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风》教案7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掌握课堂节奏预先撰写的文字载体,要想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我们需要让同学们爱上课堂,这依赖于教案的写作,以下是加分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中班《风》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中班《风》教案篇1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提问。
1、初步培养幼儿对自然界风的感知。
1、了解风的知识和风的用途,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幼儿的求知欲望、利用观察、感知、讨论等形式了解风的知识。
活动内容:
谁吹动了小鱼?
活动准备:
1、窗帘挂饰“小鱼”。
2、气球、纸球、纸条、沙包、风车等。
3、选一个有3级左右风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每组桌上有气球、纸球等。
教师:桌子上有什么呀?
幼儿:纷纷举起桌上的玩具并回答提问。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不用手,你能让这些玩具动一动吗?
幼儿:有的把手背后,有的把手放在桌下。田蕊用力吹,许多幼儿也在吹,掉在地上捡起来继续吹。于宁拿着纸板在扇纸条……
教师:你们是怎么让玩具动起来的?
幼儿:我用嘴吹、老师我用纸板当扇子吹(扇)动的、老师可是怎么使劲也吹不动沙包!老师那是因为沙包太沉了、老师这个风车就吹不动……
老师:我们到外面玩风车和这些玩具好吗?
幼儿:太好了。有的拿风车有的拿纸条和气球等。
二、户外活动。
三、户外活动后。
教师:小朋友们,讲一讲你们在外面玩什么游戏了?
幼儿:老师我玩风车了,我一跑它就转,老师我玩气球了,风刮的气球乱跑,我都追不上了,老师我们玩追尾巴游戏了。
教师:为什么不玩揪尾巴却玩追尾巴游戏呢?
幼儿:因为尾巴掉了,被风刮跑了,我们就追尾巴。
教师:(指着被风吹动的窗帘挂饰)那天嘉宁问我:“为什么没有人吹,‘小鱼’也会动呀”你们说为什么?
幼儿:因为是风吹的!因为“小鱼”很轻。
教师:王雨你的风车转了吗?
王雨:转了!我跑的时候它转的可快了。
教师:为什么小雨的风车吹不动,在外面一跑就转了呢?
幼儿:因为风的劲儿可大了,妈妈骑车带着我,一刮风就骑不动了。
教师:你们知道风有什么用吗?
幼儿:老师,刮风可害怕了,能把树刮倒。老师,刮风走不动路。
教师: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看书,上网查一查,了解一些风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幼儿:好!
活动自评:
1、本次活动是由一名幼儿的提问“是谁吹动了小鱼”而生成的。教师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利用观察、感知、讨论等形式,使幼儿在主动的学习气氛中了解风的知识。
2、本次活动以启发、引导、鼓励的原则,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玩教具和宽松的学习空间,教师的提问具有启发性,使幼儿积极思考,让幼儿在实践、讨论中知道风的存在。
3、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他们还不了解风的用途。教师为了拓宽掌握知识的渠道,让幼儿和家长一起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了解风的知识,促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向更深的层面延伸。
幼儿园中班《风》教案篇2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受风并让幼儿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2、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对风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难点:风可能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预防风灾的办法
活动准备
扇子纸板彩条有关风的图片(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闭眼教师用扇子在每个小朋友脸前扇一扇,使幼儿感知风的存在。教师拿出彩条让幼儿吹一吹,扇一扇,跑一跑
(二)、基本环节
1、通过提问让幼儿说出风的特征
2、引发幼儿讨论风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实实在在崔在着,它是通过周围空气流动形成的,只有你周围有空气就会有风产生
3、教师通过扇子,纸板,彩条让幼儿亲自动手轻轻的扇和用力扇,感受风的大小和速度,让幼儿说出风速大力量也大
解风能为人类做哪些贡献热气球飞上天、凉爽、衣服晾干、树叶摆动、放风筝、种子的传播等等让幼儿了解风对人类的害处
发大水、沙尘暴、把房子吹倒、泥石流,打翻渔船等等
4、风有时为人们做好事,有时做坏事,不过人们的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种树建防风林、提前预报减少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三)、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你们了解风了吗?在知道了它的好处与坏处后,你们愿意和风成为好朋友吗?(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大,不但认识了风,知道他有大小、有方向,还学会怎样制造风,请你们回家再找一找资料,想一想,怎样才能将这些有害的风变成对我们有用的风,看看是不是又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四)、延伸环节
今天我们知道了风给我们带来好处,也能给我们带来坏处。风还会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现在在没张桌子上都有一个风车和一小筐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认为可以用的材料,让风车转起来。
幼儿园中班《风》教案篇3活动目标:
