科医保病人收费情况进行抽查,如有违规行为及时在oa系统上发文纠正并督促立即改正,若有再次违规则给予经济处罚。积极配合医保局对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费用的监督、审核、及时提供需要查阅的医疗档案和有关资料。

二、医疗保险业务管理:

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医保用药审批制度。基本达到按基本医疗保险目录所要求的药品备药率。抽查门诊处方、出院病历、检查配药情况按规定执行。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规定。

三、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严格执行湖北省医疗收费标准;门诊和住院病人均次费用略超医保局规定的标准;每月医保费用报表按时送审、费用结算及时。

四、医疗保险服务管理:

本院服务优质,设施先进,布局合理。有医保服务流程和医院布局图,方便参保人员就医。每个科室有医保联络员;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收费实行明码标价,并提供费用明细清单。对就诊人员进行身份验核,杜绝冒名就诊和冒名住院等现象。对就诊人员要求需用目录外药品、诊疗项目事先征得参保人员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严格按照医保病人的入、出院标准填写门诊就诊记录和相关资料。我院经药品监督部门检查无药品质量问题。

五、医疗保险信息管理:

本院信息管理系统能满足医保工作的需要,多年以来医院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投入;日常维护系统较完善,新政策出台或调整政策及时修改,能及时报告并积极排除医保信息系统故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医保窗口工作人员加强医保政策学习,并强化操作技能;本院信息系统医保数据安全完整;与医保局联网的前置机定时实施查毒杀毒,确保医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医疗保险政策宣传:

今年我院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医保政策,设置了医保政策咨询窗口,每个科室有医保政策温馨告知栏,同时医保办人员经常下科室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

我们重新印发了医保药品目录和医保相关政策规定,做到医院的每个医生人手一册;组织了医保政策讲课三次,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保政策;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时传达和贯彻有关医保规定,并随时抽查医务人员对医保管理各项政策、规定的掌握、理解程度;设置了医保政策咨询窗口,每个科室有医保政策温馨告知栏,同时医保办人员经常下科室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

我院的医保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医保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这项工作与医保基金的安全、参保民众的个人利益、医院的集体利益都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的医保管理人员和全体医务人员加强责任心,心怀同情心,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不断学习医保新政策。我们相信在市医保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把医院的医疗和医保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今年以来,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构建和谐**为主线,以实现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深化人事、工资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2014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多手段完善服务,就业再就业工作有了新突破。我局始终把就业再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理念,通过实施岗位开发、农民工培训、举办劳务大集、实施就业帮扶等有效措施,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10月末,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74人,完成年计划3250人的119.2%;实现领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30人,完成年计划2500人的113.2%;就业困难群体就业941人,完成年计划850人的110.7%;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为213人发放小额贷款639万元,完成年计划350万元的182.6%。

(二)多途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待遇落实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稳中求进。截止目前,全县参保人数13325人,收缴社会养老保险基 1

金8500万元,完成年计划6985万元的122%。共为1525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6亿元,发放率达到100%。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逐步深入。参保单位126家,参保职工4691人,完成年计划4691人的100%。养老保险基金征缴1700万元,完成年计划1465万元的116%,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工伤保险扩面工作有新突破。参保职工8942人,完成年计划8836人的101%。基金征缴261万元,完成年计划138万元的189%。待遇支付52万元。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面启动。2014年1月6日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召开启动大会,县领导做动员讲话,要求启动工作高规格、高起点、高标准。局领导落实责任,分片包干,在乡镇驻扎半月一线指挥,农保办全体职工深入乡镇走村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单20万份,开通新农保24小时咨询电话,举办8场培训会,同时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职能,为新农保前期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县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配备10名大学生充实农保队伍,拔付启动资金98万元,购置设备、铺设光纤、印制宣传资料、表、薄、册,实现 “金保工程” 全省联网。目前我县已经开展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信息录入和基础养老金的收缴发放工作。截止10月份,我县符合参保条件农村居民87451人,实际参保缴费总人数49325人,收缴保费750余万元,缴费率80.7%,县财政垫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163万元。现已为农村18678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基础养老金1204万元,并为61067名参保农民建立了个人帐户,

