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教案语文5篇
撰写教学反思可以提高老师的自我指导能力,老师在动笔写教学反思前,一定要认真思考在教学期间的种种情况,以下是加分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学反思的教案语文5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反思的教案语文篇1
这段时间,发现四年级学生的作业很多时候地一边做不对,而当改错时,则做得很快,只要有一个同学做的全对,很快全班就全都会了。而当考试考察同样的问题时,还是有很多同学不会,数学老师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经过调查,很快发现,学生有照抄作业的毛病,有的时候即使不照抄,也互相问,很快雷同的作业就出现了。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一翻,于是有了对这些抄袭作业同学调查的念头。经过调查,发现学生抄袭作业原因有三:
一是这部分同学上课大多不喜欢听课或者说听不懂老师讲的课,激不起他们的听课的兴趣,因而学不到知识,不懂得做就产生抄袭。
二是小学生正处于好玩的年龄,而部分学生往往迷于玩电脑游戏或者无聊的电视节目,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腾出更多的时间玩,他们就选择了复制。
三是由于各科的作业太多,学生为了按时完成,就想到了节省时间的“copy”。
四,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目的性,完成跟会不会没有多大的联系。写作也就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调查完后,我突然觉得学生有太多的“苦衷”,学习也够辛苦的,同时也让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
反思一:在目前新课程的环境下,在实施“减负”的今天,为什么学生的学习还会如此辛苦?这固然有学生本身自己的原因,如学习态度、自觉性等,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要有所反思呢?学生不喜欢听课,激不起听课的兴趣,教师是否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呢?为什么学生会不爱听课,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老师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是否到位等都需要教师好好反思,有些教师对教材研究得很透彻,语言点讲得很仔细,可是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不够,心中没“装”有学生,因而就形成教与学的脱节,学生学不到知识,不懂得做作业,也就难怪学生会想到“复制”了。
反思二: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些学生的自觉性不高,自主合作学习不到位,他们往往迷上电子游戏等,出现这种情形,老师就有必要对学生加以学习方式的指导,对那些自主合作学习不强的学生,正确地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他们也就不会“复制”作业了。
反思三:新课程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要求教师之间要互相沟通、协调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讲究实效性,要求质不求量。教师之间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不会感到压力很大,教师布置的作业不一定都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学生喜爱的一些动手制作、绘画、上网搜集材料等作业,这样也就可避免某些学生“复制”作业了。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创造让学生乐于学习的气氛,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加以学法指导,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能自主合作学习,同时教师之间要加强协作,各学科之间要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才能得到遏制,也就不会再出现部分学生“复制”作业了。
教学反思的教案语文篇2
我们班语文在抽考中成绩虽然居于年级前列,但是,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试卷上的失分情况,发现还有很多不足和薄弱点。比如:一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牢固;阅读、分析能力较弱;作文水平也有待提高……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觉得我们班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差。虽然我在课堂上尽量让多数的学生去发展,但是由于我们班级的学生都不主动要求表达,于是出现课堂还是较多学生只是听众,学习较被动。这一点我也该反省:也许是自己的独断,快节奏,使得自己没有多少耐心让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改正自己。也没有耐心引导学生克服内心的胆怯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在学生的作业方面,我能做到作业按时认真批改,而且设置的作业也较完整。抄写生字、写字本、《补充习题》认真指导批改,日记一周一次,习作三周两次,批改有眉批、总批。听写、背诵也要求学生一个个过关。所以,这一方面我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的。
总的来说,我们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不够,班级凝聚力不强,学习竞争氛围不够浓!
