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讲座心得体会7篇
通过阅读,我们悄然体会到了深刻的读后感,心得体会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在生活中的种种经验和教训,加分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素养讲座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1
?走进核心素养》讲座学习心得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下,走进了马老师《走进核心素养》的讲座,也使我今天了解到了专家们是如何理解、设计、实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科学习要与整体学习相联系,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在深度学习设计上,要从数学核心内容的选择,单元目标的整体性,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问题情境,评价方式应有连续性、层次性几个方面出发。
在核心内容的选择中要注重,学习内容的教学本质在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学情分析应当针对学习内容、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可能表现,学情分析既要在课前,也要在课堂上。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生成。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要有了解,对学习过程的要监测与了解。
马老师案例分析,使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深度学习应注重的问题。关于数的运算这个案例,我们的学习重点是理解算理,总结算法。还要对教学内容所在单元及前后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也要进行不同教材间的分析。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时,主要就学生现有基础,可能面临的挑战,学习价值进行分析。
以上是我本次培训的一些收获,我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提高教学能力,更好的教书育人。
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2
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下,走进了马老师《走进核心素养》的讲座,也使我今天了解到了专家们是如何理解、设计、实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科学习要与整体学习相联系,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在深度学习设计上,要从数学核心内容的选择,单元目标的整体性,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问题情境,评价方式应有连续性、层次性几个方面出发。
在核心内容的选择中要注重,学习内容的教学本质在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学情分析应当针对学习内容、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可能表现,学情分析既要在课前,也要在课堂上。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生成。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要有了解,对学习过程的要监测与了解。
马老师案例分析,使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深度学习应注重的问题。关于数的运算这个案例,我们的学习重点是理解算理,总结算法。还要对教学内容所在单元及前后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也要进行不同教材间的分析。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时,主要就学生现有基础,可能面临的挑战,学习价值进行分析。
以上是我本次培训的一些收获,我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提高教学能力,更好的教书育人。
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3
听了郭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一堂数学的成功与否: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应更加关注自已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时,不忘思维是数学学科素养的核心,思想是数学学科教学设计的灵魂,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体现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思考的过程;正确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整体性与个别性的关系。
数学学科是一个联系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抓住思维是数学学科素养的核心这一要点。教学设计中要体现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思考的过程并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循序渐进,及时过渡。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深入研究,挖掘数学思想程资并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把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外显出。并且在教学的最后我们要逐步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知识点完成后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已达到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处理好“教”与“学”的设计。实施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我们应当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实施主体,既要设计好教师的“教”行为,又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的表现,实现“教与学互相融合”。
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4
冯友兰雕像
除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这个大众所熟知的身份外,“老先生”陈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冯友兰的学术助理。
20世纪80年代,陈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时,曾师从张岱年和冯友兰。几年后,博士毕业,他遵从系里安排,为冯友兰先生提供学术帮助。这工作一干就是5年,直至1990年冯友兰去世前,陈来都常伴其左右。
