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和角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

时间:2023-05-07 18:01:38 分类:教学工作

想要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突破,在教学任务结束后就一定要写好教学反思,如果不能认真对待教学反思的写作,那个人的教学能力是很难有所突破的,以下是加分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线和角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篇1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反思我的写字教学,有做得比较好的方面,也有很多今后需加强的方面。我是这样来教学生写字的:一、观察字形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我首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读准字音,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去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要写的字规范地写在黑板中。让学生认读后,指导其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构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导认识字形结构。二、示范演示。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我在黑板上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边演示边讲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三、训练。操作训练是写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写字课堂教学的重点。我示范演示之后,学生对字的字形、笔画、运笔、笔顺,从整体到部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开始写字。我首先指导学生的坐姿、握笔的姿势及方法,并时时提醒学生。对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随时纠正。然后让学生按描红——临摹——练写的步骤进行书写。学生书写时,我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后进生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写。发现有共性的问题,如笔画不到位,结构不合理,笔顺不正确,都要及时矫正,重新示范,纠错于初萌。

写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托尔斯泰也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写字教学中,尤其是在写字的起始阶段,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写字兴趣培养起来了,就能促进写字技能的提高;写字技能提高了,写字兴趣也就更浓厚。

我想今后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1、 经常讲一些古今著名书法家刻苦练习的小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2、随时展示或传阅学生写得好的习字本,给予表扬。

3、开展优秀作业展览,组织写字比赛等等。

二、渗透美育,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更美要努力指导学生把写字延伸为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学生对审美有了一定的认识,书写时就获得了求美的巨大内驱力,在求美中才能获得写好字的强大推动力,使整个书写过程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练一遍都能追求一个更高的标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写出正确、端正、整洁、具有一定美感的字。

三、加强写字的培优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一些写字比较差、起点比较低的学生抓得比较紧,却对优等生的指导有所忽略。今后要两头一起抓,特别是对一些写字悟性比较高的学生,重点指导,重点培养,使他们的写字技能能够更上一层楼。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篇2

这一课的内容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雨》表达的是对春天的喜爱,而《春晓》则侧重对春天易逝的惋惜之情。在备课的时候,我感受到无论是生字还是重点词的意思,第一首诗都比第二首难度大一些。因此将两首诗分两个课时分开教学,并相机完成《补充习题》中的相关题目,及时反馈。

?春雨》这首诗,学生在《古诗70首》里早就背过,重点是理解意思,我围绕“好雨”一词让学生探索:哪里体现出是“好雨”?学生首先找到的是“润物细无声”,说明对第一句还不太理解。我通过一组反映春旱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春雨及时的重要性,对第一句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最后让学生再读原题《春夜喜雨》,感受此处“喜”的意思,学生说出了代表高兴、喜爱。

上《春晓》的时候,正好顾校长来听推门课,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给我提出了不少问题,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整个课堂教学节奏比较紧凑,关注了重点词的理解,并让学生整体把握了全诗,与前一课的《春雨》从写作角度及情感体验方法进行了对比,体会了差异。还进行了拓展,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发言,用评价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不能只关注老师要把哪些知识教给学生。要帮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发展,以后到了中高年段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潜能。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春雨》、《春晓》)

这一课的两首古诗都是作者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一篇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雨》,另一首古诗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古诗词节奏鲜明,音律和谐,对于小学生来说,琅琅上口。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存在着理解和感悟的难题。虽然有的同学早就能够背诵下来,但他们理解诗意吗?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从学习《春晓》这首诗来说一说我的体会:

一、让学生自主地识字。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春晓》这二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春”要读翘舌音,不能念成平舌音。于是我又让学生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晓”,学生马上联系到我们班同学的名字来记住“晓”。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这首诗描写的季节?学生很快就明白诗名所包含的意思。这时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诗人到底想告诉我们有关春天的什么呢?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二、从生活情感中体会诗的情感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学生: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学生把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篇3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养羊人丢了羊,开始不在意,后来羊又丢了,最后补好羊圈不再丢羊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养了许多羊,丢羊后,不听邻居劝告。第2自然段写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他后悔不听邻居的话,立刻把养圈修好,从此再没有丢过羊。第三自然段写的是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是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课堂上多次出现难读的词句,并且注意了学习的层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我首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先让学生读词,然后再读句,最后再读全文。有了这个层次,学生在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文章题目为突破口,直奔重点。“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这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重视读的训练。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默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这节课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很多考虑,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不够灵活,学生所回答的结果出乎了老师的意料,直接说出了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就应该把羊圈修好。此时我表扬学生后又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走,不能表现出学生的回答好在哪里。如果此时让学生将老师的答案和学生的答案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会更容易加深学生对这个故事所说明道理的理解。再有,学完这个故事以后,如果让学生全文品读理解,会给学生一个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想渗透。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篇4

