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猫教学反思8篇
经过教学反思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是老师对教育内容思考的一种书面表达,下面是加分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老鼠和猫教学反思8篇,感谢您的参阅。
老鼠和猫教学反思篇1
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大量的儿童文学绘本涌向我们,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些绘本中,一些取材自我国传统民间故事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静心地研究,《老鼠娶新娘》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呈现自然界生生相息的过程中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也都有自己的弱项。
在反复推敲中,我为这个活动确定了两条目标:
1.体验故事所传达的浓郁民俗情,感知事物的强弱相辅。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长处,真诚地欣赏同伴的长处。
活动设计分三个环节:
激趣导入、欣赏理解和游戏感受。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对活动《老鼠娶新娘》的理解和看法。
1、从教学目标方面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而且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着目标,环环相扣,较好地完成了目标。
2、从教学策略方面来看,《老鼠娶新娘》的选择契合孩子的生活经验,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在第一个环节中,我选择以民族音乐引入,在营造“中国风”的热烈气氛中,展现活动的主要情节“娶新娘”,这件本属于成人世界的喜事,因为其所特有的.喜庆、欢乐、甜蜜与神秘而令幼儿向往和憧憬,激起了幼儿对接下来活动的热情。接着,通过展示与故事相关的图片,介绍新娘想找怎样的新郎,从而交代清楚故事中的角色,使幼儿充满期待地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们首先请幼儿欣赏故事,进而感受事物的强弱关系。故事中所蕴涵的自然界事物强弱相辅的关系,为幼儿形成正确的对人、对己的认识观,提供了客观的认知基础,也有助于调适幼儿的失衡心理――使那些认为自己“样样都强”的幼儿感受到“再强大的事物,也有不强的地方”,从而减少一些过于自大的情绪;使那些认为自己“样样都不行”的幼儿感受到“再弱的事物,也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从而激起些许的自信情感。经过富有内心情感冲击的交流分享,当我出示“扬长补短”的汉字卡时,孩子开始体会其中的意义。
当活动接近尾声时,应该有一项活动让幼儿将已获得的认知用行动表现出来,与故事情节相符的活动自然是“抬花轿”,它需要同伴之间步调一致的合作才能完成。另外,通过前两个环节,幼儿对“娶新娘”这件喜事已经充满向往,这时“抬花轿”恰好释放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说,活动最后安排的游戏“抬花轿”,既紧扣本次活动目标又尊重了幼儿的学习特点。
对于这个活动,我认为还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教师的提问要有效。提问应简洁、明了,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提问与回应,让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真正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在精心预设的同时,灵活的生成与调整。也只有在有准备的调整中,幼儿的经验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老师在活动前已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已有经验,考虑孩子可能出现的回答或问题,进而又预设了第二层次的提问,即我们所说的追问。所以,我觉得,老师的提问应该落脚在对孩子的关注、了解,在活动前要多想、多思考!
2、教师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素质、较高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演绎作品,感情要投入。教师的语言、语气、语调、肢体动作都是演绎作品的关键。活动《老鼠娶新娘》有了一个较完善的设计,有画面的冲击,有音乐的渲染,再加上教师的全情投入,相信演绎的效果也会更好,孩子也更投入。
总之,这个“有点古代的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了浓郁的中国民俗民风,还为孩子养成“尊重别人、悦纳自己”的良好品格奠定了认识基础。对大班孩子来说,这是次不可或缺的学习。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好听、好玩的故事不一定在遥不可及的地方,而是近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之处,我们缺少的,只是静心地去解读和品味。
老鼠和猫教学反思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他是谁呢,你们瞧!(师出示大象的图片)
师:哦,原来啊,是大象啊,现在我来当大象老师,你们就是我的学生,小动物,今天让我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吧,让我们一起开车去吧!(师幼一起伴随着音乐声做开汽车的动作)
师:咦,这是到哪了?(看课件)
师:哦,原来这就是森林幼儿园啊,瞧,谁来了?(课件出示大象)
师:大象老师来了,他也有很多的学生,都有些谁呢?(看课件,请幼儿说)
2、思考与联想
师:瞧,大象老师正把一个鸡蛋放在一棵大树上,他想考考小动物们,看谁能把这个鸡蛋完整的拿下来!
