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8篇
实际经历的心得体会能够使读者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和经历,更容易与我们产生共鸣和共同体验,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大家需要发散思维,心得体会的记录能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以下是加分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篇1
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增强了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我也学到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与人沟通的技巧,受益匪浅。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咱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之中有所启示。启发了咱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咱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咱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咱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联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很有收获。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发奋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咱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咱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咱们构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咱们的社会实践潜质。引导了咱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咱们的社会职责感和社会适应潜质。更让咱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这天,对于咱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这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咱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此刻的咱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咱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咱们的劳动观念,帮忙咱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咱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咱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正因那是咱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咱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咱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咱们务必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用心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此刻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咱们的实践潜质,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之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去,让咱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完美,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完美意愿,它已经不贴合现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期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此类活动正逐渐壮大,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这种活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学生更趋向于全方面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非常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齐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非常幸福高兴。
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透过自己的发奋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透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就应是咱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咱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咱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咱们都发奋的去做了。在曲折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坚信只要咱们细心观察生活,咱们每一天都是有收获的,咱们总是在进步。
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篇2
由上海少年警校和上海云开优素质小小践行家联合开展的“远离低头族,牵起孩子的手”公益活动,在全市拉开帷幕!今天一早,我带着3位小伙伴,赶到889广场,也加入了队伍。
开始,我的团队一行四人,高举着公益宣传牌,信心实足的`出发了。可见到路人却害羞起来。眼睁睁得看着路人一个个从我们身边走去,就是张不开口。心里很焦急!咦,一位阿姨坐在店门口,我们红着脸,壮着胆围上去,手忙脚乱的宣传开了。出乎意料,得到了阿姨的支持,还和我们合影了!
原本紧张、胆怯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接着看见路人,我们就大胆的围上去。可好些路人,没听我们说完就离开了。我和伙伴们又调整思路:分工合作。我负责用真诚、亲切的语言先开口宣传,其他三位伙伴分别举牌、贴小星花、给路人签字。嗨!井井有条后,成功指数蹭、蹭的上升了。
今天,虽然刮着冷风、下着雨。我们全然不顾,干劲十足。被采访的爷爷、奶奶、阿姨、叔叔、姐姐、工人、警务、商务管理、舞蹈老师、游客……听了我们的倡议后,提问啊,交流啊,气氛融融,连连夸我们讲的好,真棒!短短两个小时,我们记录本上竟留下了43位路人的签名。并愉快地和我们合影呢!
今天的公益宣传,让我们迈出了参于社会公益的第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心。让我们懂得了要克服胆怯,勇敢迈出第一步,这是成功之母。团队精神,必不可少。只有用真诚的心、亲切的语言、甜甜的微笑宣传公益,才会被公众认可,公益活动才会取得好效果。
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篇3
[编者按]全面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根据中央、省市委和上级法院工作部署,2024年10月以来,廊坊中院党组印发通知文件,制定学习计划,组织政治集训,开展理论宣讲,在全市法院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潮。在此期间,廊坊中院多次组织学习体会交流活动,并精选全市法院80名领导干部体会文章,集印成册。现对其中优秀文章予以摘登,供大家学习交流,以此推动广大干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以实际行动谱写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新时代民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
二级高级法官 黄汝端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总揽全局、气势恢宏、思想深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通过近期的学习,特别是参加这次培训班,我深切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深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系统阐述未来一个时期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深远的里程碑意义,必将极大促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总结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认真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近年来,全市法院民事审判部门,按照中院党组确定的“12345”总体思路和“三大工程”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提升审判质效、发挥审判职能、推进司法公开、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民事审判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一是诉源治理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大,与市域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结合不够紧、融入不够深,治理成效不够明显,民事案件数量依然在高位运行,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二是有的法官办案理念陈旧、办案思维僵化,服务大局意识不强,机械办案、就案办案,导致有的案件未能实现“三效”统一。