最近,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在北京大学开启首讲“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宗旨与精神境界”。在讲演中,陈来不禁感叹:“我治学的眼界、胸怀,以及看问题的高度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不是在课堂上能学到的,是我给冯先生做助手这几年学到的新东西。”
而从哲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冯友兰一辈子都在思考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
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1983年,这一年冯友兰88岁。为庆贺生辰,他特意题了一副新对联,上联为“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下联为“心怀四化意寄三松”。冯友兰把这副对联挂在了家中书房的东墙上。“意寄三松”,是指冯友兰在北大燕南园的居所名为“三松堂”;“心怀四化”则表明他对祖国现代化事业的关注。
5年后,1988年春夏间,陈来自海外归来,去探望冯友兰。冯先生见到陈来,稍事寒暄,紧接着讲道,“我近来换了一副对联”,说着手便指向东面。陈来顺着他的手看去,果然,东墙上的对联已经换了一副新的,“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墨黑的几个大字跃然纸上。
这副对联写于1988年2月,直至冯友兰逝世,再未换过。
仔细说来,这副对联讲的是冯友兰晚年对中国哲学与时代的学术思考与生活志向。按他自己的话说,“上联说的是我的哲学史工作的意义,下联说的是我的自我修养的目标,这两句话,是我的自勉之辞”。其中,对联中的“旧邦”“新命”出自《诗经·大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此先,冯友兰曾在不同场合,数次提到过这句诗。1980年,冯友兰首次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自序里提到“旧邦新命”的概念。他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时常想,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他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我要把这个特点发扬起来。”
1982年,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冯友兰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在仪式上,冯友兰再次讲道:“我经常想起儒家经典《诗经》中的两句话,‘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现在来说,中国就是旧邦而有新命。新命就是现代化,我的努力是保持旧邦的同一性和个性,而又同时促进实现新命。”
应该说,此时的“阐旧邦”,不再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史》的“释古”。这个“阐”写出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体会,以便在新的时代,中国能够保持文化上的同一性(identity)。
由此观之,冯友兰的哲学工作,从来都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但不同时代冯友兰给自己提出的目标和宗旨有所不同。
在抗战时期,冯友兰在《新理学》的自序中写道:“以期对于当前之大时代,即有涓埃之贡献。”《新世训》自序中也提出:“我国家民族方建震古烁今之大业,譬之筑室。此三书者,或能为其壁间一砖一石欤?”
当时的冯友兰是如何阐释自己的工作意义的?对此,《新原人》自序对此有明确表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身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表明冯友兰在20世纪40年代对于他的工作意义有明确的自觉,也就是说,他作为哲学家对民族大业的“涓埃贡献”,是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国家治平的方向和为国民提供安心立命的资源。
“文革”开始后,冯友兰对自己的期许不再有张载四句的“四为”气概。此时,他心向往之的,就学术而言,是“阐旧邦以辅新命”。但冯友兰并不企图为现代化的中国提供一套正统哲学,这一次,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准备”,而非“建构”。
冯友兰说:“通观中国历史,每当国家完成统一、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时候,随后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包括自然、社会、个人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哲学体系,作为当时社会结构的理论基础和时代精神的内容。”
“中国今天也需要一个包括新文明各方面的广泛哲学体系,作为国家的指针。”但冯友兰并不认为他自己应构造这个中国今天所需要的哲学体系,他只是希望为这个广泛的哲学体系准备材料、铺设道路。
在他看来,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哲学体系,但这一体系还未产生或还未完成。冯友兰提出:“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其一是德国古典哲学。为现代中国服务的包括各方面的广泛哲学体系,会需要中国古典哲学作为它的来源之一吗?我看,它会需要的。”
进一步来说,冯友兰认为他为“新命”所能做的,不是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定基调,也不是为中国哲学的发展预制部件,而是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营养品。所以,《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意义,不仅是哲学史的,还是哲学的,不仅是过去的历史的叙述,还是未来的哲学的营养。他说:“我所能做的事就是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养料,看它是否可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来源。”
冯友兰在他逝世的前半年,自拟了一幅95岁的预寿联,曰“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这是他在晚年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即将完成之时,对自己一生学问所作的总结。
三史、六书凝结了冯先生一生的思想学术。三史与六书虽然各为史论,三史之间的跨度也达50年之久,但其间始终贯穿着他一贯的强烈的文化信念,这就是“旧邦新命”的观念,这一观念既是文化信念,又是政治信念。
事实上,“旧邦新命”讲的是“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特性在哲学家观念中的提炼。这一主题是和中华民族在整个20世纪中从挫折中奋起的历史、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最悠久的文化从失落走向振兴的历史、和中国作为民族国家从前现代走向现代化的奋斗历程紧紧相连的。
默然而观冯友兰,他始终把自己和民族生命与民族文化的兴亡连为一体,从哲学角度思考中华民族生命特性,呈现出一个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学者的生命形象。