上课前,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学生读得都快会背了。因此,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了如指掌,提前让孩子把本节课的生字,多音字认识熟练。

本节课共分5个段落。在讲第一段时,我通过让孩子自由读、情景读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英子的残疾给他童年生活带来的不幸。如:抓住“默默地、早早地、她总是”这三句话,让学生谈感受。又通过介绍“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和图片,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英子的痛苦、悲伤难过、自卑等心理疾病。接着,我又让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英子变化的段落。学生很快找到了课文第4段,让学生自由读第4段,边读边想:英子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女孩?马上学生得出:自信、活泼的孩子。然后,我又抓住时机让学生想:是什么原因让英子有了这么多的变化?这时,让孩子分小组默读第2、3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再讲这一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当回演员,老师做导演。老师读句子,孩子们表演。从而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到是掌声改变了英子;是同学对英子的爱改变了她以前的生活。

本节课虽然较顺利地结束了,但我通过听后面的三篇课与自己的课作比较:我觉得课堂上仍有几点不足之处:一是再讲课文第2、3段时,我课下预设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明白课文只是通过英子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突出重点,应该让学生知道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用到这种写作方法。结果在讲课时忘记给学生点拨了。二是课文最后一段应该让学生明白:英子之所以写信不仅是因为感谢同学们的掌声,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这是英子对爱的回报。这一点我也忘记讲了。三是课前积累在讲课中应该适时贯穿文中。我只是让学生为了读背二读背。

可能,这节课还存在其他缺点,只是我没有感受到。请其他老师多多指点批评!谢谢!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篇5

今天我参加了我校的赛讲课,领导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议。

反馈如下:

1、教学设计环节繁琐,花样较多,花而不实;

2、没有必要讲授风的形成(风从哪里来)的概念;

3、学生作画时间不多,画面效果不完整;

4、学生没有必要去模拟感受风的存在。

5、语言表达欠缺。

领导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教学设计环节要安排合理。

2、在美术教学中,讲授时间要安排到(15)分钟以内,学生作画时间安排到20 分钟,评画和小结5分钟。

3、语言要精练。

我根据以上建议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有不对之处望多加谅解。

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其对象“风”是我们身边时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又摸不着,对它的表现只有从相关联的其它事物上得到体现。风的形状是看不见的,我们多次感受风来时的情景,才能进一步感受风的存在。怎样通过绘画形式表现风呢?这是教学解决的学习问题。

表现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线条,

第二种是事物发生变化,

第三种是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发生变化。

这是这节课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

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听风、分析风、绘风、评价风”为主线,从感官的直观感受到记忆想象的挖掘,最后得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从中体验风来了的场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风的感觉。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体现了新式课堂的特点。

总之,我按照大纲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搜集各种有关风的资料,让学生在我的课堂里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现风。让学生感受体会生活的美好,艺术来源于生活,去生活中寻找美。

课后我感到真的很迷茫。讲了十几年的美术课,一步一步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一次次的失败,换回来的是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就是这一次次的失败,让我的教学水平渐渐地提高上来。为什么这次赛讲,我连美术教学模式都不知道了?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中遇到了瓶颈。如今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晚上一直思索这个问题。

在我的教育理念里,美术教学模式我认为不能仅仅局限于绘画技能一个方面。针对以往美术学科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能技法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过分强调学生掌握技能的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的问题,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学生知识面达到一定高度,才能更准确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也许,我应该再进一步去探究新的美术教学模式,把陈旧的教育模式抛弃,学习新美术教学模式,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篇6

一学年即将结束,对教学中的感想进行反思,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回忆一年的教学情况,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情况