三是办案质效还有短板,有的案件因裁判质量不高被发回重审、改判,增加了当事人诉累,影响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有的案件审限管理不严,或者受鉴定、审计等因素影响,办案周期较长,长期未结案仍大量存在。四是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有的基层人民法庭服务人民群众、融入基层治理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五是对审判权的监督管理仍需加强,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的问题在全市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六是上下级法院协调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按照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我国已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我市也正处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的关键阶段,民事审判在服务和保障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全市民事审判工作意义重大。全市法院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强化思想引领,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民事审判各领域各环节,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准确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全面推进民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一是树立正确理念,始终确保民事审判的正确方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司法为民,坚持公正司法。要加强对《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的学习研究。注意辩证理解并准确把握契约自由、平等保护、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民事审判基本原则;注意树立请求权基础思维、逻辑和价值相一致思维、同案同判思维,通过检索类案、参考指导案例等方式统一裁判尺度,有效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注意处理好民事审判与行政监管的关系,通过穿透式审判思维,查明当事人真实意思,探求真实的法律关系,依法依情依理平稳好协调好各方利益。
二是主动服务大局,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六稳”“六保”,针对我市民事案件中涉房纠纷和涉民间借贷案件较多的实际,依法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保障创新发展,服务区域发展大局,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保障群众安居乐业。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做好司法应对,完善服务保障举措,依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保民生的作用。坚持审慎善意文明司法,充分运用调解、非诉讼等程序,合理平衡利益,引导当事人共担风险。巩固拓展疫情期间智慧法院建设应用成果,充分运用移动微法院等平台,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要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要切实担负起法治化环境建设排头兵、主力军的责任,切实增强营商环境建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通过健全完善民事审判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的体系机制,加快办案节奏,综合办案用时,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通过司法裁判提升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信心。
三是坚持司法为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司法为民是法院的鲜亮底色。我们在办案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强化定纷止争意识,既重视办案效率,更追求办案质量,注重用“小案件”讲好“大道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更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新时代司法。做好新时期民事审判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司法理念,把讲政治与讲法治结合起来,实现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全市法院要深刻认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民法典立法精神和基本原则,学习掌握好民法典的创新之处,要将民法典新理念、新原则、新概念、新条款贯彻到民事审判工作中,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妥善审理涉及人民权益的各类案件。依法纠正就业歧视,妥善审理农民工欠薪纠纷案件,保障劳动者公平就业和获得劳动报酬等民事权利。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惩治力度,依法规制各类滥用诉讼权利行为。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人民法庭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切实担负起新时代人民法院职责使命。
四是紧盯质效提升,强化对下指导监督。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最高法院工作要求,推动全市法院规范有序开展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工作。推动审判重心进一步下沉,逐步实现基层法院重在查明事实、实质化解矛盾,中院重在二审有效终审、精准定分止争,针对基层法院案件数量与难度“双增加”、中级法院二审有效终审与对下指导任务“双加重”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在“基层做实、中院做强”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民事审判条线指导,确保民事案件法律适用的规范和统一。要全面落实马大壮院长“加强对下监督指导”的批示精神,综合运用审判管理、审级监督、发布参考案例等方式,加强对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力度。中院民事审判部门要继续发挥好统筹领导作用,发挥合议庭、法官专业会议、审判委员会统一裁判尺度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参考案例的转化工作,充分发挥案例指导和类案检索机制作用,持续推进民事审判裁判标准的统一。
五是加强党性锻炼,建设过硬民事审判队伍。2024年是巩固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开局之年,是推动政法战线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常态化制度化的关键之年。全市民事审判法官务必克服“过关”、“翻篇”心态,要深刻汲取教育整顿期间查处的反面典型教训,认真贯彻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禁止法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有关意见等要求。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谨言慎行、谦虚低调,筑牢思想防线,树立道德高线,坚守廉洁底线。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召开,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确保社会稳定。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规范言行,严防发生政治性问题。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常态长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加强民事审判部门和基层法庭党的政治建设,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民事审判队伍。
编辑:焦子玥
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篇4
6月底由省司法厅组织的全省社区矫正培训会在x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涉及了社区矫正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概况,也包含社区调查评估和矫正文书档案的制作。通过此次培训我对社区矫正的工作又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我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已经二年了,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县局组织我们参加过很多次社区矫正矫正工作培训班,使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借此机会我想浅谈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感想:
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工作中
我们作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来自大墙内外、来自社会的阴暗处,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缺陷和被扭曲的心灵,这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发现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谈话沟通方面,针对不同的社区矫正人员,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社区矫正人员,我们尽量用委婉的言语,以免伤害他的自尊;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社区矫正人员,不能尽说文绉绉的话,否则他会觉得你不真诚,而不愿与你沟通。