(根据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首讲“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宗旨与精神境界”写作)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5
7月4日,我有幸聆听了北京教科所王凯老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与教学改进》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了解了核心素养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想想自己上班的时间也不短了,应该说已经是一名老教师了,可不管从教学水平还是自身水平,我都感觉进步不大。首先,我读书少,上班以来,读过的专业书屈指可数;其次我钻研的少,对教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始终浮在很浅的层次,深不下去。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人,因为成长始终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充满爱与责任。这是师德的灵魂,也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做到爱学生,爱教育,对学生,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6
xx区教育局英语教研室开展了全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会,本次培训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意在提高全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首先,由李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一起作业”平台中结构升级后的板块设计、基于蓝思分级阅读测评系统的绘本分级练习、新增的自然拼读板块设计及教师端的教学资源分享介绍。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从李老师的口中得知,城区教学中已大面积应用到这个教育资源平台。很遗憾,在我的教学班级中,对此平台的实践还是“零”,虽然现在是大步迈向小康的激昂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一些农村家庭的孩子拥有或使用电脑,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当作一个留给学生的阶梯作业吧,对于那些有条件或有能力或有兴趣的学生而言,不妨试用一下,也许会收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其次,由区教育精英公园道小学的刘老师分享了“小学英语复习”经验,无论是新授课的课后随堂练习、单元复习、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复习,还是每堂课大量ppt的运用,让我深深地感到学生成绩的提高与刘老师如此细心、缜密的教学态度和背后默默的大量辛苦工作的付出是分不开的,虽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但对我而言,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
再次,由学习北派名师培训的优秀教师们分享了她们的心得体会和各自的教学经验。她们对“单元主题下的输入”,“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英文绘本与教学课本相整合”,“语音教学与自然拼读在教学中的运用”,“分级阅读”等做了思想与教学实践上的传递。虽然各位教师对这些教育理念介绍的比较简短,但可以看出这是教育教学必然之的趋势。培训后,对于这些目前教育改革中呼声很高的“热词”,我仔仔细细的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正是这次培训,拓展了自己思想上的局限性,让脑洞大开。一些教育专家和教师对此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在了先列,对于我们而言,要在自己的教学试验田上需要不断地思考、学习、理解、接受、再运用。
最后,非常感谢这次的培训平台,每次培训都在思想理念上,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上受益匪浅。虽然北派名师学习的教师人数有限,但杨老师如此用心良苦的来把一线的动态和教育声音传达给每个老师,是我所敬畏的,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又受到一次思想上的修行。在即将开始的新学期,我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于这些教学理念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有了开始,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素养讲座心得体会篇7
在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对哲学专业都有误解,今天跟大家集中梳理一下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课程体系就是研究各种哲学理论?我们国家本科阶段开设的哲学专业,虽然也有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课程。
但核心课程只有一个,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想在本科阶段研究先秦诸子百家或者柏拉图、康德、尼采的同学可能要失望了。
毕竟我们国家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误区二:毕业没有就业方向?
很多家长和同学会觉得哲学专业一听就很空洞,担心未来无法就业,这也是一个大的误区。
哲学虽不是热门专业,但也有自己的对口方向。其一是思修教育,这个是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配置的老师;其二是各大党政机关,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的党群建设、宣传、组织类岗位。
当然,要进入这一类岗位,好的学校和学历背景是不可缺少的加分项。为了公考上岸或职称晋级,转修马院哲学硕士/博士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误区三:哲学专业纯文科的,不学数学?
哲学专业的主体确实是文科课程,但涉及到逻辑学的部分仍然讲究数学思维。
除哲学本专业外,本科阶段还有三个分支专业:逻辑学、伦理学和宗教学。
逻辑学:国内仅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本科有开设;
宗教学:北大、人大、复旦、武大、中央民族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有开设;
伦理学:人大和山西大学有开设。
如果读逻辑学专业,则数学课程占比会非常多,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抽象代数、概率统计、数理逻辑、集合论、程序语言设计等一系列理科课程会让误入其中的文科生欲哭无泪。
不过放在全球最顶尖的哲学专业角度,数学永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牛津大学的ppe,还是耶鲁大学的ep&e,数学都是基础课程。
那么已经入坑的同学该怎么办呢?(见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