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心得5篇
重视每次写心得体会的机会,是我们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的必要选择,总结心得有助于我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下面是加分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十四五”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十四五”心得篇1
越是重要历史节点,越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刚刚闭幕的中共辽宁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辽宁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责任分工方案》,明确提出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我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学懂弄通,方能凝聚共识,全省上下思想才会更统一、步调才会更一致、行动才会更有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定会在辽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十四五”心得篇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一共60条,2万多字,对于我来说,想要一下子学懂实在是不容易。我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我们现在正处于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即大学时光,对于国家而言,也是一样,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矛盾、难题。回顾历史,还记得一五时期,面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的种种封锁,我们亟需巩固新生的政权,快速发展经济,于是有了一五计划。如今,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就是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就必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完全正确的,“十三五”时期的实践可以充分证明。规划《建议》第二板块的分论第一条就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这说明,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我们把坚持创新摆在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要从以前的“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五规划实施时间是2021年-2025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对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要求:
1、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3、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4、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心得篇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新时代这项重大战略任务,自当笃行四字箴言,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
笃行勇字,勇于担当推进中国之治。前进征程上,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必须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切实抓好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不惧风险、不畏挑战、不怕麻烦,在担当实干中解决好遇到的困难、问题、风险和挑战,切实把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贯穿新时代推进中国之治全过程,坚持在勇于担当中开辟新路、在敢于负责中探索前进,持续在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中深入推进中国之治,在深入推进中国之治中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
笃行真字,踏实认真推进中国之治。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怕就怕squo;认真squo;二字,共产党就最讲squo;认真squo;。党员干部干事,贵在一个真字。前进征程上,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真抓实干才行。唯有真抓实干,才能如期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总体目标,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也才能更好把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引向深入。
笃行巧字,会干巧干推进中国之治。前进征程上,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光有一腔热情激情还不行,还必须巧干会干。善于借智借力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找准本地区本部门推进中国之治的工作重点,以重点突破助力全面推进中国之治,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全面凝聚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的合力,既重视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的原则性、也重视推进中国之治的灵活性,更好把中国之制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中国之治的治理效能。
笃行民字,依靠人民推进中国之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初心,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重要的价值取向。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在前进征程上,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问政、问需、问计于民,贴近实际、生活、群众,积极顺应人民期待、回应人民呼声,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和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更好为人民群众带来源源不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四五”心得篇4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全会高度肯定了“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成绩;也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的严峻现实。提出了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愿景,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了部署。
总体上看,《建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既一脉相承,又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重新定位以及指标化、体系化、具象化。一是把自然生态安全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更加强调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三是明确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五年。但我国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可能放缓,资源约束加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张等。面对更加复杂的条件和严峻的形势,必须更加注重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风险,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必须更加注重强化生态环境统筹保护和协同治理,进一步推进形成包括发展理念、政策目标、重点领域、体制机制等在内的绿色发展综合框架;必须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将绿色发展、绿色消费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促进绿色繁荣,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深刻认识“两山论”所蕴含的绿色伦理观、绿色财富观、绿色幸福观,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非总是均衡配置于每个社会群体与个体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与冲突,通过法治方法统筹自然环境的多重价值与功能,协调多元利益诉求,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利益均衡。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互惠关系,以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旨趣,将人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定位为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治方式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
“十四五”心得篇5
党的建设引领伟大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指出: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全国各族人民要将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明确认识新时代的建设发展需要围绕四个伟大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