师:xx(小朋友),你知道完整是神秘意思啊?(幼儿猜)
(完整是没有损坏,还是原来的样子,这里指鸡蛋没有破掉,还是好好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看,这么多的小动物中,谁能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呢?又怎么拿?
(幼儿各抒己见,根据幼儿所说的做相应的链接)
师: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把鸡蛋拿下来的吧!
(1)师讲故事(第一段)
师提问:小猴是怎么拿鸡蛋的?结果怎么样?
师总结:喔,原来小猴是用头顶着鸡蛋往下跳的,身子一歪,结果鸡蛋摔破了。
(请幼儿学习小猴拿鸡蛋的动作)
师:小猴没能将鸡蛋完整的拿下来,那谁会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能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又会怎么拿呢?
师:小猫能不能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呢?我们来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2)师讲第二段
师提问:小猫是怎么拿鸡蛋的呢?结果怎么样?
师总结:小猫用两只手捧着鸡蛋,结果鸡蛋打破了。
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让我们让我们继续听一听下面发生什么了!
(3)师讲第三段
师提问:谁吧鸡蛋完整的拿下来了啊?
小老鼠在拿鸡蛋之前是怎么说的?
小老鼠是怎么把鸡蛋拿下来的啊?
最后小动物们说什么了?
这里的成功是什么意思啊?(成功是能够把事情做好,这里是指小老鼠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了)
师:如果你成功了,你会觉得怎么样?你能将自己的成功的样子表现出来吗?(引导幼儿用表情或者是动作表现)
师:最后大象老师要大家记住什么啊?
3、完整的听故事(播放课件)
师提问:故事中谁的本领是最大?小老鼠为什么会成功地把鸡蛋完整的拿下啊?
师总结:因为两只小老鼠爱动脑筋,能想出好办法,他们齐心协力地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了。另外,我们要记住,做事要有信心,大家有团结友爱,齐心协力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4、给故事起名字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能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啊?(引导幼儿学习小老鼠爱动脑筋)
5、延伸
师:如果是你,你想怎么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啊?
老鼠和猫教学反思篇3
一、老教材上出新内容。
传统故事教学活动是以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感受故事内涵贯穿环节中。这次的《老鼠娶新娘》,我在活动设计上不同于传统的故事教学。以故事为载体,通过呈现故事内涵同时让孩子在思考、总结中懂得“没有最强的人,但每个人都有其长短处”、“自信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及互相欣赏互相帮助”这些道理。幼儿园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应该根据每个老师对教材的价值目标的定位,而决定活动类型的取向。因此,我将它定位为以社会领域为主线的语言综合活动。
二、以整合的理念,使孩子有效地学习。
?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整个活动中,我综合了语言、社会、音乐三大领域,从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爱一爱,想一想,找一找,问一问,玩一玩中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短处。
三、教会幼儿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他人。
在第二环节中“想一想他人的长处”中我让孩子听完每个孩子的长处之后,说他人的长处,看是在局限幼儿的思维,其实只是作为抛砖引玉,这个活动的背景就是因为发现平时孩子只挑剔别人的短处,似乎看不到同伴的长处。通过这个活动,希望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四、形成师幼间的有效互动。
在说说“我的长处”及“我的短处”的环节中,我先请幼儿猜猜老师的长处、短处,再让孩子说说他们的长短处,形成幼儿和执教老师之间的师幼互动。在这个活动组织过程中,幼儿没有拘束的表现方式,充分地体现幼儿自主,真实的个性表达。
五、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我注重发挥幼儿主体地位,给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语言表述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表达。如说一说我的长处;猜猜老师的短处;说说别人的长处等等。从而使幼儿表现出积极、踊跃的情绪及强烈的表达欲望,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多媒体的完美运用。
