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花大班教案7篇

时间:2024-05-22 17:45:47 分类:教学工作

通过一份教案,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和交流,共同促进学习进步,教案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有助于教师合理分配时间和控制教学进度,加分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花大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花大班教案7篇

认识花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3、对看月历和阅读活动有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2、xxxx年的挂历。

星期一~星期日的字卡共7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通过提问引出星期。

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星期几?(幼儿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2、教师出示挂历(本年本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挂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今年的挂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这是几月份的挂历?

(3)认识星期。认读汉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教师用红笔圈起来。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5)请幼儿圈出今天的日期,再说说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3)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老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抽掉一张,让幼儿猜一猜星期几不见了?)

4、让幼儿观察台历,通过观察进一步巩固对星期的认识。

(1)观察自己带来的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2)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是星期几?

(3)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让幼儿圈出日期,再告诉大家。如:第一个星期三是几号?第三个星期五是几号?

(4)一年有几个月?请幼儿翻翻数数再告诉大家。

二、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2、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将同类实物圈在一起,在写上相应的数字。

三、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作,多练习,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认识花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1)星期妈妈一共有几个孩子?

(2)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3)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顺序。)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二、今天星期妈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星期宝宝们的值班表,我们一起来看看。

(1)老师出示挂历,引导幼儿观察。

(2)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3)那么星期宝宝就是看着最上面的星期来值班的,我们来看一看12月份,它们分别能值几次班。

(4)带幼儿观察挂历,说一说12月共有几个星期。

三、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

四、游戏:我是星期几请3-5名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什么颜色的星期几。

五、游戏:颜色星期排排队。

六、游戏:手拉手转个圈

七、活动评价,结束活动今天,我们知道了星期宝宝们是怎样轮流值班的,也知道他们是有顺序性和周期性的,相信小朋友以后也知道按照星期去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大家的生活才会井井有条。

活动反思: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作,多练习,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认识花大班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小朋友好动和喜欢表达、好奇心很强、喜欢动手操作的课,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课程,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2、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能正确认识整时和半时。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整时

难点:认识半时

活动准备

小闹钟、幼儿用的时钟模型6个、大的挂钟(去掉钟面和秒针)、标有1、2、3……时间的手绘时钟

活动过程

上课了,这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原来是邮递员送来了小咕咚送给小朋友的小礼物。(教师手拿礼物问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呢?请一个小朋友把礼物放到耳朵边听一听,然后让幼儿模仿听到的声音让小朋友猜是什么东西。——回答是闹钟)。闹钟是来干什么的?幼儿回答看时间、提醒我们该干什么了。

对了,小朋友说得很棒,那你们想不想学习怎么来认识时间呢?——想

教师将大挂钟挂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钟面,然后请幼儿回答他们看见什么?

幼儿争先恐后的回答:有两根小棒、有些小点、小棒一个长一个短……

教师总结:两根小棒分别叫分针和时针,分针长而细时针短而粗,钟面上还有12个小点,把钟面分成12个小格。

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用呢?

请小朋友分组讨论,然后请幼儿回答

教师在挂钟上拔动分针跑一圈,让幼儿观察时针。教师反复操作几次,让幼儿能慢慢体会。

请小朋友回答他们看见了什么。

教师总结:时钟跳动一格表示过了一个小时,分针跳动一个表示跳动5分钟。分针跑一圈时钟跳动一格。

教师将标有1、2、3……时间的手绘时钟挂在黑板上,讲解时针指到那里是几点。反复教幼儿认读,请小朋友认读。

收回手绘时钟,利用挂钟让幼儿认读整时。

请幼儿利用每个小组分得的时钟模型一个小朋友拔时间,其余小朋友认读。

幼儿掌握了后,开始讲解半时的认读。

将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点。拔分针到钟面的一半(即刻度6),让幼儿观察时针的变化。

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当分针走到钟面的一半,时针也将走的两个点的中间。比如1点半分针指到6,时针走到12和1之间。多举几个例子让幼儿体会。

教师随意拔一个时间(如2:30、3:30、5:30……),请幼儿认读。

教师报一个时间,幼儿动手在时钟上拔时间,教师巡察。对每组的情况有个了解,再针对此练习。

我们会认时间了,那知道了时间有什么用呢。(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时间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那下面我们来学时间操好不好?(双手模仿时针和分针)

小朋友起立,伸出双手。

教师说:早上7点了(左手正向上代表分针,右手在大概7点的位置代表时针),小朋友该起床了。

早上7点半了(左手指向6点的位置,右手指向大概7点和8点之间的位置),小朋友该吃早餐了。

早上8点了,小朋友该上学了

早上8点半了,小朋友该做早操了。(除了模仿时钟外,还要有做操的动作,伸伸腿、伸伸腰)

