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2.0教学反思5篇

时间:2022-09-24 18:03:50 分类:教学工作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活动分析的一种书面表达,撰写教学反思能够增强老师的自我指导能力,下面是加分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信息2.0教学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信息2.0教学反思5篇

信息2.0教学反思篇1

这是一节组内教研课,自认也是我从教这一学科以来最失败的一节教研课。本节内容多,本人又受制于教材的束缚,再加上没有灵活的教学机智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其实每节课下来,不用别人去评价课堂教学的优劣,只要自己感觉很舒服,很轻松,即便称不上是优秀的课例,起码也是合格的。如果自己都感觉别别扭扭,那就该彻底反思了。通过自我剖析这堂课,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教材的使用要“活”

以前在教语文学科时,经常是长文短教,抓住一两个知识点深入挖掘,只要孩子们能学有所获,不管是方法上的,内容上,思想上的,当然如果能兼得更好。从教科学这一学科后,因为自己是个门外汉,没有胆量去“冒险”,只想“本本分分”的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只要教学成绩别太差就万事大吉了。也从没遇到过内容这么多的一节课,更是从没想过内容多的课该如何教学,才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得学到东西。回顾这节课,我完全是按照教材编者的思路,一步步顺下来的。结果是忙忙乱乱,在研究牛奶饼干的配料以及食物的包装与保质期的关系时,过于匆忙,不要说孩子了,就连我这个老师,都感觉自己不知所云。课后自己反思,我想,以前常说,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我恰恰是受到了教材的束缚,如果我能抓住本课重点,结合重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来个“长文短教”,我想效果应该比这好。

方法的运用要“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自认教学理念上没有问题,尽量将课堂还给孩子,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由于课前没有安排预习,关于食品配料的作用,孩子们一无所知,既没有生活经验,课堂上又没有办法查阅资料,所以让孩子们凭空猜想实属浪费时间。虽然我本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但偶尔布置一次预习的作业(查阅资料)也不算过分。现在想想,我所谓的好心,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培养能力,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看来,还是我的方法有问题了。教学方法灵活些,对生对己都是利大于弊的。

知识的应用要“活”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对常见的食物包装的观察研究,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动获取食品信息,辨别食品优劣,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课堂上虽然我也有意识的关注了这一点,但由于时间过于匆忙,有些不可删减的东西也被剔除。比如,现实中,孩子们在选择零食时,只图口味好,根本不去关注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卫生许可等。课堂上应该再次重申“三无产品”不可食用。另外在设计教学时,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找出家里的所以带包装的食物,算出到期时间,并告诉家长过期食物不能吃。这些设计正好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生活的技能,如果学的知识不会用,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如果重新设计教学,我会压缩其他环节,但此处却必须保留。

当然,课堂上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我会逐步改正。

信息2.0教学反思篇2

一、合理取舍,完善教材

这节课由三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二是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三是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初次设计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观察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后记录下来,再小组汇报,接着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全班分小组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而把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个环节一带而过,只是要求学生课后去探究。因此,整节课给人感觉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分配不太合理,重难点不够突出。学生在第一个活动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对信息分类环节用时过长,没有时间对后面两个活动进行充分、深入的探究。针对上述问题,我做了以下调整:

1。将活动一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改成“观察食品包装袋,将你发现的信息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将“信息分类”渗透在学生汇报信息这一环节中。因为,食品包装上的信息都已经清楚的反映在包装上了,让学生将发现的信息一条条记录下来,很费时。学生说比写快,其效果更好。而信息分类不是本课的重点,其标准也很难确定。因此,学生汇报信息时,教师就把课前准备好的信息卡片直接分类板书出来。这样处理可以有效的节约教学时间,空出时间让学生对后面两个活动做比较深入的探究。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了解食品的配料。我让学生把这两个问题同时进行探究,让他们经历了提出问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汇报交流的过程。这种全班先分工再合作的方法,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既赢得了教学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为了让学生对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食品的配料进行更深入、透彻的探究,我课前做了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了几种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食品包装,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原因。我没有选用教材中提到的婴儿奶粉的包装,是因为这个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没有购买婴儿奶粉的体验,而在运用知识的'环节,创设给患有糖尿病的奶奶选购饼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尊敬老人的教育。

二、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在设计本课时,我竭力体现“从生活中寻求科学,用科学来服务生活”这一理念。所以,课中设计的活动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融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课前布置学生每人购买一个有包装的食品;用学生自己平时常吃的食物包装袋引入新课;再以学生带来的食物包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通过小组观察交流获取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些材料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不仅为学生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探究活动后,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知识,科学购物”,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检查自己带来的食品是否健康安全。整节课首尾呼应,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而且使学生懂得了“用科学服务生活”,对今后的健康饮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信息2.0教学反思篇3

本课教学下来有一些胜利之处,也存在许多缺乏的地方。做得较好的地方如对教材掌握较好,课堂上能体现同学的自主性、参与性,以同学为本,以食品的保质期为切入口,步步深入,有重点、有层次。缺乏的地方如对同学观察的指导不够,对保质期以外的一些信息渗透缺乏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同学观察需要教师一定的指导