社区矫正工作必须"帮""教"并重
在实践工作中,作为矫正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帮助或教育,应当将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如果单纯"只教不帮",许多社区矫正人员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就会成阻碍他改造的"绊脚石",直接影响工作成效。而"只帮不教"虽然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困难,但忽略了从他的思想根源上对他的教育,忽略对他的法制观念的培养,一旦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个别社区矫正人员就会"故态复萌",重蹈覆辙。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帮""教"并重,缺一不可,比如有些社区矫正人员其实素质挺高,因过失犯罪被判刑,对他们主要是给予心灵上的沟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有些社区矫正人员,法律法规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熟悉,没有必要给他们讲大道理,而要和他们拉拉家常,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培养公益劳动的积极性域
对于公益劳动,我们需让每一名参加劳动的矫正人员都能够感到他们并不是在从事被惩罚的劳动,而是在参加一种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因此培养参加公益劳动的积极性只有将参加公益劳动变成矫正人员的一种习惯、一种要求,在他们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才能使公益劳动变得真正有意义。
加强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专业化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x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规定,切实加强在社会服刑人员教育管控工作。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台账,直观了解每一位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与监督管理。并有效结合县司法局的档案检查工作,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明确下一步具体工作方向。
写在最后
在县司法局领导的关心下,我将继续努力工作,通过学习、实践,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做一名合格的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
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篇5
勇于担当作为 当好司法所长
——参加全市司法行政业务培训有感
【编者按】近期,全市举办了2024年司法行政业务暨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培训班上进行了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案卷评查、交流研讨。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司法行政干部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本领,开阔了干部的视野和思路,为全面提升我市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培训学习中,学员普遍感触受益较大,收获颇丰,成效较好。自即日起,本公众号将陆续刊发部分学员的心得体会,供全市司法行政同仁交流学习。
福台路司法所所长 李彩霞
近期,我参加了全市司法行政业务暨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培训班上,兰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及市司法局相关科室人员对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社区矫正监管和教育帮扶、以及如何快速运营好抖音号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参会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感想体会,说思路举措,讲亮点特色,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从中发现了自己平时工作中的短板,也找到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一
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法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鲁迅先生说过:“静观、凝察、熟练、凝想,一挥而就”。通过此次培训,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距党和政府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法治宣传工作中存在思想僵化、宣传形式单一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本次所学化为实战举措,紧紧抓住新媒体个性突出、受众广、形式活等新特点,适时普法,精准普法,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让宪法精神家喻户晓,让《民法典》走近群众心里,让法律法规真正护航定西经济追赶发展。
二
用好“帮管”相济,提升矫正管理水平
社区矫正管理科科长从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历程、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等方面讲解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项,使我明白了社区矫正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管”,而是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加强学习,严格按照《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和《甘肃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认真开展好社区矫正工作,做好对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完善档案资料。严格抓好“入矫、谈话、走访、教育、公益活动、请假审批、解矫、点检”八个环节,落实“三定” 措施,在探索“四个结合”的基础上,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创新发展。
三
用好督导检查,规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法治调研督察科科长从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主体以及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做了重点讲解。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司法所长,我要把街道法治政府规范化建设的八个部分31项100条重点内容向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汇报好,要加强与街道各中心、队(所、室)沟通协调,督促指导其落实具体工作,确保协调并进,一体建设;要把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首要任务,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学法制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等各项制度,健全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体质机制,有力推进乡镇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在本乡镇落地生根。
四
用好“多调联动”,高质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人民调解工作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认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能够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能够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人民调解工作意义重大,但却一直是我的弱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向调解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多请教、多学习,多总结、多实践,认真开展“五级九天”和“五个一线落实”工作法,建立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确保辖区内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此次业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服务群众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是对我们基层司法所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更是对我今后进一步规范开展司法行政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
供稿: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
审核:南军
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篇6
昨天,业务群里传来一张图片。是一份刑事补正裁定书,内容显示,法院以补充裁定书的形式,给被告加刑两个月!群里一连串问号加惊叹号,刑事判决书还可以这样补正?