晚上8点了,小星睡着了、小猫咪睡着了、小朋友也该睡觉了。(睡觉的动作)(此灵感来自于智慧树中的时间操)提高幼儿学习时间的兴趣和认识时间对人的规范作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

时间到了10点30了(做完操后,教师看看时间说),我们的这节课也该结束了。小朋友再见。老师再见!(课后在户外游戏的时候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教师扮演老狼,有意识的模仿时钟报时,然后分组玩这个游戏,请幼儿来扮演老狼,将课堂中所学应用到游戏中,在游戏的同时加深幼儿对时间的认识。)

教学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注意了幼儿的发展水平,本节课即有教师的讲解也的操作。更注重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动手探究的欲望,也让他们从中获得了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兴志很高,给了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允许他们出错,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本节课基本上做到了幼儿为主导,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获得了成功感。在教学过程师幼儿的互动做得很好,幼儿的参与感获得了满足。

由于本节课属于幼儿自己的时间较多,幼儿的自律性不是很高,有的孩子活泼得有点过头了,导致整堂课看起来纪律不是很好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做得更好。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想需要的是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找幼儿的兴奋点,提起他们的注意。

利用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喜欢表扬,在课堂上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小的粘贴或小红旗。分组比赛,在黑板上画一个台子,那个小组得到表扬就前进一格,看谁先到达顶点,这样即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又达到的教师的教学目的。

在课堂上多准备一些时间模型,让每个幼儿人手一个(利用幼儿美术用书上的《制作时钟》在课前让幼儿自己动手做一个时钟)这样就让他们更多的参与进这课节。让每一个幼儿有事可做,那么这节课的课堂组织纪律将不用教师操心了。

认识花大班教案篇4

设计背景

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时间,平时活动时总会有几个孩子凑在钟表前议论纷纷‘这个针跑的快,这个针跑的慢’‘有的长有的短’,我发现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兴趣,为帮助孩子们解决疑惑,结合本班孩子的认知情况,我设计了本节课——认识整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看整点

难点:会在钟面上拨整点

活动准备

圆形时钟一个、1—12整点卡片、实物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互相问候。请幼儿猜谜语:“这是一首谜语歌,大家猜猜是什么?”

一张大圆脸,没退也没嘴。

没退会走路,没嘴能报时。 (谜底: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圆形时钟,请幼儿观察钟面,了解钟的表面结构。

2.认识分针和时针,探索分针和时针的运动关系。

教师慢慢拨钟,引导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动。让幼儿说出: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

3.通过拨钟,引导幼儿认识整点钟。教师将分针和时针都拨到“12”上,然后调节钟背面的调时钮,使分针转一圈后正指向数字“12”,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反复拨几次,让幼儿明白分针每走一圈,时针就走一个数字,经过了一小时。

4.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实物钟面。请幼儿轮流拨钟,观察并讨论分针和时针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只要分针正指“12”,时针就正指某一个数字。

教师小结:分针正指“12”,时针指数字几,就是几点整。出示写有整点钟的卡片,与幼儿一起拨整点钟。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说:“1点整、2点整、3点整……”直到两针在“12”上重合(即12点整)。

5.游戏活动: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手拿1—12点钟的钟面卡片12张,走在前面扮老狼。幼儿跟在“老狼”后面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举起1点钟的卡片并回答:“1点钟。”幼儿继续问“老狼”,当“老狼”回答“天黑了”时,其他幼儿必须快速回到座位上安静下来。最后一个回到座位上的幼儿就被“老狼”吃掉,游戏反复进行。

三、结束部分

师幼同唱“钟之歌”

四、延伸部分

引导幼儿把一日生活环节与时间对应起来,如早餐时说“现在8点钟,我们吃早餐吧” ,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

活动反思:

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去认识时间。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并讨论时针和分针的变化,使幼儿清楚的知道了只要分针正指“12”,时针就正指某一个点。教具学具准备充分,钟面和实物闹钟达到人手一份,为幼儿创造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在活动中,少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倾听能力还有待加强。另外教师的语言还要儿童化。

认识花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ppt(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空白的钟面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二、观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课件操作)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这是几点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课件演示,让幼儿观察三只钟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通过明明愉快的一天来理解钟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延伸活动

1、认识半点

2、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

活动反思:

?指南》明确提到:我们要观察孩子的需要,解读幼儿,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我们关注的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做事拖拉,时间观念淡薄,同时,我们与家长沟通中也发现这些问题,我想这也是城里和乡下孩子共性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幼儿的.时间和责任意识,我选择了这个活动下乡。

我发现《指南》在各领域的教育建议中,都非常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生活的同时实现学习和发展,本次活动除了对时钟结构及运转规律的充分感知后,我更注重目标2的制定与落实。

