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10加1工作计划通用7篇

时间:2023-10-14 15:01:44 分类:工作报告

通过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分配和管理工作负荷,避免任务重叠和冲突,工作计划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监控和评估,以确保达到预期结果,加分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扶贫10加1工作计划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扶贫10加1工作计划通用7篇

扶贫10加1工作计划篇1

20xx年上半年,扶贫办认真贯彻省、州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州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县委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总体要求,根据县扶贫实际,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易地搬迁、社会帮扶、小额信贷等扶贫项目为重点,致力于全县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为建设石屏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上半年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扶贫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省、州整村推进项目

今年向省、州申报整村推进项目39个,经过积极争取,省扶贫办同意实施省级整村推进项目27个,州级整村推进项目正在争取中。27个省级整村推进项目计划投资81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408万元,群众筹集270万元(含投工投劳折资),整合其它资金135万元。现阶段,财政资金尚未到位,但自然村干部群众积极性高涨,已筹集资金125万元(含投工投(个人简历网文秘频道提供)劳折资),启动了全部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的40%。正在实施27个村的卫生路建设,硬化村内卫生路29.7公里;新改造安居房51户4590平方米;在建科技文化室3间330平方米,活动场地2块300平方米;在建卫生室1间8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68口;新架设人畜饮水主管道2条9公里。其它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实施中。

(二)易地搬迁项目

经省扶贫办批复同意,20xx年的牛街镇老旭甸村委会抗乃干村易地搬迁项目变更在老旭甸村委大平地二组实施。项目计划总投资176.9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72万元,群众自筹108.92万元),现完成投资93万元,已新建房屋10幢;架设自来水45公里;架设10kv线路3km,220v/380v线路1.2km,变压器1台;科技培训2期867人次;其它工程正在建设中。

经积极争取,省扶贫办下达我县实施400人200万元的易地搬迁项目,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配合,做项目的选址、可研、规划、评审等相关工作。

(三)社会帮扶项目

一是成功举办了沪滇对口帮扶协作领导小组第九次联席会议。沪滇对口帮扶协作领导小组第九次联席会议能在石屏召开,是上海方和省委、省对我县扶贫工作的肯定和鞭策。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上海方和省、州、县领导的高度肯定,达到了汇报工作,展示成果、宣传石屏的目标。

二是20xx年至20xx年上半年实施的扶异龙镇弥太柏村委会整村推进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801.96万元(上海方援助270万元,群众自筹531.96万元),现已投入资金282.6万元,(上海方投入资金25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32.6万元)。现已铺设入村道路3566米,村卫生路7035米;铺设球场一块650平方米,架设自来水主管1400米,分管200米;改造安居房75间;修缮学校一所;安装大门1个;建设活动室一间,80平方米;厕所一间,10平方米,整个工程预计6月底可完工。

三是20xx年实施的扶项目,计划投入资金583.18万元(其中上海方投入310万元,县、镇、群众筹资273.18万元),确定在宝秀镇竹林村、小倘甸,异龙镇冲门口、小老卫寨、许家营等5个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在龙武镇旧沙村委会、大桥牛达村委会建设2所希望小学;在异龙镇松村村委会,宝秀镇郑营村委会建设2所卫生室;在县城区建设一个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现已投入资金160万元,完成街道硬化2条4公里;科技文化活动中心1块;房屋立面改造41户;沼气池建设16口;松村卫生室主体工程已完工;围墙,大门和场地硬化以及医疗设备等正在筹建中;2所希望小学已完成了征地、地基平整、设计图纸等工作;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进入了全面装修阶段。其它项目正在顺利实施。