一、什么叫补正裁定书?什么情况下会发补正裁定书?
一般收到补正裁定都是民事案件。由于现在案件量大,法院工作也忙,很多人习惯制作法律文书时粘贴复制,忙中出错也是经常有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五条对上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笔误”作出解释,所谓的笔误是指法律文书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
由此可见,补正裁定书主要是用来补正一些文字记述上的失误,仅限于个别文字的错误或遗漏,不得用于对实体和程序上的问题进行修改。
刑事案件是很严肃的事情,一般刑事法官也都是非常严谨的人,所以,目前我还真没见到过刑事案件中发补正裁定的。因为,《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关于补正裁定书的专门规定。
虽然最高法院1999年4月30日下发的《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中,提到了补正裁定,但也仅限于文字上的错误,不能用于补正实体和程序错误。这个,应该是一个法律常识。而且这个文书样式是工作指导性文件,不是法律依据。
?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补正裁定是供各级法院对于在本院发出的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或者刑事调解书中,发现有个别文字上的错误或者遗漏,予以改正、补充时使用。裁定书改正、补充的内容,仅限于裁判文书中的文字记述上的失误,不涉及对实体(包括金额或者数额)和程序问题的处理,裁定书的案号应当与被补正的裁判文书相一致。
二、另外一个我认为也是常识的事情,就是刑期应该不是文字错误。
被告人有无犯罪、构成何种罪名,该判处的刑罚种类、刑罚的期限,这些都是刑事案件中核心的实体问题,是事关刑事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被告人定性和人身财产权益变更的司法裁判质量问题。
而且,关于这些内容,刑事判决书一旦发出,就涉及到被告人的实体权利,以及后续的权利救济。相差两个月的刑期,肯定影响被告人是否决定上诉的判断。要是再多想一点,还有可能涉及到一系列问题。
三、既然刑事诉讼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补正裁定的内容,那么不能参照一下民事诉讼中的规定吗?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民事诉讼法》解释中对“笔误”的解释是,所谓的笔误是指法律文书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
但是,前提是,必须在该案此前的判决书,也就是需要补正的判决书中的论述部分,即“本院认为”的部分,已经明确地对案件事实认定,证据采纳等内容做了阐述,已经在实际上对判决内容的事项,作出了实质性的评判,而后续判决如下部分的总结中跟此前的“本院内容”明显矛盾。只有判项中出现了这种矛盾的地方,才可以适用补正。
但一般一审刑事判决书,通常不会对刑期的长短进行明确表述,最多也就是对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或是被告人辩护观点中的量刑意见,进行笼统的表述为合适与否、采纳与否,不是法院对刑期长短的明确表述,因此,刑事判决书对刑期的明确表述,只能是判项里体现。
因此刑事判决书中,判项对刑期的表述,属于实体认定内容,是不能用一份裁定来补正的,更不能直接引用民事诉讼法律的规定。除非法律明文规定需要引用,一般这个情况也是在刑事附带民事部分。
四、刑事判决书出错怎么办?