通过《指南》的学习,在准备过程中也有很大的改变,以往我们一般通过集中活动之后,再让幼儿在分区活动中继续玩、继续巩固。这种方式我们一线老师都会发现幼儿的兴趣不长久,甚至老师精心准备的材料得不到孩子们的喜欢。现在,我们是大胆在活动之前与幼儿一起收集自己的小闹钟并投放下去,这些形状各异又是自己喜欢和熟悉的闹钟能吸引幼儿充分去感知,自己去发现其中的特征或相互的关系,从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已收集到哪些有益的经验或需要,我们就有针对性帮助幼儿梳理,渐渐地幼儿就学会怎么去观察和怎么去解决问题,突出他们的主动性。活动课件的图片,采用他们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活动环节照片,这些是他们生活的再现,是他们熟悉的画面,所以,幼儿互动得非常好,能准确表述时间与生活环节之间的联系,。

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思路,我是先让幼儿充分观察和感知后,幼儿发现问题,然后我们老师帮助梳理的这么一个理念。在活动引入的设计,我注意到自然、有效的方式进行。以一种很自然的生活对话,引出时钟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抛给幼儿的是简单的“时钟有是什么用?”幼儿可能会出现一时的不解,引发不了幼儿的兴趣,换成通俗易懂的提问,不仅拉近了幼儿,也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他们就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不要老师过多的语言解释。

感性经验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幼儿有了这些感性的经验后,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游戏的方式认识时钟的结构和运转规律,如:找相同、比赛跑等等。紧紧抓住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联系时钟的整点,建立时间概念,突出活动的生活化,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促使幼儿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

对时钟结构的认识幼儿还很兴趣,如:在“找相同”的环节中,每个时钟的分针、时针、秒针的运转规律是一样的等等,还需要他们继续观察、发现。时间的概念会在幼儿的不断操作和生活体验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儿通过这些活动能学会看点钟做事情,做到上学不迟到,做事不拖拉,做一个守时好孩子。

认识花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搜集各种挂历、台历、日历、年历卡等布置在教室中。

2、幼儿每人一个年历卡片、每组一个台历。

3、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

活动过程:

一、观察日历,探索日立的功用。

1、猜谜语,引出日历。

可提问幼儿:你是怎么才出来的?

2、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日历。

请幼儿说说:你还见过那哪些不同的日历。

小结:每页显示一日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周的叫周历,每页显示一月的叫月历,每页显示一年的'叫年历。日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台历、年历卡等,现在又有了电子日历。

3、出示年历卡,了解年、月、季节的关系。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三个月是一个季节,共有四个季节。

4、学习查看日历。直到今天是几月几日,能在年历中找到当月,在月历中找到今天的日期,找到今天是星期几。

二、尝试使用年历卡,丰富生活经验。

1、找出自己和亲人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录,说一说自己和亲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年历卡上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

2、分别在年历卡上找出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的具体位置,并抢答是星期几,答对者可给与奖励小粘贴。

三、让幼儿知道时间过去不会再来,懂得珍惜时间。

提问交流:当天是星期几?明天又是几月几日?知道新的一天会代替过去的一天,新的一年会代替过去的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会再回来,我们应该过好每一天。

活动延伸:

请幼儿打开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制作本月的月历。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认识花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麦的特征及用途。

2.知道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3.教育幼儿爱惜每粒粮食。

活动准备

1.图片:小麦

2.ppt课件:吃的面食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麦

教师: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农作物是什么吗?你们见过小麦吗?在哪儿见的?

二、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

知道小麦生长在土地里。

小麦的茎叫麦秸,空心、有节、光滑,麦叶狭长。

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象针一样的麦芒,麦穗上的麦粒整齐地排列着。

小麦未成熟时呈绿色,初夏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三、小麦可以怎么吃

1.你吃过小麦吗?

(可以让吃过熟麦穗的幼儿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2.小麦还可以怎么吃

ppt课件:好吃的面食

让幼儿知道麦粒磨成面粉可以做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油条、面包等等。

四、麦秸有什么用

通过图片让幼儿知道麦秸可用来烧饭、烧水,也可用来盖房子、造纸,还可编各种用品,

如:草帽、扇子、凉席子、草包等等。

五、爱惜粮食

1.引导幼儿了解农民伯伯收割麦子的情景。

观察图片

农民伯伯收割麦子、捆麦子、搬麦子时汗水直淌,满脸是红的、衣服是湿湿的,非常辛苦。

2.让幼儿从中感受收割麦子是辛苦的,应当尊重农民伯伯的,要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伙房参观怎样制作面点。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幼儿记录卡(一)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

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记录卡(二)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实验观察 : 第四阶段】镜子分身术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 在哪儿看到的?

-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

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 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

-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5. 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jy46.com)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认识花大班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