建帐率10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准备启动。按照省厅文件要求,对我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前期调查、摸底和测算工作。现已经制定《**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上报市局,人员及其它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全力推进。我县目前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77600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和中省直企业职工 14170人;国有集体关闭破产企业和其他困难企业退休人员7565人;居民55865人。截止目前,住院总人数2968人次,报销金额1668万元,基金征缴1756万元。为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促进医疗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经县政府研究同意,我们对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做了较大幅度调整。(一)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如:机关、事业和中省直单位职工医疗封顶线由5万元提高到15万元;国有集体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封顶线由4万元提高到15万元。(二)调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分设基本医疗和大病救助医疗,医疗封顶线由2万元提高到5万元;学生和未成年人医疗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至6万元。报销比例由原来的在二、一级医疗机构的55%、60%提高到65%、70%。学生儿童也在原基础提高10%。

(三)多层次实施人事制度改革,保证人事、职称和用人招聘等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加快推进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通过基层调查研究,制定《**县公共

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作实施方案》,经省厅批复后,现已在全县开展。二是稳妥开展事业单位用人招聘工作。2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专业技术人员3名;5月份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招聘**电视台节目主持人3名,现已经全部到岗工作。目前县政府招调文秘工作报名已结束,考试工作将在11月份完成。三是有序开展职称备案、评审推荐、继续教育工作。我县现有初、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56人,其中初级1165人,中级1704人,高级487人。全年举办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11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780人次。初级职称任职资格备案98人;推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7人;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91人。四是人才储备交流稳步上升。人才中心共接收毕业生档案917本,毕业生报到673人。举办招聘会32次,共推荐毕业生95人,达成就业协议55人,人事代理148人。五是公务员管理考核规范进行。全县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参加考核1450人,获优秀等次217人, 255名同志获得嘉奖奖励,奖金800元/人,奖励金额20.4万元; 37名同志获得记三等功奖励,奖金1500元/人,奖励金额5.6万元。共计发放公务员奖励奖金26万元。六是退管工作亲情化路线。邀请周边市县门球协会,举办退休老干部门球赛一次,丰富退休文化生活。春节期间,慰问副处级退休干部27人,正科级党政一把手退休干部96人,慰问金3.27万元。

(四)多方面构建劳动保障体系,劳动关系协调和维权工作取得新成果。

一是调整劳动关系,积极落实惠民政策。为412名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受理工伤案件80人,做出工伤认定决定48人,劳动能力鉴定35人。二是树立维权意识,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保障年检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已完成228户,涉及劳动者9412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3347人;日常巡视监察262户,涉及劳动者9704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45人。收缴农民工工资保障金388万元。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受理日常投诉案件41起,立案38起,结案38起,结案率100%,追讨工资594万元,涉及劳动者1231人。三是强化办结力度,劳动仲裁工作成果突显。现已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350余人次,受理信访案件7件,时限内结案率100%;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7件,不予受理6件,受理11件,时限内结案率100%。

二、2014年工作思路

(一)全力做好就业促进工作。

1、落实好更加积极的就业新政策。确保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援助等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力争小额担保贷款年底实现发放额200万元,大龄困难群体就业850人。

2、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尤其是返乡民工、失业人员、新生劳动力技能培训和技能储备培训以及大学生创业培训等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开展各类培训4500人次。

3、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力争年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50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逐步完善新农保服务大厅建设,计划年内参保率在省厅规定70%的基础上再提高3%。

2、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讲解,拓宽参保人群范围,计划新增参保居民12014 人,参保率达到70 % 。

3、加大工伤保险扩面力度。在现有中省直及煤碳、建筑、加工、服务行业职工参保的基础上,计划将全县事业单位在岗职工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参保率达到60%。同时稳妥做好工伤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及保险待遇支付工作。

4、抓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计划发放社会保障卡6万张,完成市局下达5万张工作任务,实现五险卡合一。

5、积极向上争取省级政策资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省厅匹配资金在2014年2014万元基础再增加300万元。

(三)稳妥开展人事人才工作。

1、加快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3、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管理,在现有基础上持平省厅14000元规定调控线。

4、做好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协同老干部局组织退休老干部门球赛一次,春节期间开展好老干部慰问工作。

(四)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

1、健全矛盾纠纷应急机制,强化办结力度,人事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100%,信访案件结案率100%,劳动监察举报案件结案率100%。

2、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重点抓好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缴工作,强化建筑、规划等相关部门制约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努力实现“全省争先进、皖北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全力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大局,贯彻实施“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任务,统筹做好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现将2014年工作计划提出如下:

一、促进充分就业

一是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继续抓好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完善操作办法,做好动态监测;二是引导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各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三是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统筹做好2014年度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工作,积极开展“五类”人群的就业援助;四是顺应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需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五是做好农民工工作,根据我县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认真抓好农民工创业园的建设和管理;六是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强化供求对接的信息服务,加强镇(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突出抓好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建设,全面抓好劳动保障网络“村村通”工程建设,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做好省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县”申报工作,贯彻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政策,妥善做好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工作,力争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职工领取生活费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二是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重点促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或居民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严格执行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的扩面征缴工作;三是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按照上级政策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工作;四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五是严格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监督,加强对离退人员、享受低保人员及领取遗属补助人员的领取资格的审查,加大力度查处骗保不法行为的稽查处理力度。

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一是完善制度,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公务员规范后津补贴标准的调整工作;二是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慎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重点抓好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的实时跟踪,妥善做好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三是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障金制度,严格执行本县530元/人·月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按照公务员“十二五”培训纲要和皖北地区公务员培训计划,加强四类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为核心,同步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积极开展部分缺编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

五、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积极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深化与省级对口帮扶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加强对口帮扶专家的考核管理。二是加强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公共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职业资格制度。 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加强对企业用工的指导和服务,大力提高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二是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重点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依法规范农村地区特别是小煤矿、小矿山、小砖窑、小作坊等“四小”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

三是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继续加强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加大仲裁办案力度,加强仲裁人员业务培训,明显提高争议处理效能;

四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不断提高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认真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和清理农民工“欠薪”等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用工不签订和不履行劳动合同、非法使用童工、无故拖欠职工工资和严重超时加班等问题;

五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注意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积极推行主办监察员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案卷评查制度,提高各类劳动保障监察统计报表的质量,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月报告和信息交流通报等制度,强化对企业的用工指导、法律咨询等帮扶措施;

六是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公安、建设、工商、工会、安监、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的联系,定期通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情况,构建多部门共同治理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工作机

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篇4

按照《2018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18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00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1—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00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7月份,我站牵头,组织全区36户苗木花卉经营主体成立了郾城区花卉苗木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联盟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微信群,积极搭建各种信息平台。目前正在筹备郾城花木网站,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联盟的成立,为培育壮大我区特色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2.工作打算。

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其中:廊道绿化规划面积1.53万亩。重点打造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孟平铁路、g107、s238、s220等7条省级以上道路,坡大线、后魏线等8条县乡道路,沙河、颍河等7条河渠两侧防护林带。

围村林规划面积0.12万亩。每个农业镇按照集中连片新发展面积100亩以上的要求,至少在2个行政村村庄外围建设围村林。

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篇5

2020年,人社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立足部门职能,突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乡村人才支撑、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工作重点,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实现农民业有所就、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实施乡村就业创业提升行动,增加农民收入。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人,完成目标任务的人的%。全市劳务品牌培训共人,完成目标任务的%。一是抓就业政策落地落实。以落实中央、省、市稳就业保就业系列政策措施为抓手,主动进入疫情防控主战场,稳定和扩大就业。主动对接各类企业、项目的用工需求和城乡劳动者、农民工的就业需求,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活动场,发布岗位信息余万条,帮助家企业招聘员工万人。二是强化技能培训。紧跟人力资源市场、产业发展、城乡劳动力职业发展需求,积极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组织开展劳务品牌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截止日,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完成目标任务万人次的%,已兑现补贴资金万元。三是主动靠前服务。扎实开展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春风行动,坚持面对面收集意愿、一对一健康体检、点对点返岗服务、心连心跟踪上岗,累计为万农民工办理健康证明,组织专车专列专机班次,帮助万农民工实现安全有序返岗。四是做实兜底保障。坚持把疫情防控与安置就业结合起来,先后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万个、临时性疫情防控公益性岗位万个,安置贫困劳动力、因疫情无法返岗农民工等人员就业万人。

(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提升行动,解决后顾之忧。一是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研究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居民社保政策知晓度不高的问题,出台灵活就业人员就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全面完成退捕渔民应保尽保工作任务,针对未参保城乡居民开展精准扩面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参保率达到%。二是巩固社保扶贫成果。建立动态清零机制,代缴万名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万元。将5944名年满60周岁、未领取社保待遇的贫困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待遇领取人数达到55.6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4.81万人,当期累计支付基金6.73亿元,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06元。三是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上线运行全省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平均单笔业务相对以前提速60%。大力推广掌上12333等载体向农村延伸,基本实现公共业务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全面推行导办、预约、延时等家人式服务,累计开展上门慰问式认证1000余人次。