课堂的效果与教学准备是密切相关的。这次活动中,我精心准备、制作了课件,为课堂增色不少。如会移动的花桥、掀开桥帘的新娘、突然蹿出的大黑猫等等,强烈的视觉效果,给幼儿很大的吸引力。同时,结合课件图片,我还选取了非常合适的音乐。如活动一开始,由于《老鼠娶新娘》是个民间传统故事,而且讲的是娶新娘的事、高兴的事。所以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既要有喜庆的味道,又要给人一种“古代”的气息。因此我以一段唢呐演奏开始,营造一种民俗氛围,吸引孩子投入活动。而在讲述故事时,我用中国古典音乐《琵琶语》来衬托,让音乐的意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也让孩子集中注意地沉浸于故事的情景中。最后,回归故事,讲到美叮当出嫁了,喜庆欢快的唢呐音乐又再次响起,给故事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可以说音乐、fashish动画及幻灯片这些多媒体手段的呈现在给幼儿视觉听觉上冲击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
虽然效果不错,但每次上完课都会觉得和自己预想的会有差距,“这个怎么没想到呢?这个问题好像多余了?让孩子猜的太多了………。。”上完,好多问题在我脑海转!像这次,我就觉得最后的游戏,设计还不够完备,一些幼儿还不明确自己究竟需要在游戏中做什么,假如在设计时,角色的分配,角色的任务,交代游戏更加明确一点,孩子会更带劲,游戏也会更加有意义吧。这就是评比课的魅力,每次都会让我看到自己的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
总之,这个“有点古代的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民俗民风,还为孩子养成“尊重别人、悦纳自己”的良好品格奠定了认识基础。对大班孩子来说,这是次不可或缺的学习。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好听、好玩的故事不一定在遥不可及的地方,而是近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之处,我们缺少的,只是静静地去解读和品味。
老鼠和猫教学反思篇4
唢呐演奏《婚礼曲》是一段喜庆的民间音乐,它旨在让孩子初步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在喜庆的民间音乐的渲染中展开教学,目的是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音乐的渲染更能突现作品想要传达的中国元素,感受婚庆的民风民俗。
音乐一出现,孩子们大多能猜出类似过年、跳舞等喜庆的事情,这说明音乐烘托的氛围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对于“民乐”的定义孩子们并不理解。而本次活动把民俗特色放在了一个重点,不管是故事、音乐还是图片都是以民俗特色为主的,因此,在课前对民间音乐的欣赏、对民间故事的倾听、对民间画的了解有一定的必要。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故事《老鼠娶新娘》中呈现的自然界万物生生相息、相生相克的现象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也都有自己的弱项。现在的孩子,有的表现得自信满满,不把同伴放在眼里非常骄傲。有些孩子胆子很小,常常会怕难为情,做任何事情都认为“我不行”或是盲目跟从,没有自我,表现得自信不足。这两种心理倾向的成因大多是因为溺爱。因此,“让孩子自信自己长处的同时,也欣赏别人的长处”,成了我开展这次教学活动的一个目标。
欣赏故事时,在结果还未出现之前,我让孩子们开始讨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尽管故事的情节有展现,可孩子还是停留在自己的关注里:“我认为太阳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
但是,由于类似于这样讨论的形式没有开展过,无先前经验。同时,又由于活动实施中发现班上缺乏自信的幼儿相对比较多。因此,这一环节实施下来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在今后开展类似教学活动时可让幼儿在活动开展前先一谈话的形式说一说,那么在教学时环节可以更紧凑些。
老鼠和猫教学反思篇5
在开展主题活动《顽皮一夏》时,请孩子们说一说夏天喜欢吃的水果,大多孩子都说喜欢吃西瓜,想必孩子们对西瓜也比较感兴趣,这样选材贴近幼儿生活,能够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需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间的积极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积极地应答、评价。”可见,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讲述活动是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也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看图讲述活动《两只小老鼠》。
?两只小老鼠》这一活动运用图画的形式描述了两只老鼠乘坐西瓜船在水里玩耍,遇到危险后在热心的青蛙的帮助下,有成功脱险的故事。整个故事画面形象、生动,情节丰富且起伏跌宕,十分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能够为幼儿带来美的欣赏和开心的感受。
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想像,提高了观察、思维能力。首先从目标的制定来说,我认为活动的目标符合大班幼儿年龄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目标的表述上站在了幼儿的角度,关注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在设计本次活动的时候,我结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孩子已有的能力实际、知识水平和《纲要》及教材要求,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尝试根据图片大胆想象动物间的角色对话及其心理活动。