1、了解风的形成以及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用各种材料制造风,并用流畅的语言讲述实验过程;
3、有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的学习精神。
活动重难点:
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风,并用流畅的语言讲述实验过程;
活动准备:
PPT、扇子、气球、风车、吹泡泡玩具、小风筝、乒乓球、扑克牌、碎纸片、纸船、水、容器、书、羽毛、树叶、塑料袋、衣服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了解风的形成;
1、播放声音,幼儿猜测。
2、师幼讨论:哪里可以吹到风?被风吹到是什么样的感觉?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现在就能吹到风呢?
3、师:用嘴巴吹一口气,试试看你可以抓到它吗?
二、基本部分,用材料制造风;
1、师幼共同讨论,怎样制造风;
师:除了用嘴巴吹、用胳膊扇还有什么方法能制造出风呢?一起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制造风吧!
2、幼儿尝试自己制造风;
奔跑产生风、挥动双手产生风、用扇子扇一扇产生风等。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
师:你是怎么制造风的?用了什么材料?
三、结束部分
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师:风除了可以和我们玩游戏之外,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四、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制作风车,感知风的方向。
《风的奥秘》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幼儿进行互相交流。幼儿用自己的操作经验向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和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通过交流,幼儿不仅向别人介绍了自己的制作风的方法,还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幼儿园中班《风》教案篇4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2、让幼儿具体感知风,并让他们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察风给外界带来的变化,如:红旗、水、头发等的变化。
2、一把扇子,每人一个气球,碎纸屑许多,小风车每人一个。
3、有关风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这几天老师让小朋友观察了树枝摇动,红旗飘,水面起波纹,你们知道是谁引起的吗?
2、让幼儿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
(1)教师引导幼儿玩气球,通过玩气球亲自感受空气流动形成风。
(2)幼儿自己动手做小实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扇动空气,使空气流动形成风。
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哪里有空气流动,哪里就有风。
3、了解风的特性。
(1)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当小扇子,扇动空气,说出扇的快脸上有什么感觉,扇的慢脸上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扇的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扇的慢,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
(2)老师给小朋友扇扇子,请小朋友试一试能不能抓住风?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风?
小结:风看不见,抓不着,只能感觉到。
4、玩纸屑。
(1)分给幼儿每人一小堆纸屑,让他们想办法玩纸屑,看谁最聪明,想的玩法多。
(2)讨论:玩完后让幼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产生风使小纸屑动的。
5、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
幼儿讨论,教师讲解。
(1)(看课件)风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
风吹干了妈妈洗的衣服;
使人凉快;
让风筝飞上天;
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可是有的风却做了许多坏事。
它把房子推倒了;
把树木刮断了;
打翻了鱼船……样的风很可恨。
小结:现在的人们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人们建起了防风林,把风挡住,还提前预报风,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6、玩“风车转转转”游戏。
幼儿每人一个风车,想办法让风车转起来。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演示讲解后,幼儿自由玩风车。
带幼儿到户外玩风车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风》教案篇5活动目标:
1.促进幼儿对“风”的认知。
2.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3.促进幼儿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发展。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准备:
A4纸若干、律动和游戏音乐、放松音乐各一段。
活动过程:
1、 热身操
幼儿在教师的示范下,一起做律动操进入活动室。
2、看图片引入主题
看各种天气引出风的主题。
3、主题游戏:一起郊游放风筝
故事引导:今天,老师要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放风筝!请动动小脑筋,看谁的风筝飞的好!