新教材与旧教材从内容、版面、插图等相比,均有较大的改变。旧教材注重知识的架构与系统性,但课后习题与高考严重脱节,所以另配省编练习册,做辅助教材使用。新教材在保持旧教材知识的架构上,突出当前科技的发展情况介绍,突出探究式教学过程,突出利用插图使学生形象的接受知识的目的等,尤其是课后习题的编排注重了梯度,基础题、中难题、稍难题及难题,做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做到了与高考内容的接轨。应该说是一本不错的教材。如果教学中完全贯彻新教材的意图,可以推测学生在学完这本教材后,学习能力会有较大程度提高。但教学过程中并不理想,因为课时不足,在完成教材的同时,又要完成省编练习(如不完成,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考试成绩),加上高二年的会考复习决定了新课必须提前完成,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只能注重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只可惜一本好的教材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看来在现行一切为了高考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是一句空话。

二、对学生的了解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骄傲、娇气并存,以自我为中心,虽然聪明、活泼,但生活上攀比严重,敢花钱,擦黑板也怕把衣服弄脏(不绝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怕学习,对学习无兴趣,迟到、旷课时有发生,和部分学生闲谈,发现他们对人生的理解是只要赚到钱,人生就成功。至于如何赚钱、钱的作用、如何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等一概不知、不想,更谈不上如何做好建设祖国的合格接班人。每想到此,真感到是教育、教学的悲哀,真为我们国家捏把汗,怕我们的祖国后继无人。

三、对教与学的两点看法

一套好的教材发挥不了好的作用,原因有以下两点:

1、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注重提高升学率的同时,淡化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淡化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即使有做这方面的工作,也是拘泥与形式,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短期的效应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动力,不能主动学习,不能刻苦学习,而长期的结果将是未来的青年自私、冷漠、贪婪、对社会没有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让教育教学回归理性,明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真正为我们改革开放事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针对我们的学生近几年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下降的情况,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不要总把升学率做为学校工作的首要目标,否则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而应该老老实实抓好学生的双基,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不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机器,而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和方法,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也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去了解一个人:少年闰土。了解一个人要和他交往,你准备怎么预习课文?

生1:读课文查不懂的词。

生2:难写的字抄一遍。

生3:回答课后问题。

……

师:看来预习习惯很重要,能把课文读下来吗?

生读课文。

师:多媒体出示:

字:

捏 缚 贼

词语:

胯下 颈上 允许 毡帽

句子:

1、他是能捕捉小鸟雀的。

2、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且很凶猛。

师:第2句用两个“──”分成了3部分,找三个同学来读读。

生读课文。

师:读通课文是第一步,读懂课文是第二步,通过自己学习能了解哪些情况说一说。

生:闰年生的,五行缺土,所以叫闰土。

生:知道闰土只有十一二岁。

生:闰土家境贫寒。

生:闰土知道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捕鸟,看跳鱼儿……

师:你看我们自学课文读课文可能只知道一点两点,但通过交流就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你们想不想深入理解课文?要想深入的了解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应该读哪部分呢?请你提一个建议。

生:因为课文说的是少年闰土,我想应该从闰土的样子和闰土做什么事读起。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既然同学们这样建议,我们就从学学闰土的样子和做什么事入手。请你大声读一读。

生读。

师: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读,你们一边听一边画,你们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闰土是个可爱的孩子。

生:比较淳朴的农村孩子。

师:怎么淳朴?

学生读:他头上戴一个…

生:我觉得他是个又瘦又高的孩子。

师:没有他的外貌啊?

生:看图感觉的。

生:他很害羞。

师: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请读一下。

生:从他见人很怕只是不怕我。

生:闰土是一个朴素的孩子。

生: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因为他有紫色的圆脸,黑黑的感觉,就觉得他很健康。

师:同学们通过读把外貌读出来了。下面我们来学学闰土讲了几件事。先自己读一读,读的时候还有任务呢,看看你们能不能按顺序理一理闰土心中都有哪些新鲜事?

学生自读。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按顺序理一理闰土心中都有哪些新鲜事?

生:第一件事是捕鸟,第二件事是捡贝壳,第三件事刺猹,第四件事是看跳鱼儿。

师:你的概括能力很好。你们归纳几件?

生:四件。

师:只有四件吗?欢迎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他有很多新鲜事,只是没有时间表达。

生: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说不完做也做不完的。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找出一个词无穷无尽。其他同学呢?