(三)实施乡村人才创优提升行动,激发农村活力。共为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批次人。其中,乡镇学校招聘教师人,乡镇卫生院招聘医护人员人,乡镇其他事业单位招聘人,有效解决了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短缺的问题。同时,配合乡镇机构改革,已对各区县余个乡镇事业单位完成了岗位设置核准。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2020年成功招募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名,深入我市边远乡镇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三支一扶专项资金400多万元。

(四)实施农民工权益保障提升行动,维护合法权益。积极履行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部署开展了根治欠薪春季、夏季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整治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共立案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2件,向司法部门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8件,为567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597万余元。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5起,将2家欠薪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联合惩戒。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工条件受限制。我市农民工达到了万余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的限制,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部分农民工失去了就业竞争力,很多农民工面临不能就业、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现象。

(二)本地就业吸纳能力弱。经济总量小,发展相对滞后,依靠三大重点产业支撑,效率不高、产值不高、聚集效应不强等现象较突出。

(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存在流失现象。由于基层条件艰苦,对基层事业单位经费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开展受到限制,特别是边远地区,待遇较低,工作条件差,使得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住人才更难。

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篇6

一、我县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7年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35.3亿斤;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7元,同比增长9%。

(一)在推进产业发展、提升农牧业效益方面。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共建设节水灌溉农田11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50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大场730个;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达86.5%。二是质量兴农兴牧战略破题起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玉米种植面积302万亩,绿色水稻65万亩、杂粮杂豆80万亩、特色作物60万亩。2017牧业年度家畜存栏247.6万头只,优质牲畜改良率达90%。三是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成功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全国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两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18家,带动农牧户3.2万户。

(二)在抓好生态建设、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方面。一是自然生态逐步修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1.28万亩,落实重点公益林和天保区补偿面积141.78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年度造林30多万亩。二是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开展以五清、五有、五化为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动,推行农户门前四包制度,使村屯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三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切实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全县农村牧区共有卫生厕所3.98万座,普及率达到55%。

(三)在培育乡风文明、繁荣农村牧区文化方面。一是基层文化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全县乡级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已实现全覆盖,80%的嘎查村建设了标准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或农牧民健身广场。二是农民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今年扎县委、政府大力开展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主题活动,各地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社会新风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开展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去年以来各地共悬挂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标语2000余块,手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109390米。

(五)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方面。一是精准扶持贫困群众增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3亿元,投放贷款2亿元,全力实施菜单式精准到户产业扶贫和资金收益扶贫,2017年全县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34万人。二是全面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完善财政补贴措施,投入1800万元扶持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开发农村公益岗位解决1077贫困人口增收问题。2017年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惠牧资金12.5亿元,促进农牧民增收近4100元。三是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完成农村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6亿元。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该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不能回避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将给乡村振兴带来较大阻力和困难。

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设施配套和有效利用率较低。设施农业基本都集中在东南乡镇,其中高效节水农田仅50万亩,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5%,其他大部分农田抗灾能力不强。比如:以玉米为例,东南乡镇的好力保镇基础设施完善,玉米亩产可达1200斤,并且实现旱涝保收,而北部乡镇玉米亩产在700斤左右,还要靠天吃饭,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全县畜牧业标准化、设施化棚圈建设滞后,导致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北部苏木镇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粗放经营的现状。

二是农牧业产业不大不强。我县耕地、水源、劳力等资源相对丰富,但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种养业规模小而散,与二三产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育迟缓,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成长也慢、创新能力较差,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造成了农牧业资源投入多与产出效益少的矛盾。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管护经费不足,长效机制不健全,各苏木乡镇、嘎查村均未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大多数嘎查村生活垃圾就近在路边、田边、河边倾倒,乡镇所在地的垃圾处理都是就地简易填埋,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粪污治理成为环境整治难题。农村牧区卫生厕所建设严重滞后,实际覆盖率不足50%,无害化厕所基本空白,较大影响着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是农民群众文明意识不强。相对城镇而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措施不实、工作不细,造成乡村传统不良习惯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村民的文明意识相对缺乏,封建迷信、信谣传谣、聚众赌博等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年青人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有的负债娶妻后不孝敬老人甚至嫌弃父母,造成很多老人因婚致贫,比如:好力保镇五家子村年过七旬的赵守业,给3个儿子娶了媳妇,盖了大瓦房,自己却住着危土房,后由国家救济才住上了40平米的新房。日前老伴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只有2个女儿在床前照顾,儿子儿媳不闻不问,类似问题在农村比较常见,已然形成了一股不文明风气,因此,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文明意识亟待提高。