游戏方式: 每个小朋友手持一张A4纸并高举过头顶,手只能轻轻举着,不能用力抓牢行进中,要随着风力的变化调整纸张;行进奔跑中,感知风筝在风中的飞行。
4、变化游戏:会飞的A4纸
故事引导:这是一张普通的A4纸,请小朋友思考,怎样借助身体部位,使纸张在空中不掉落呢?
游戏方式:用身体各部位与纸张接触,在奔跑中寻找风的力量。
注意: 奔跑的速度越快,纸张在风中与身体部位的接触更紧密;注意提示安全。
5、合作性游戏:黏黏乐
故事引导:刚才是单人身体部位与纸张的接触,现在与小伙伴一组,用身体不同的部位夹住纸张行进,从而感受风的力量吧!
游戏方式:两个小朋友尝试用身体不同的部位夹住纸张,在奔跑中寻找运送纸张的巧妙方法
注意: 两位小朋友注意动作一致,以免发生意外;在游戏过程中保持纸张的平整。
6、升华游戏:保卫风筝
故事引导:魔王在睡觉,听见我们小朋友玩风筝玩的很开心,吵到了魔王休息,决定抢夺我们小朋友的风筝,不让我们玩,所以当听见“魔王来了”的时候,我们要把风筝藏起来。
游戏方式:每个小朋友手拿A4纸自由的玩耍时,听见“魔王来了”要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把A4纸压在地上。
注意: 在下压A4纸时,可能发生危险的身体部位如头、膝盖等,需要提前提醒幼儿注意,以免发生意外;避免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因奔跑而发生的撞击
7、 教师参与
组织小朋友将手中A4纸揉成团变成“炸弹”反击,“炸弹”丢魔王。
教师充当魔王角色。
8、放松:
组织小朋友揉揉胳膊,揉揉腿,相互之间捶捶背。
教学反思:
本次的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可以最大限度地迁移幼儿已有的经验,大大地促进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活动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孩子们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气氛轻松活跃,玩得尽兴尽情,童真童趣尽显其中,真正体现了老师的快乐教学与幼儿的快乐学习。
幼儿园中班《风》教案篇6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风的成因,掌握风的特征。
2、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4、了解风的用途与危害。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风,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重点:让幼儿掌握风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人类的益害。
难点:了解风的成因。
活动准备:
1、课前让幼儿认识空气。
2、各种能产生风的东西(如:气球、扇子、吸管、塑料袋、小伞、硬纸壳等)。
3、自制小风车、自制风铃、橡皮泥、折纸帆船、台扇、欢快的音乐。
4、自制有关风的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幼儿在室外随着欢快的音乐自由玩风车、风铃(引起兴趣),并亲身体验风给人的感觉,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皮肤能感觉到。回室内随音乐自由玩风车,教师在幼儿玩风车的过程中随机提问:你的风车是怎样转起来的?为什么跑起来风车就转了?为什么跑起来就有风呢?风是怎样形成的?
二、探索风的秘密
(一)了解风的形成
1、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了解风的成因
小朋友的风车在院子里都能转起来,咱们回到教室看看风车还能转起来吗?回教室让幼儿把风车固定在橡皮泥上,引导幼儿想办法(用嘴吹或用桌子上的东西:气球吸管扇子等)使风车转起来,幼儿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各自进行操作,幼儿操作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利用人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这一知识经验,引导幼儿说出空气流动就能产生风。
2、看录像《风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自然界中风形成的原因。
刚才小朋友用扇子煽动周围的空气,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了风,那么天空中刮风是有人在煽扇子吗?(放录像,幼儿看完后自由发言)
小结:空气有冷的,有热的,热的空气轻,往上跑,冷的空气马上跑过来补充,这样自然界中的空气自然流动就形成了风。
(二)了解风的特点
1、让幼儿快速煽扇子,慢速煽扇子,说出自己的感觉,把电扇开大、开小,让幼儿观察不同风速下风车转动的快慢。
小结: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风是看不见,抓不着的,但能感觉到。
2、让幼儿利用已知经验说出风的种类:顶风、顺风、南风、北风、龙卷风 、西南风、东北风、飓风、台风等。
三、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
1、先让幼儿讨论风与人类的关系,说一说风的用途与危害,再播放录像片。
小结:天气热时,微风吹来,我们会感到很舒服,风会帮助我们把湿衣服吹干,风能吹动帆船,风能传播花粉,风还能发电等。
台风会吹翻海上的船只,吹倒陆地上的庄稼、大树和房屋。龙卷风会卷走人畜。
2、提问幼儿喜欢什么样的风?