打算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1、“六认真”工作要按要求努力做好、做实。
2、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抓得更细,更实。课本知识要求百分百地掌握。
3、利用空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一些技能的专项练习、指导。
4、认真做好补差工作。
5、更扎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6、家校配合要紧密,尽可能获得家长的支持,以期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
教学反思的教案语文篇3
(一)陶冶学生,训练学生的语感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范读,是一种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听读,学生能够从老师的朗读中直接倾听情感,而且老师相较于多媒体而言,更有亲和力,学生的情绪容易被调动,同时容易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教师在示范朗读时,整合声音、表情、动作等,可以将教材上的文字转换为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让学生在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同时,能够融合于文章渲染的特有情境中,发挥学生丰富独特的想象和联想。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内容,课文的中心思想,又能在反复的朗读中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现出来,在读中悟,在悟中促读,提升学生语感。
(二)促进知识的传递,课文情感的表达
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教师饱含情感的范读,学生可以从每一句的领读中直接倾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从而品析课文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情细致又丰富的语文老师是可以在朗读中集合各种适当的感情,而且还可以在朗读时将感情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所要表达情感,因此学生在倾听老师的朗读中,不仅能体会感情,领悟语感,模仿朗读,还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内容也被学生加深理解。这样长时间的教师示范朗读以及训练可以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在朗读时适当地抒发情感。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课堂上,学生的感情被于老师的范读唤醒,深深地打动学生的正是于老师在朗读中再现了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或低沉,或内疚的语调,让母亲对子女的爱展现地淋漓尽致,当然儿子对母亲深刻的感恩之情也是浓墨重彩地呈现在听者眼前,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深情范读产生共鸣。这样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是充满情感,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于老师用课堂实践证明了语文教学的“亮点”表现在朗读上。
(三)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涉及到朗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比如说语调、停顿、重读等,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抓住长句、重点语句以及难读的句子进行重点教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低,领悟能力比较局限,如果教师一昧地采取说教的方式进行技巧训练,那么说教会显得比较单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同时乏味的说教更是让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忽视课堂教学。如果配合着技巧讲解,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则会带来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的示范朗读,既在传授书本知识,也能够在一般讲解中一边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
(四)教师的范读,较多媒体更有亲和力、感染力
学生模仿学习电教媒体高水平的朗读是有利于学生提升朗读水平的,但朗读者都是表达有专长的人,小学生难以望其项背。相比较之下,教师的示范朗读更加地具有可模仿性和可操作性,贴近学生实际,关键在于学生不仅可以观察老师的表情,还能倾听老师的语调和语气,进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也能被学生轻松掌握。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老师被学生爱戴,结合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那么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呈现精彩的示范朗读,学生就会更加喜爱老师。因为学生喜欢老师,那么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被调动,教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情,甚至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停顿、留给孩子“回味”的时间,这也是多媒体不能达到的效果。
教学反思的教案语文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思品目标
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及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知道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怎样毁灭了圆明园。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先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查阅资料:
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圆明园图片)同学们,你们熟悉这幅图吗?(板书:圆明园)圆明园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资料谈,板书:的毁灭)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150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的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今天,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重温《圆明园的毁灭》这段历史。
观察课题,这两个“圆”和“园”的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二、检查字词
1.出示疑难生字:毁 剔 瑰 烬
读准字音: 瑰 剔。
2.出示形近字,理解字义,然后组词。
剔踢 煌蝗 烬尽 你用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考考同桌。
3.词语理解
(1)出示: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举世闻名 不可估量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流连其间 奇珍异宝 烟云笼罩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化为灰烬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谁读给大家听?
(2)重点词语理解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3)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环绕(围绕)宏伟(雄伟)
估量(估计)奉命(遵命) 任意(随意) 珍贵(宝贵)
反义词:损失(收获)破坏(建设)
销毁(保存)精华(糟粕)
三、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想想课文分几部分?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什么?“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齐读第一段,为什么用感叹号?怎么读?
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相信大家通过下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找到答案。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1题。
第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损失不可估量)
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圆明园今日场景的配乐录像)
看着这些断壁残垣大家有什么感受?谈一谈。(3—5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昔日这座举世闻名、辉煌无比的皇家园林,去倾听它的诉说。
二、研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看看历经劫难的圆明园向我们诉说了什么?听了它的诉说,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请大家边读边画下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做一些批注。(学生自学,教师深入其间,观察、询问、倾听、启发。)
(在学生认真自学之后,指几名学生说一说。然后,抓住圆明园“诉说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一)昔日辉煌
1.学习2自然段。
指名朗读,请同学们画出圆明园由哪几部分组成?
出示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众星拱月”的各种园子。
指名读,指导朗读,想象圆明园的规模宏大。
出示:圆明三园全景图
请看,这就是昔日规模宏大、布局精妙的圆明三园。
出示文字补充材料,说明它的建筑总面积和水域面积。
师范读2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圆明园的规模宏大、布局精妙。
生练读,注意体会。指名读。
2.学习3自然段。
轻声读课文,圆明园规模宏大,圆明园的里面又是什么样子呢?(圆明园内的建筑、景观丰富多彩)
默读思考:圆明园内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主要有什么特点?批注在旁边。
同学交流。指名汇报:规模不同 象征不同 创意不同 风格不同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读出来。
指名读相关句子。
随机出示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象征着……也有象征着……。园中许多景物都是……还有……。园中不仅有……还有……
指导朗读,完整地体会圆明园中建筑宏伟繁多,风格特点各异,建筑艺术登峰造极。
师引读(红字)。(启发学生领悟这个自然段先具体后总结、先描写后议论抒情的表达顺序。)
3.学习4自然段。
出示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过渡句。说明4自然段要写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都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一读,画下来。
出示
有上自……下至……还有……。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指名读,齐读。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
指导朗读,体会圆明园中历史文物众多且渐渐珍贵无比、价值连城。
为什么课文结尾将圆明园概括为“园里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全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辉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把这种自豪骄傲读出来,把这种对祖国的热爱读出来!练习读。
指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3、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领悟这三个自然段从不同方面记叙的顺序。
(二)惨遭毁灭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宏伟、收藏着无数珍贵历史文物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1.学习5自然段。
出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自由读,谈谈感受。
再读,体会带点字的意思。从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默读5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然后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准备交流。
(“掠”、“毁”、“烧”。“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样就怎样。“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很快化为灰烬。)
外国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搬运的又是些什么,任意破坏的是什么,毁掉的又是什么?找出相关内容交流汇报。
(这一设计仍然以读为主,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情感由刚才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热爱过渡到对侵略者的痛恨上来。)
2.同学们,我们不愿看不忍看又不能不看,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吧!