2、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讲述画面内容。
3、体验讲述活动的乐趣,学会倾听他人讲故事。
整个活动中幼儿自始至终兴趣盎然,能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活动过程中我注重了每个环节的层层递进,解决重难点,让幼儿在自然的过度中得到发展。在活动一开始,我以谈话导入的方式出示小电台请幼儿做小播音员来小电台讲故事用激发幼儿兴趣,引出主题,依次出示6张图片,并请幼儿认真观察图片,仔细想,大胆说,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当出示第一张图片时,幼儿看到图片兴趣很高,他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西瓜,很快说出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从而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在观察第三幅图片时,幼儿敢于大胆的表述观察到的两只小老鼠在做什么和他们的心情。在观察图片中我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运用引导、提问、讲述等方法充分关注每一位幼儿,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随之为第四、第五幅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充分的铺垫。在幼儿讲述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环节,我为每位孩子准备了一套小图片,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讲述的机会,想请幼儿自己看图片进行完整的讲述,然后两两互相讲述,提醒幼儿讲述动物的心理活动和想说的话,尝试用好听的词汇等来完整连贯的讲述编好的故事;再进行5人一组的分组讲述,最后请讲述好的幼儿做小主播来小电台看图片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讲述的同时我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的小观众,安静认真的听别人讲述故事,同时我注意观察,对讲述好的幼儿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活动中我还注重培养幼儿的优秀品质,如:学习故事中小青蛙乐于助人,小老鼠的知恩图报,以及在活动中学会倾听他人等,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均以达成。
活动中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幼儿有了更宽阔的思维和想像空间,在进行看图讲述时能够说出图片的内容,幼儿间也有了相互学习、评价的机会,不但达到了师幼互动的效果,还很好的体现了生生互动的原则,同时也使幼儿更好的进行想像和讲述。但是有些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是有些欠缺。
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也有不足,比如对幼儿的回应可以适当的增加追问,或者对幼儿的表达可以有更详细的点评,如:在最后一幅图中小老鼠被小青蛙就上来,请孩子们猜一猜、说一说小青蛙和小老鼠之间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有孩子回答“小老鼠会说谢谢,还会请它到家里做客,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它……”其实在这里我可以加以点评孩子既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又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孩子。于此,又着重进行了一次优秀品质的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以改进,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有些欠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活动中注意更细致地引导这些孩子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引导他们大胆说,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体验。
老鼠和猫教学反思篇6
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呢?选择幼儿所喜欢的歌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本次音乐活动目标是初步学习边唱歌边游戏,按照节奏说打电话的内容。借助游戏情境理解、记忆歌词以及内容,并在游戏情境中大胆想象并做出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在间奏的地方用游戏的方法表示等待,感受等待的快乐。