3.让幼儿想一想怎样利用风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怎样减少风灾?并教给幼儿大风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水中玩小帆船,并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小帆船飘动起来。
活动反思: 在活动准备中,我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和观看的视频,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一直很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在活动的延伸过程中,幼儿在水中玩小帆船,并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小帆船飘动起来,这一环节效果不是太理想,幼儿太多,装水的器具空间太小,这也是条件所限制的,我以后要给幼儿提供更大更合适的空间。
幼儿园中班《风》教案篇7活动目标:
1.感受两段不同速度的音乐。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风吹过时出现的情景。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CD《风在哪里》,课件《风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听辨曲式:
1.听音乐《去郊游》入场。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2.PPT播放:起风了,树叶往下落。
师:"咦,树叶怎么会落下来?"(幼儿:风来了)
3.引导幼儿说说风在哪里。
师:"你们见过风吗?见过什么样的风?"
4.幼儿观看课件,观察生活中的风。
师:"你们看见风来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小结:"轻轻的风来了,树枝摆呀摆,花儿摇呀摇,蒲公英飘呀飘,风帆鼓呀鼓。急急的风来了,彩旗甩呀甩,树叶转呀转,红旗抖呀抖,衣服飞呀飞。"
二、旋律感应: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感受旋律,体验AB式的两段不同感受的音乐。
师:"风有时是轻轻地来,有时却急急地来,闭上眼睛请仔细听听,风什么时候在轻轻地走,什么时候在急急地跑?"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慢节奏的旋律。
师:"你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里风什么时候轻轻地来了?"
3.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慢节奏的旋律。
师:"你听到了吗?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也来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吧。"
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快节奏的旋律。
师:"这部分音乐中,风的脚步声和刚才的感觉不一样了吧?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幼儿讲述)"我们再来听听,看看,感受一下大风的到来吧。"
5.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表现快节奏的旋律。
师:"大风的到来是什么样的?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表现一下大风的到来吧。"
三、肢体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风到来时的景物。
师:"风来了,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我们也来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每个人想想从现在开始你变成了什么?等风来了,你就随着风动起来,听着音乐开始好吗?"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舞动。
3.教师再次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动作情节。
教师小结:"原来可以一个人表现风来了,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来表示,想不想再和风一起捉迷藏?我们听着音乐和风一起玩玩。注意听辨不同的脚步声。"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和风玩了好长时间的游戏也累了,我们回家吧。"在《去郊游》的音乐中结束。
活动反思:
《风在哪里》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速度,并用"优美、舒缓、柔和"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一段音乐的感受,从而得出第一段音乐是"风轻轻地来",而用"急、快、猛"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二段音乐的感受,得出第二段音乐是"风急急地来",说明了幼儿对音乐有一定的听赏能力。在用肢体动作表现风时,幼儿能用手摆动,身体扭动、转圈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并且也能通过动作的轻柔与有力来表现两种不同的风。在把自己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时,幼儿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变出各种不同的东西,如:小花、小草、大树等等。在与同伴合作表现风中的东西时,幼儿兴致极高,通过与同伴商量摆出各种造型,与两种不同的风做游戏。整个活动中,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勇敢地表现自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