人无完人,犯错在所难免。但是,对于刑事判决书这样严肃的问题,如果真出现了错误,那就要按照合法程序去纠正,法律对错案纠正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该负什么责任就负什么责任。
有句话说:你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作为法律人,不能对待别人的人生如此淡漠,因此付出代价也公平。但无论如何,不能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出现这种裁定书的原因,不得而知。推测,大概是一审判决之后,发现被告人实际羁押的期间,已经超过了判决判定的刑期,出现了被告人超期羁押的情况。因此,用这个裁定把羁押期间覆盖一下。
但如果真是这种情况,这就涉及超期羁押,牵扯到国家赔偿问题了。或许一审法院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由此带来的责任问题,无视基本的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直接更改刑期也无所谓。
其实,实务中类似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见过一个刑事案件判决书做出以后,因为是缓刑,被告人也没有羁押。法院居然忘了给司法局送达判决书,衔接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都满了才发现这个失误。于是法官劝说当事人上诉,并且让他倒签上诉状的日期。以便于他们处理工作失误。
还见过发出判决书以后发现错误,又收回去重新发一个的。情况与上文中的情况差不多,但是由于案情简单,被告人人数少,所以就可以这样变通处理。这个办法我觉得比上面那个裁定书好一些,至少不会留下文字记录,成为业界流传的谈资。
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篇7
20xx年上半年,双塔司法所在市司法所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立足职能、扎实工作,积极开展了“社区矫正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年”活动和强化帮扶队伍建设等工作,截止20xx年6月,本辖区社区矫正在册人员共44名,其中丰足片14名,县前片8名,赵家片7名,城北片6名,民声片5名,周家青片4名;本年度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次数已达110次,走访教育次数207次,已承办审前社会调查案件14余起。
目前我司法所工作人员有3名,社区矫正工作者1名,社会志愿者队伍已增长至164名,20xx年上半年三支队伍的建设有了明显进展,同时为深入贯彻上级相关部门的各项制度,我司法所今年上半年以来也在积极实行各项措施予以落实。
一、积极学习宣传20xx年3月新施行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及时将其与现行制度规定相结合,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后,主要通过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学习的机会,再进一步贯彻到社区服刑人员队伍中。
二、抓好抓实新增社矫对象的矫前教育工作。
为加强新增社矫对象遵纪守法等意识,我司法所对每名拟纳矫对象均开展了必要的矫前教育。在矫前教育中,主要开展:相关社区矫正知识的宣讲,使其明白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树立正确的身份意识,积极配合街道社矫办开展工作;预留相关联系方式,便于街道社矫办能及时通知其劳动教育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在平台录入《社区矫正对象登记表》,了解相关罪错,加深其社会在服刑意识,并能在社矫期间切实约束言行,真正做到认罪服法。
三、逐步壮大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
按照社会志愿者与社区服刑人员不低于1:1的配置比例,逐步扩大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规模并建立志愿者名册,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颁发聘书。通过“一帮一”、“多帮一”机制,利用社区监督人、社区矫正志愿者熟悉矫正对象生活环境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并有的放矢的开展日常帮教工作,帮助他们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建立健全村/社区社矫小组建设。
我司法所除做好日常考核外,许多社矫相应工作需要依托村/社区社矫小组的开展,在双塔街道所辖26个社区(村)中,均已建立了社区矫正小组,并委托社区(村)治保主任负责社区(村)社矫工作的开展,由党支书、村主任担任社矫志愿者,加强了社区(村)社矫在村务工作的受重视程度;同时县前社区和城北社区已首先建成了帮教工作站,随后其它有5名(含)以上社区服刑人员的村/社区的基层组织网络也陆续得到了健全。
五、整合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教育。
确定社区(村)治调主任为辖区帮教工作第一责任人,书记为帮扶工作站站长,管片民警为社区服刑人员监管联系人,家庭成员为监护责任人,形成多方互动实现全方位监督,实时控制社矫对象活动,协调了相关工作有序、规范的开展。
双塔司法所通过多项帮扶队伍建设工作,逐步完善本辖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体系,进一步防范了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和再犯罪事件的发生,并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的建设。