生:闰土是一个会发现的孩子,我们身边有很多稀奇事,在于你会不会发现。

生:闰土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因为在那里有些少爷每天被关在家里,没有到外界看到过跳鱼儿,刺过猹,所以我觉得他很快乐。

师:读了这么多无穷无尽的故事,你还想说些什么?

生: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生:闰土是一个既贫穷又不贫穷的孩子。他贫穷是因为他的家境的贫穷,他的不贫穷是他的知识丰富、见识广。

师:你通过对比说,说得真好。再来读一读第二段,看看对闰土有什么新的认识。读的时候注意用笔画出。

生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对闰土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他很能干。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生读: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只一拉既要讲求力度还要讲求时间。

师:从这你看出什么了。

生:看出闰土经验很丰富。

生:他很聪明,不会像我们城市里的人只会用手去捉鸟,他会用身边的资源去捉鸟。

生:闰土不仅能干还很有耐心。他会编竹篾。

生:闰土是个眼疾手快的孩子。因为鸟来了他就要很快地抓住。

生:我觉得闰土很聪明。

师:就这么一小段短短的文字,同学们能从其中读出这么多的东西来。下面还有三件事呢。我们来读读,边读边想边画。

学生自读。

师:时间关系,没写完的同学先不写了。谁来说说。

生:闰土知识丰富。

师:从哪看出来的。

生:从“夏天贝壳很多,紫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他对名字都了解。

生:他能用各种方法找到,说明他很聪明。

生:走近了,看出他非常善良。

……

师:我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还很渴望闰土心里知道的事。可以看出他很羡慕,“我”有点像笼中之鸟,非常向住外面的世界。

师:那么闰土是知识丰富的。同学们,少年闰土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文中的“我”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文中的作者和闰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三十岁以后的故事。

生:想。

师:如果同学们想知道他们三十岁以后的故事,建议同学们看看鲁迅的《故乡》。

?故乡》节选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关于小说《故乡》的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课文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异的。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描写人物的。教学中不仅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这位农村少年的性格特点,还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这些特点的。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作者通过刻画闰土的外貌、动作、神态,闰土给“我”讲的稀奇有趣的事,以及“我”与闰土相处时的感受,使少年闰土的形象不仅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篇课文表现了“我”与闰土深厚的情谊,很能打动学生的心。指导朗读,首先让学生入境入情,这样才能读出感情,才能把“盼”“赞许”“分别时的难受”等情感表达出来。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地展开想象,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感情。朗读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可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得琅琅上口。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并在小组内交替朗读、互相评议。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和课文朗诵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2。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出示投影: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项………………………………………………( )

a 襄(xiang) 句读(d6u)

&苌(zh6ng)弘 聃(dan)

c贻(yi) 谀(yu)

d.蟠(pan) 六艺经传(zhuan)

答案:c

五、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注意读准停顿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1。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孰能无惑(谁:疑惑)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子的读法) ④圣益圣,愚益愚(更加、越发)

⑤官盛则近谀(奉承) ⑧圣人无常师(常有)

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辅助) ⑧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久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④⑥⑧ d.③⑥⑦⑧

答案: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常,固定的;相,互相)

2.出示投影:

辨别、解释下列各组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传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 1 惑而不从师

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答案:传:①动词,流传;②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师:①名词,老师;②动词,从师。从:

①动词,跟随;②介词,自。

3.出示投影:

(1)下列句中“乃”字的义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其皆出于此乎

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d.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答案:(1)d(a中的意为“是”;b中的意为“才”,副词;c中的意为“只是”;d中的意为“竟、竟然”)

(2)d(d中“于”意为“对”;a中的意为“在”,介词;b中的意为“从”,介词;c中的意为“在”) :

4.出示投影: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试加以辨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从而师之 .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7)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1)古今用法不同。“学者”在这里是指“求学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则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古今用法不同。“从而”在这里是两个词,即动词“从”和连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连词,表示目的和结果。

(3)(4)(5)(6)古今用法相同,意思分别为“所说的”;“一样,差不多”;“先和后”;“赶不上”。! (7)古今用法有别。“不必”在这里是“不一定”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副词,表示“不需要”的意思。

七、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

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八、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内容层次。

2.试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习课

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朗读或试背情况

三、研习课文

1.研习第1段

(1)教师范背第1段。

(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板书: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然后下定义作结论

2.重点研习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板书:对其子——对自身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3.具体研习第3段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板书:师生关系、师道关系。事例论证、引用论证

4.具体研习第4段 .

