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1~15的教案参考5篇

时间:2023-04-11 10:11:23 分类:教学工作

在制定教案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都有所提高,教案是教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提早撰写的文字材料,下面是加分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11~15的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11~15的教案参考5篇

认识11~15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

2、通过辨一辨、说一说、拨一拨等形式,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3、感受时钟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活动难点:

在正确区分时针、分针的基础上准确拨出整点与半点。

活动准备ppt课件、教师钟面模型、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小朋友们猜猜是什么呢?

2、师:谜底是什么呀?小朋友们见过没?在哪里见过?它是让我们干什么的?

二、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钟,和它变成好朋友吧!(教师出示钟面模型)

师:小朋友们来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数字、时针、分针)

师:钟面上的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小结:每个钟面上会有1-12这些数字,12在最上面,6在最下面;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长又细的叫分针;时针和分针都是绕着数字1-12转动的,分针走的快,时针走的慢。

三、探索时针及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时针和分针是是怎样绕着数字转动的呢?从哪个数字开始走?

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引导说出答案

师小结:时针和分针像龟兔赛跑一样,把12作为起点,开始赛跑,从数字1开始到12顺着跑,时针跑的慢,分针跑的快。

四、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

1、认识整点

(1)出示两个整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整点时针、分针的特点。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当分针指向12时,指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教师报时间,请个别幼儿演示拨指针,其余幼儿检查,初步理解整点的意义。

2、认识半点

(1)出示两个半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半点时针、分针的特点。

师: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多远?(半圈)。

师: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走半格,在两个数字中间就是半点钟。

(2)教师请个别幼儿拨出半点钟。

五、巩固认识,了解钟与人们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

1、小朋友们认识了时钟,谁能说一说时钟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师:时间与我们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时间能告诉我们早上8点上幼儿园,中午11点30分吃午饭)

师小结: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的本领很大,它会告诉我们学习、睡觉、吃饭或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时间是很宝贵的,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时间。

活动总结

幼儿的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大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建构过程。

数学活动的建构,其活动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才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坚持师幼互动原则。

整个活动创造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教师在活动中一直以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的角色身份进行数学教学活动。

认识11~15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感知认识角的过程。认识常见的各种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画出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与边长无关。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直尺。

2、学具准备:三角板、圆形纸、练习簿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图形游戏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先来玩猜图形的游戏怎么样?听好了:老师的信封里装了一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请你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猜出它是什么图形,明白了吗?

师出示信封,露出图形的一角,生猜(信封里装有正方形,三角形)。

质疑:为什么没有人猜圆形?

(设计意图:)

2、折角活动建立表象(要不要视频?)

师:(出示圆形)圆形没有角,那你能用圆形折出一个角吗?光说不练可不行,课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圆形纸,请你用它来折一折,看能不能折出角,开始吧!

生动手活动,师巡视。

二、初步感知

1、初步感知

师:折好了吗?没折好的同学来跟老师一起折。现在来摸一摸你折出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1)尖尖的,扎手,这是角的顶点

(2)从尖尖的点出发,往这,是一条直直的线,往另一个方向,也是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和顶点就围成了一个角。

3、揭示课题(书写)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角。

白板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三、探究体验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找角

师:角不仅存在于平面图形中,在生活中,角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出示主题图

这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请仔细观察,你能找到角吗?和你的同桌一起,看谁找得最多!

(2)汇报角(插入flash、聚光灯、放大镜)

师:找到了吗?你都找到了哪些角?

谁还有补充?(引导学生说出什么组成了角,或者是用手比划一下)

(3)认识顶点和边(笔、动画、手动添加文字)

师:大家的眼睛可真厉害!老师啊,把大家找到的包含角的物体其中的三个展示出来(课件出示)

你能说说这3个角分别在哪吗?

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为了方便观察,我将这些实物隐去,这3个角有什么共同点呢?(若生已经说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就让他上台用笔标出顶点和边)

学生汇报,师出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尖尖的点是角的顶点,直直的线是角的两条边。你能指出其他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4)、练习

判断

师:判断,下面图形哪一个是角?