20xx年下半年,我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在继续加强和完善现有制度和举措并逐渐形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也会积极寻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和行动予以改进,下半年我司法所计划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新增社矫对象的矫前教育工作,以正确掌握每名纳矫对象的动态心理反映以及社会表现,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矫正措施,使新入矫教育对社矫对象纳矫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在严肃制度的同时,想社矫对象之所想,坚持人性矫正,保证相关制度能更好的落实。
我司法所将在下半年通过上述等一系列举措,逐步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以人为本,不断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社区矫正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争取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更好更突出的成效。
2024年矫正心得体会篇8
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已一年有余,现就将工作以来发现的问题和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一、人性化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我所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分等级、分时段”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规定不能生搬硬套。矫正对象刘某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多为临时外派,且期间较短,无法根据外出请假制度及时完成请假审批、发放请假证明等系列手续,故我所采取电话请销假措施,要求其在外出前和回来后进行电话汇报,外出期间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这样既方便了该矫正对象的工作,也降低了其对抗情绪,达到矫正的直接目的。
二、重视奖惩宣告
剥权矫正对象程某,接受社区矫正以来,无视相关矫正规定,经常更换手机号码,并以多种借口不报到、不参加公益劳动,今年4月份以来更是未向司法所申请便擅自前往上海打工。鉴于对剥权矫正对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所只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分别于4月、6月通过对其警告处分的审批。6月底我所和当地居委会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该矫正对象家中,郑重向其家人宣读警告通知书,并发放“奖惩条例摘录”,要求程某家人通知其必须于近日前往我所报到。出于对黑字红章的震慑和一定程度的“制服崇拜”,该矫正对象主动和我所进行了联系,并到我所报到,现矫正态度已大有好转。虽说社区矫正是以教育、监督为主要手段,但在必要时候对于一些顽固分子仍需要采取一定的威慑措施,正规奖惩宣告书发放形式有利于提高法律的严肃性和震慑力。
三、注意谈话技巧
刚接触工作时我的谈话技巧比较拙劣,只会照搬法律文书和相关规定,这样无疑拉远了和矫正对象的距离,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个人总结出一些可行方法:入矫谈话需严肃认真,明确相关法律规定;管理中期可以朋友口气交流,谈话内容主要围绕生活、工作等情况;假释和剥权对象要淡化可行使处罚权力,以鼓励和表扬为主,防止产生“破罐子破摔”情绪;缓刑对象因没有接受过监禁矫正,可提高其在刑意识,适当进行反面题材教育;要求矫正对象和家人沟通比要求其与工作人员沟通效果好,可以通过询问其家人间接了解对象思想动态;多询问矫正对象家庭情况可增强其家庭责任感。我所大多数矫正对象年龄都要比我大,前期沟通难免被轻视,但不能以管理者的身份去压迫他们,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比奖励和处罚都更为重要。
四、认真解决矫正对象诉求
大多数矫正对象并不愿意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更多的人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如果有矫正对象提出帮困申请一定要认真处理。矫正对象冯某(现已解矫)曾向我所咨询村庄整体搬迁政策,因正好也属我所工作范围内,故立即对其进行了政策讲解,并给其发放相关法律宣传品,同时安排其和搬迁工作人员直接进行沟通。事后冯某对我所处理措施表示满意,更加配合矫正管理。
五、工作中存在困难
1、各类矫正对象矫正要求单一无变化,体现不出不同类矫正对象管理上的差异性,尤其剥权矫正对象应单独分类管理。
2、社区矫正宣传力度不够,甚至一些业务相关部门,如民政办、劳动所,都不清楚社区矫正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导致协调处理问题时沟通有困难和发生不理解。
3、文书下达和矫正对象入矫衔接上有漏洞,如在和检察院核对数据时发现一人未来报到,经查法院因该犯罚金未交全而不发执行通知书,但检方已有记录。现该犯已被我所找到,但仍无法进行接管。
4、部分人户分离矫正对象按户籍所在地管理则容易造成人员信息掌握不及时,按常住地管理则在和当地矫正机构沟通衔接上存在困难。
5、奖惩实效有待提高。警告、记过等行政处分停留在文书和档案中并不能给予矫正对象足够警戒,而治安处罚审批过程太过繁琐且不易得到公安部门配合。表扬、记功奖励只与减刑挂钩难起积极引导作用,且不说减刑审批程序的严格和现在表扬奖励的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