在组织活动时,我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先让幼儿随我说歌词,引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性质。歌曲节奏是歌唱教学的重点,也是的难点之一。对于间奏、停顿等节奏变化幼儿是看不见,摸不着,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让幼儿与我一起在音乐中感知、练习歌曲的节奏及性质。就这样,幼儿对间奏、休止及音乐诙谐的情趣等教学重点,在有节奏地跟说歌词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很快融入角色。在歌唱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用耳朵倾听音乐,而且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幼儿尽可能地用他们能够自如运用的表演方式参与到歌唱活动中,以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或体验,使幼儿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全方位地获得多种感受和体验。因此在活动的后半段,我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去打、接的电话,幼儿借助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内容,再通过倾听老师示范演唱,帮助幼儿从听觉上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达到了巩固学习歌曲的目的。在轻松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演唱积极主动,不仅有意记忆歌词,而且还积极用身体动作大胆表现。
在活动中,幼儿个个积极参与,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感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是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在分析歌曲性质时,可以让让幼儿充分说说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老鼠和猫教学反思篇7
这是一个比较活泼的曲调,带有一点游戏性。原来的歌曲虽然比较有趣,但缺少情境性,修改后使得歌词变成一件完整的事件,对白是歌曲的说唱部分,也是歌曲的转折点。另外歌曲的间奏部分也是点睛之笔,幼儿可以根据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让歌曲更合理。而歌曲的最后一句则是伏笔所在,显示出幽默之感。有感于歌唱活动的游戏性和音乐游戏的区别,设计如下:
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歌曲的前半段。第一步是情景导入,采用重点前置的方法学习对话说唱部分,我以小老鼠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再以打电话给好朋友的.方法新授对话。第二步是学习歌曲的前半部分,首先让幼儿欣赏歌曲,老师要注意在示范演唱的时候注意自身的坐姿、气息,这样才会感染幼儿,接着以提问的方式熟悉歌词,边回答边出示小图谱,方便幼儿记忆。然后通过角色游戏,巩固前半部分的学习,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玩打电话的游戏,幼儿很快就融入了角色,边玩边学,这时老师应该及时退出,相信孩子的能力。
第二部分是学习歌曲的后半段。“小老鼠究竟打电话给谁?”幼儿带着疑问去欣赏后半段,然后提出“吱”“喵”“嘭”三个动词,因为这是歌曲的精彩之处,幼儿非常感兴趣,所以这部分需要强调练习,满足幼儿表现的需要。
第三部分是角色游戏,完整地在游戏的过程中练习歌曲,层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学唱,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歌曲的.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活动可以在幼儿的兴趣最高点结束,无需再多加结尾。
优点:
1、游戏法:幼儿借助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达到了巩固学习歌曲的目的,而歌曲的动作根据游戏情境的需要出现,来自与幼儿的自然内产生,使得游戏更有创造性。
2、相信孩子的能力,老师要把孩子作为活动的需要者。
缺点:如何在歌唱活动中给孩子美的享受?这就需要老师自身的表现以及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提醒幼儿,不能过多地关注表情动作等。
拓展:音乐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中班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 感受并能初步表现休止符。
3. 体验歌曲情境的趣味性。
4. 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快乐的游戏中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在演唱中能初步的表现间奏、休止符。
活动准备:
音频、图谱、小老鼠指偶、老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回顾经验,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老鼠的指偶,模拟打电话。
提问:小老鼠是怎么打电话的? 好朋友又是怎么接电话的呢?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3.幼儿看着图谱进行打电话。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2.欣赏歌曲,初步感受休止符
提问:电话号码是怎么拨的呢?
3.看图谱欣赏歌曲,教师在间奏部分用拍手节奏来表示。
三、游戏——打电话
1.完整倾听歌曲一遍。
提问:来的是谁?小老鼠看到老猫会怎么样?