(1)提问: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四、探究阅读

探究课题:如何认识《师说》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可出示投影,提供参考例子。

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节选)(黄德焘)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是没有直书,没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两个分论点,在第一节一并提出:一个是回答“为什么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和“怎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

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从第一节“古之学者必有师”,到第二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到第三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到第四节“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仅仅从这些,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第二节仅仅论述“为什么要从师”,第三节仅仅论述“怎样从师”,第四节是交待写作缘由,可见“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可以把分论点综合起来(节选)(吕其憨)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

那么《师说》有没有中心论点呢?

?师说》提出的若干观点,它们之间不存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也不能从中选出一个“主要的”作中心论点。然而我们却可以把两个分论点加以综合,总结出其中心论点,即:本文阐明了一切学者必须有师并相师的从师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论点相加,共同组成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相互关系之一种,这种情况所在多有。例如,茅盾《谈的人物和结构》一文,阐述了两个分论点,即《水浒》的人物描写值得学习,《水浒》的结构艺术值得学习;而全文中心论点可以是这两个分论点的综合:《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艺术是值得学习的。

?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3.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节选)(郑金法)根据本人多次教学《师说》的体会,读文应着重段落内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论点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读课文。

或许有人要问:《师说》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师说》没有像《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和《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样有个现成的句子作中心论点,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语参》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土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五省(区)编的1983年版《中语参》也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阐明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两者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未用“中心论点”一说,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语,说明《师说》确实没有中心论点句。

4.“古之学者必有师”不能看作《师说》的中心论点(节选)(丁勤中 赵存志)

笔者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具备中心论点的资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写作目的,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在论证之列。韩愈作《师说》的目的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发从师学习的原则,弘扬从师学习的传统。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论证“古之学者”是否“有师”这一问题。

第二,析文题含意,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属从师道理范畴。师说,即“谈从师的道理”。

“要不要从师”并不取决于“古之学者”是否从师,而是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又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看来,“古之学者必有师”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从师”的问题。它也不属于从师道理的范畴。

第三.看论证过程,可知《师说》并没有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组对比都是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表明了倡导“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正确从师原则的必要性,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四,说到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观点有必要论证吗?显然没有必要。

那么,“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人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人点独运匠心,它既为下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慨叹设置了一个伏笔,又为第三段构建对比提供了一个备用参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没有任何理由作为《师说》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还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师说》论述了两个观点(李义 谢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进展的阶段的表现,是作者逻辑推理的过程的体现,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证明文章的一个观点,它不可能证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否则,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无章法。《师说》一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关于从师学习的两个观点。其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从师之作用及从师的必要性予以简洁有力的阐述,接着又对从师学习的目的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出第二个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行径,从批判反面的现象中证明了第一个观点。第三段正面论证了第二个观点。第四段交待写作的原因,并以赞扬李蟠“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择师之道,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提出的两个论点。(以上5个观点均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1期)

五、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3.阅读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见《语文读本》p208)

?师说》教学设计

上传: 黄福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重点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1.点拨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拨。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一、导入: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2.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五、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注意读准停顿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七、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八、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内容层次。

2.试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习课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朗读或试背情况

三、研习课文

1.研习第1段 (1)教师范背第1段。(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重点研习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3.具体研习第3段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4.具体研习第4段

(1)提问: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四、把握作者思想感情,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探究阅读

一、 探究课题:如何认识《师说》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提供参考例子。如: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节选)(黄德焘)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第一节提出:一个是回答“为什么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和“怎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可以把分论点综合起来(节选)(吕其憨)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入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入点独运匠心,中心论点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课文补注

1.“古”的时间,“古”是文中树起的一面鉴古以戒今的旗帜。举凡“古之学者”“古之圣人”“能行古道”之所谓“古”者,究竟指何历史时期,须从“今”说起。本文为李蟠而作。由李蟠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推知本文当在前几年即作者年约35岁时所写。按文中例举的孔子和“六艺经传”,都是“古”之影响最大者:孔子,春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六艺”,非指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乃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因其后连用了“经传”。仅《春秋》一经就有三传分行: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的《左氏传》,战国时齐人公羊高的《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谷梁传》。另按《师说》系作者体现古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自以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风,提倡先秦两汉文章传统为创作宗旨。再按作者倡导古文运动时自称“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翊书》),称“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进学解》),至此,文中“古”所指时间昭然若揭:先秦两汉。