生判断,师:为什么不是?是的,指出顶点和边。

师小结:角的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2、画角

(1)师示范画角

师:角真是一个有趣的图形,怎样画一个角呢?你有什么想法?

生汇报(用尺子、有顶点、两条边)

师小结: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先画一条直直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然后再标出顶点和边,最后标上角的符号,这样,就画成了一个完整的角。(强调第二条边的方向任意,边说边画一个角)

(2)师:想不想自己也动手画一个?在你的本上画一个角吧!生画,师巡视。

(3)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用投影仪):规范的;不标顶点、边的;锐角;钝角等

3、比较角的大小

(1)师:画角还真有趣,张老师发现大家画的角不仅有顶点和边,还有大小呢!现在把你画得角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画的角大?

生比较角的大小。

(2)汇报:

师:你俩谁画得角大?为什么?

预设:边长

开口大

(3)观察角的大小变化

出示变化角的课件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一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汇报。

它们的边长发生变化了吗?

那你觉得角的大小是什么决定的,跟边长有关吗?

(2)师小结: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越大;开口越小,角越小;与边长无关。

三、练习

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到几个角?

出示练习八第三题。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

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世界也因为角的存在而变得异常美丽。下面请欣赏生活中的角。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认识11~15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3、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具:小旗人手一套。

2、教具:大数卡一套、房子五座、小旗一面、五种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用第几座的形式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出示房子提问: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红、黄、蓝、绿、紫)一共有几座?红房子在第几座?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有不一样的吗?

2、出示小旗提问:现在,我们从哪边开始数?

3、做门牌卡:红房子在第一座,用数字几表示?(请幼儿找数字贴在房顶上)

4、用同样的方法,做好其它房子的门牌卡。

二、用举小旗的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出示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小兔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2、提问:小羊排在第几个?用数字几表示?

3、讲解要求: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五面小旗,小羊排在第三,我们就把写有数字3的小旗举起来!

4、幼儿游戏

三、去小动物家做客,巩固认识序数

1、提要求:你喜欢到哪个小动物家做客,你就排到它的家门口,(幼儿互相说一说排在第几排)?

2、幼儿自由选择去小动物家做客后请个别幼儿说说排在第几排?

3、玩游戏: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小兔)的小客人在第几排?用它的叫声告诉大家吧!第几排就叫几声。

四、分享喜悦:

提问:你们和小动物玩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呀?

认识11~15的教案篇4

活动准备:

木偶老人,12个月份娃娃(头戴绿色帽子,身穿1~31 数字衣服的为大月份娃娃;头戴红色帽子,身穿1~30数字衣服的为小月份娃娃;头戴粉红色帽子,身穿1~28或者1~29数字衣服的为二月份娃娃,突出二月份的特殊性),人手一本日历,另准备录音机、《生日快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老人,引出话题

教师:这是年历老爷爷,他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帮老爷爷找一找。

幼儿帮年历老爷爷找月份娃娃,找到后按从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列。

二、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1、认识月份。

教师:老爷爷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的12个孩子都有一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引导幼儿把月份娃娃按颜色分成两队,排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娃娃身上的衣服,看看各是几天,从中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幼儿分小组集体操作。

教师请幼儿找找12个月份娃娃身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红色数字表示。

3、引导幼儿感知日历与年历的不同处。

教师:老爷爷把他的12个月份娃娃编在一本厚厚的书里,现在请小朋友打开它,看看老爷爷的孩子是不是都躲在里面。

幼儿翻看,知道日历中有12个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知道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教师小结: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节气等的印刷品称为年历。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用一页纸来表示,上面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称为日历。

三、做游戏“找生日”,帮助幼儿巩固对日历的认识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谁找得最快就和这个月的月份娃娃交朋友。

教师播放乐曲《生日快乐》,请在某一月份出生的幼儿到该月份的月份娃娃那儿去过生日。

活动结束:

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大班《认识日历》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 。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20xx年、虎年、兔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认识11~15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一、 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

(一)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二)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三)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四、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五、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认识11~15的教案参考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