2.游戏:小老鼠和猫
播放完整音乐,小老鼠们边唱边打电话。当听到“喵”的声音,小老鼠害怕的跑回家。
3.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诙谐幽默是这首儿歌的一大特点,我把如何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儿歌这一特点,深入课解作品所蕴含的知识,作为活动预设的重点,明确活动目标,以此开展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中,我力求营造愉快、有趣的氛围,以自己的语言、神情去感染幼儿,做到我们都是构建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努力使孩子们在充分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所学的知识得到提升。本次活动使孩子们初懂得了:不能随便拨打电话。
老鼠和猫教学反思篇8
新歌教学一直是音乐活动中的难题,幼儿在记忆歌曲结构和歌词内容上表现出了困难。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呢?选择幼儿所喜欢的歌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本次音乐活动目标是初步学习边唱歌边游戏,按照节奏说打电话的内容。借助游戏情境理解、记忆歌词以及内容,并在游戏情境中大胆想象并做出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在间奏的地方用游戏的方法表示等待,感受等待的快乐。
在组织活动时,我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我先让幼儿随我说歌词,引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性质。歌曲节奏是歌唱教学的重点,也是的难点之一。对于间奏、停顿等节奏变化幼儿是看不见,摸不着,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让幼儿与我一起在音乐中感知、练习歌曲的节奏及性质。就这样,幼儿对间奏、休止及音乐诙谐的情趣等教学重点,在有节奏地跟说歌词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很快融入角色。在歌唱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用耳朵倾听音乐,而且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幼儿尽可能地用他们能够自如运用的表演方式参与到歌唱活动中,以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或体验,使幼儿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全方位地获得多种感受和体验。因此在活动的后半段,我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去打、接的电话,幼儿借助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内容,再通过倾听老师示范演唱,帮助幼儿从听觉上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达到了巩固学习歌曲的目的。在轻松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演唱积极主动,不仅有意记忆歌词,而且还积极用身体动作大胆表现。
整个活动幼儿都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渡过,体现了人文性、趣味性、活动性和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展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体现了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幼儿个个积极参与,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感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是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在分析歌曲性质时,教师说得比较多,较少让幼儿充分说说自己对歌曲的感受。还有就是如果在活动前能将歌词内容句编成图谱绘制了优美的故事图片,让幼儿在听教师轻唱后说说歌里唱了什么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这样对不易理解的歌曲内容也迎刃而解了。这样就可以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看图谱边唱,轻松主动地学会了歌曲。综上所述本次教学,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来让幼儿学唱及体会歌曲的幽默诙谐情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整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带着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念歌词,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填鸭式灌输,孩子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为避免这一弊端,采用游戏导入活动来吸引幼儿,产生愉悦激发兴趣,接着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引出“大花猫”,引导幼儿仔细听音乐看“大花猫”在哪出现,在学唱环节中,我不急于告诉幼儿歌词内容,而是引导幼儿去观察、讨论、寻找,使本是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需要。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活动就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了。
二、各个环节衔接自然、逐层递进,一环紧扣一环
这首歌曲节奏较快,旋律起伏大,且有滑音、说唱形式等演唱技能的要求。能抓住重点,分解难度,层层深入。学唱歌曲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这首歌,再加入滑音的唱法,然后再指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进行演唱,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又能适时的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高潮。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个人也收获了很多: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孩子表现得好不好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孩子是否乐意参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孩子都参于到音乐中去。
整节课基本遵循了经验——探索——创造——认知四个步骤,幼儿了解了如何打电话和不能随便乱打电话,对游戏充满了很浓的兴趣,课程中就是抓住这一点,而且内容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不但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还可以让幼儿快乐的学习。也完成了本节课的重点。但是课后发现,在最后的游戏环节我让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来当大花猫一部分来当小老鼠,在听到大花猫出现的时候小老师要赶紧蹲在自己的小凳子前面,不能被大花猫抓住。但是后来我发现凳子局限了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如果把小凳子拿开孩子们发挥的会更好,因为孩子们游戏的情绪特别高涨而且孩子们玩的特别好,所以我认为最后的环节可以变换各种不同的游戏形式可以更好的为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