“一切科学发现都从观察开始”(我们科学教师标语)。的确,观察在科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全面深入地观察就没有高质量的科学发现。本课开门见山引入学习的内容以后,放手让同学观察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从同学的反馈来看,显然还没有深入观察,有的同学甚至是看到一样说一样,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同学较多地关注保质期、生产日期、配料、营养成分、生产厂家等文字信息,而对一些花花绿绿的图片视而不见,对质量平安标识、条形码、撕口等很少关注。这时候,教师应该和时介入,对同学进行适当的指导,如问同学我们从食品包装上除了能获取保质期、商品名称等文字信息以外还有其他的发现吗?这样同学的关注点就会像条形码、锯齿形等非文字的转移,从而更加全面地从食物包装上获取信息。

2、科学探究也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在教学课的第二局部“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的时候,我采用一袋从抽屉中翻出来的麦片引入,这样很自然地引起同学对保质期的注意。但教学后总感觉还缺少什么?保质期固然是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内容,但生活中同学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是不是只关注保质期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食品的名称、商标等因素也非常关注。所以我觉得这个情景可以再生活化一点,比方老师准备到超市买鲜牛奶,请同学们介绍介绍自身平时如何选择的经验。在同学介绍的中,对食品商标品牌、保质期、生产日期等都会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经过交流、讨论同学自然会选择一些质量把关较好知名度较好的品牌的牛奶,然后从中挑选没有超越保质期的,在都没有超越保质期的情况下,选择生产日期近的更新鲜等,同时注意一些“早产奶”等等。最后再自然地过度到比较几种食品包装袋上保质期的长短,猜想影响保质期的长短的因素、寻找证据等环节。这样的情境更贴近同学的实际生活,有他们的生活经验支撑。

3、资料出现需要有一定的结构

影响保质期的因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觉得这就需要借助有结构的资料。在准备资料的时候,有几个组我特地准备了达能酸奶、鲜牛奶、罐装牛奶;保质期相差较大的蛋糕、饼干、咖啡等。这些有结构的资料能够让同学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保管方法、不同的包装方法、不同的配料以和食品自身的特点等都可能对保质期的长短发生影响。利用这样有结构的资料为同学影响保质期长短的猜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防止同学只凭自身主观猜想,把猜测当结论的做法,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课后延伸需要依托一定的资料和激励措施

在平常的上课、听课过程,很多老师们把一些课内完不成的探究任务延伸到课外,这本无可厚非。但课后能够真正去开展研究的恐怕寥寥无几,延伸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课结束后也很少有人问津。这样,课后延伸便成为了“美丽的谎言”。本节课除了下发对食物配料的调查表以外还用一些食品包装袋的小制作作为认真完成作业奖励,极大的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从课后同学的反馈来看效果也非常好,同学通过上网、看书查资料,或者询问一些食品厂、医院里工作的亲戚把这些配料在食物里的作用,对人体发生的影响等都进行了调查。当然,实际的操作中不一定都要奖励同学物品,可以以精神鼓励为主,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对认真完成调查的小组大加褒扬,奖励红五星,加分等激励措施。相信有一定的激励,同学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一定会更好!

5、科学作业需要一些灵活处置

就目前为止,笔者看到的、听到的各级各类的科学公开课中,基本都是科学探究活动从头到尾,从来没有要求同学做科学课堂作业的。科学作业都无人问津,俨然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那么,科学课真的不需要做作业么?笔者不敢苟同!有关部门组织很多的专家编写了作业本,我们的学校花了钱购买了这样的作业本,难道就这么置之不理!再说,科学探究也并不意味着不要做作业了,对所学科学知识、方法的巩固还是很有必要的。课堂上对科学作业漠不关心,什么时候让同学来完成?科学作业究竟该如何处置比较合适,笔者认为应该视作业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置,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取舍,也可以在课的过程中适当交叉等。本节课根据作业本的内容,(1、观察一种食物包装袋,你能从包装袋上获得哪些信息?2、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和保管方法。)让同学在收集食品包装时完成。虽然这里没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观察、比较可能不是很仔细,但这是初步让同学去有意识地从食物包装袋上获取一些信息,而不是仅仅完成收集几个包装袋的任务。这样也可以节约课堂上的一局部时间,对让教学的重点观察研究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和影响保质期的因素有充分的时间,而不是匆匆地走过场。

也许应该感谢这样的一次机会,让我有了更多的了解教材,了解自身的机会,了解到要真正成为一名科学老师还是很多的路要走。教,然后知困!然也!

信息2.0教学反思篇4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潜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构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取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简单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用心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我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理解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透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光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透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我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透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到达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信息2.0教学反思篇5

1.“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例如,初一在学习“输入文章”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输入一篇自己的短文并保存起来”,这个任务包含“输入”和“保存”两步操作,并强调“自己的短文”,体现了与学生的关系和文章的“短”,主要考虑不要让学生把大量的上课时间花在输入文字上。

2.“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例如,学习“保存文件”的内容时,一开始可以让学生把输入的文章保存到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操作较为简单,不会难倒学生),这时不必过早引入“文件夹”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后,再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并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了。

3.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在传统教法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大家都知道,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观察到了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例如,在学习存储容量的单位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给他们布置一个“查看文件大小、磁盘容量大小”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了该任务后,就会对容量单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归纳出结论,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4.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信息2.0教学反思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