五是乡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基层农技队伍和实用人才队伍不足,现有农村实用人才852人,其中种养技术类人才810人,占95.1%,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缺乏引领新技术的尖兵团队。一方面,缺乏人才引进激励机制,返乡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薪酬待遇低、没有晋升渠道、缺少创业平台,导致不能安心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六是农牧民稳定增收渠道不宽。受市场、自然灾害的双重制约,农牧业内部增收动力不足、空间有限,要实现土里刨金难度很大,比如:自治区固定观察点胡尔勒镇沙巴尔吐嘎查共有3786人口、耕地2.1万亩,有家畜1.9万头只,通过对其中20户进行常年观察,该嘎查农牧民产业收入来源只有三项即种地、养畜、务工,比例为4:5:1,多年基本保持不变,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同时,该县现有的农牧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条龙,企业规模效益不显明,对农村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新乡村。面临党中央、国务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好形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能沿袭传统,要敢突破,要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升。乡村振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全面进步的新蓝图,是走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生态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特色减贫的新道路,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业农村放管服等改革的新政策,对于进一步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方法步骤上要有新思路。要正确处理好规划、主体和时间的关系,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按照中央、自治区和盟委的统一部署,实施三步走战略,具备战略定力,具有历史耐心,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搞形式主义。

第三,在资金投入上要有新举措。钱从哪里来这个最现实的问题解决不好,乡村振兴这一美好的蓝图就无法绘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在整合财政资金、创新农村金融、吸纳工商资本、汇集社会力量等方面下功夫,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使广大农村牧区成为吸引人力、财力、物力的政策洼地。

第四,在实践探索上要有新机制。要持续深化农村牧区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牧民对承包土地草场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持续推进农村三权促三变改革,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使农民收益。

第五,在推动落实上要有新合力。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吸引各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充分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丰富宣传载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四、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结合扎县实际,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到2020年打造出粮、肉、糖三大支柱产业。围绕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利用项目,建设国家商品粮输出基地,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年输出商品粮200万吨;建设畜产品储备供应基地,生猪饲养量达200万头、肉羊存栏300万只、肉牛存栏50万头,实现年产肉类产品15万吨;建设中国北方糖都,发展甜叶菊种植10万亩、甜菜50万亩,实现年产甜菊糖2500吨、甜菜糖30万吨。二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双稳双增双扩工程。种植业推进稳粮增经扩饲草,稳定玉米种植面积,2018年水稻种植达到80万亩,其中旱作水稻10万亩,扩大甜菜、甜叶菊种植面积,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中草药、青贮玉米及饲料;畜牧业推进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优质牲畜比重,发展安格斯牛1万头,到2020年牧业年度家畜存栏稳定在300万头只。三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实施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快甜叶菊、黑木耳、山产品、优质肉蛋奶类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推进农牧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牧业、体验农牧业、创意农牧业、认养农牧业、互联网+农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二)坚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们要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培育力度,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巩固、壮大、提升抓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创业和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二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府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三要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把本土人才培养纳入培训计划当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度,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适时举办技能大赛,培育根雕、剪纸、编织等高技能人才。注重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指导作用,培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一要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农村牧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二要树立朴实的价值观。引导嘎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乡村风尚。三要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好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动力主题活动、送欢乐下基层、全民阅读等公益性文化活动,鼓励农牧民群众围绕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等主题,自编自演歌曲、舞蹈、小戏等节目,展现新时代农民摆脱贫困、奔向幸福生活的良好风貌。

(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一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立足恢复、建设、保护和利益驱动生态,积极创新产权模式、造林方式,大力发展碳汇经济,不断发挥和拓展生态效益。到2020年,实施造林6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二要因地制宜搞好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实现农村牧区无害化厕所全覆盖。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建设森林村镇、特色小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50万千瓦、水电装机10万千瓦,推进秸秆资源转化,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高效环保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发展,确保扎赉特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家的味道。

:

《2023人社局工作报告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