播放电影中英法联军抢掠、焚烧圆明园时的一段录像。
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师介绍补充资料《圆明园之火》)同学们,我们的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强盗烧毁了。
指导朗读,深刻体会侵略者的野蛮、贪婪、暴戾恣睢和中国人的愤恨、痛惜与无奈。
3. 在1860年中国的土地上,侵略者为什么竟敢如此胡作非为,为什么中国军队不进行抵抗?为什么侵略者敢于销毁罪证?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小结: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清军守军望风而逃,留守者自杀,留居者避匿……致使圆明园的毁灭,造成了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深刻地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激起小学生不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
4.将1、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领悟课文首尾照应的关系。
(三)问题探究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应重在写“毁灭”,为什么却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默读课文,边读边揣摩作者布局谋篇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运用对比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文本从课题看,应重在写“毁灭”,但实际上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从而使毁灭更让人触目惊心,让人无限惋惜,这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三、真情表达
出示圆明园的废墟图:现在你站在这片废墟前,你心中想的是什么?有人要重建圆明园,你有什么看法?
(在这两个问题的争论中,让孩子们真正的去关爱我们的祖国,达到真正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目的。)
1.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内心都无法平静,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想,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吧!
2.指名读自己所写内容,生欣赏、评价。
3.教师小结,升华情感: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但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四、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教研课《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在读中思考、想象。
因为当年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在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时,我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圆明园,并思考课后练习题。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章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当学生逐渐梳理出文章层次与想象空间后,再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宏伟与丰富的建筑,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学习有关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读与看,充分的酝酿后使学生完全地领悟了为什么老师说,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绍说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
学习完第5自然段后,学生纷纷表示对英法联军的愤怒恨,与对当时国力软弱乏力的痛心。接着,我设计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告诉学生们回首历史,让人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还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导学生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对着课件显示的总结语起誓: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结合结合教研课题,学运用。我们在设计上加入了小练笔:学习了课文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想,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
具体过程:
指导:
1 审题:一点 片段即可
2 选材:让我们回顾全文,想一想可以从哪些点选择抒发感受的内容呢?(辉煌、毁灭、强国……)
3 说一说(同学之间交流做些提示)
例:看了……我想了很多,但让我最深的就是……(辉煌谈自豪、毁灭惋惜及对侵略者的憎恨、强国谈决心)
4、写(机动)
经过细致的指导,学生写的很快,大部分同学写的还是比较好的。
当然,整个过程还是有些问题如第3自然段的处理,应该再分出写层次来指导就更好了。
教学反思的教案语文篇5
?龙卷风》是一篇介绍奇特自然现象的说明文,本课教学以“体会龙卷风特异的形态和狂暴威猛的气势,感受那令人谈虎色变的恐怖”来贯穿全文的讲解,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课堂气氛活跃。对于龙卷风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是生活在我们地区的人很少感受到的,缺乏类似的生活经验,因此对龙卷风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少的,课前,我为学生提供了有关龙卷风的视频资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龙卷风的感性认识。课上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学生大都能抓住文中描写陆龙卷和海龙卷形态特异、狂暴威猛的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谈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学生对龙卷风特异的形态和狂暴威猛的气势产生了深刻的体验,朗读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已初具模式,所以本节课并未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方面过多指导,只是把它作为对整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总结,学生当堂思维梳理,准备绘制。经过课下检查思维导图,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思路清晰,有条有理。
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虽然引导学生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但没能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挖掘。比如写陆龙卷肆虐后大地的“面目全非”,如果再进一步追问,引导深入理解,效果会更好。
2、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临近结束部分环节不够紧凑,以致学生没有了课上画思维导图的时间,还稍有拖堂。今后还要在时间把握上多加注意。
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应该深钻教材,认真研读文本,根据文体的特征上出课的味道来,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抓住主要的词句,采取不同的策略,多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产生深刻地体验。总之让语文教学走向体验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