2.“师”的形式,文中为论证“学必有师”的论点,在确定“能者为师”的前提下,先后列举“师”的三种形式。

(1)问经式。17岁的李蟠“好古文”,向韩愈请教“六艺经传”。联系前文对所择“童子之师”愚妄做法的否定,便不难断认这是本文从师的主证形式。

(2)学艺式。“巫、医、乐师、百工”各具专门技艺。只有师傅弟子“不耻相师”,取长补短,才能使技艺精益求精,渐臻佳境,有所发明创造。这是本文从师的旁证形式之一。

(3)交游式。文引《论语·述而》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就隐含交游“择善而从”之意。自叙:“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与崔群书》)。这是本文从师的旁证形式之二。

3.“君子”的所指

古籍中所谓“君子”,西周、春秋时指贵族、做官的人,如《书·无逸》言“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长者”;春秋末年以后,渐指有道德和才能的人,如《荀子·劝学》所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而本文中所提“君子”,显然不属后者,连同前文“士大夫之族”“众人”(不含“巫、医、乐师、百工”)者流,原不过是“耻于从师”的不同称呼而已,均指“世禄之家”——世代相承的官僚地主。

4.“圣人”的涵义

文中两处出现“圣人”的字眼。第一处和“众人”对文的“圣人”,泛指古代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包括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这源于作者在《原道》中特创的圣人传道的历史“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而作者对这个道统中的“圣人”训为“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第二处“圣人无常师”的“圣人”,专指下文用作例证的孔子,乃儒家定于一尊以后的特称。

三、课文析读,复兴儒学,阐发“道”义

连清霖的观点: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盛唐时代强大繁荣、昂扬阔大的气象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是藩镇割据、佛老蕃滋、宦官专权、民贫政乱以及吏治日坏、士风浮薄等一系列问题,整个社会已处于一种表面稳定实则动荡不安的危险状态。面对严峻的局面,一部分士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慨然奋起,思欲变革,以期王朝中兴。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思潮推向高峰。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声言“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而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当然,韩愈弘扬儒家道统的基本着眼点在于“适于时,救其弊”(《进士策问》其二),解救现实危难。在韩愈看来,当时最大的现实危难是藩镇割据和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面的佛老蕃滋。围绕这一核心,韩愈撰写了以“原道”为代表的大量政治论文,明君臣之义,严华夷之防,对藩镇尤其是佛老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抨击。

韩愈推崇儒学,力排佛老。而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的出现,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佛教自汉代传入,至唐代盛极一时。据皮日休《文薮·十原系述·原化》记载,当时人们对西域来的佛教徒“举族生敬,尽财施济”,“慕其风蹈其稛者,若百川荡滉不可止”,可见佛教流行的盛况。佛教主张与儒家教条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因而信仰佛教愈深,背离儒教愈远。佛教既广为人们信仰,那“有言圣人之化者,则比户以为嗤”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师道的被毁,也就成为事之必然了。佛教得宠而向儒教挑战,儒教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儒教之中坚出而排佛,韩愈就是代表之一。联系这些言语情景进行分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师说》第三段所举历史名人对象,是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作为论证就有极大的说服力,也足见作者另意所在。所举事情“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了佐证。

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主要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是封建的伦理道德制度。“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原道》)“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的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碰到的疑难问题。“传道”“师道”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当时的封建秩序。《汉书·儒林传》说:“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正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能行古道”,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道了。何况,李蟠的“通习”,也与“今之众人”的“耻学”和“童子”的“小学而大遗”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耻学”是糊涂的,“小学”是不明智的,应该反复学习研读的是“六艺经传”,是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无疑,从语境角度解读《师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把“传道”“师道”“能行古道”等等“道”义作为理解的重点。准确把握“道”的实际内涵是“儒家思想”,要从“传道”的角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可以说作《师说》是韩愈为了维护儒家的道统,抵制由佛教影响造成的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所作的一次努力。

四、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3.阅读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见《语文读本》p208)

七、教学后记

《线和角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