(四)信贷扶贫。

小额信贷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1354万元,资金覆盖全县138个自然村662户贫困户。贷款主要投向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对亚麻、露水草、水果,豆制品加工等经济支柱产业进行了贷款扶持。信贷扶贫资金为全县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后续产业的培植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石屏县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县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中心,是经县批准成立,立足石屏丰富的生态绿色农产品资源,大力推介石屏优质农产品,树立和宣传石屏优秀农业企业品牌,打造石屏农业对外交流与发展的新平台,为农民寻找市场,带动优势农产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中心按县的要求进行建设,现在,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进入了全面装修阶段。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工作,机构健全。成立由扶贫办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二是理清思路,确定工作目标。制定了《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和《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我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职责。三是以村内道路硬化工程为建设重(gerenjianli.com个人简历网文秘频道提供)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实施好“1123”工程,购买水泥180吨分发到所挂钩的牛街镇尼腊村委会7个自然村用于村内街道硬化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已完成贝期村,云台石,贝堵村,尼腊村4个自然村的村内主干道硬化工程,硬化村内主干道1450米。四是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抽调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异龙镇弥太柏村委会,指导员入村后,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与村委会干部紧密协作,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了指导员的作用。弥太柏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减少了贫困人口。州扶贫办要求我县通过各种扶贫项目的实施,全年解决20xx人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温饱不稳定人口1800人。通过努力,现已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1100人,巩固温饱不稳定人口1000人,到年底可以全面完成州下达的任务。

二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安居房的建设,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沼气池的建设,使群众用上了方便、快捷、卫生的沼气,能点灯,可煮饭,取代了传统灶台,减少对树木的砍伐,节省了劳力,保护了生态,改善了环境,解决了适龄儿童入学难和贫困地区群众看病难等问题,为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产业开发扶贫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调整了结构、优化了产业布局,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培植了优势产业、发展了特色经济。

四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室,并充分利用,举办农村实用技术、精神文明建设培训班,加强了对广大群众进行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的教育,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扶贫项目和资金到位慢,影响了扶贫工程进度。省、州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未到位,仅靠县、乡两级及群众筹资,困难较大,影响了项目进度。

二是扶项目实施难度大。在弥太柏实施的扶项目,由于群众生活困难,群众集资部分很难完成,资金缺口大,工程进度缓慢。

三是由于资金筹措困难,县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中心建设进展缓慢。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切实做好州级整村推进、易地搬迁项目、产业开发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我们将积极向省、州反映我县的困难,同时做好项目的选址、可研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能在项目和资金上有一个新突破。

(二)扎实做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将坝心老街村委会、新海资村委会列为全县的整村推进建设示范村,整合力量,整合资金,加大(gerenjianli.com个人简历网文秘频道提供)扶贫工作力度,从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村容建设、**管理等方方面面着力,力争将两个村委会做成全州、乃至全省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示范样板。

(三)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加大项目督促检查力度,确保项目质量。资金使用严格实行报帐制,并请审计部门经常给予审计,坚决杜绝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发生违规现象。实行项目公告公示制,让群众参与监督,给予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确保项目得到群众的满意认可。

(四)加强与社会各界,特别是上海方的合作与交流,争取得到更多更好的扶贫项目支持,为全县的贫困地区群众服务。

扶贫10加1工作计划篇2

为扎实抓好全县卫生扶贫攻坚工作,充分运用卫生行业的优势资源,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卫生计生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卫计行业资源优势,以全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素养,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总体目标

通过卫生计生扶贫攻坚,逐步缓解县级贫困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贫困地区群众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维护健康。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实现扶贫对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卫生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遵循公益性原则,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二)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穿于卫生扶贫工作始终,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措施,将各类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和优惠政策重点向贫困地区、向贫困群体倾斜,努力构建覆盖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贫困地区群众更加均等地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三)分类指导,协调发展。根据贫困地区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健康水平,因地制宜制订卫生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别的扶持措施。注重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扶贫力度,实现与本省(市、县)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强化硬件,提高能力。强调卫生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强化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及基本医疗设备配置,着力提高硬件条件和服务能力。同时,更加注重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对口帮扶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扶贫地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权益作为卫生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将卫生扶贫与定点扶贫、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工作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多方协作、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的卫生扶贫工作格局。

四、主要任务

(一)精准识别。将区域内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数据导入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贫困人口就诊的精准识别、管理、费用结算等。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辖区内医疗机构间贫困人口数据的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并实现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人文关怀,确保每一名贫困人口得到及时、高效、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加强建设,提升贫困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县级急救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将危房多、条件差、房屋面积缺口大、不达标的医疗卫生机构列为优先支持的建设重点。20xx年将全面完成46个村级卫生室的建设并对20个村级卫生室(包括全县14个贫困村)进行标准化改造。对所有村级卫生室配备村医,以乡村一体化形式招聘并将达到每个村卫生室一名村医。同时加强对贫困村卫生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提升服务水平,方便贫困地区群众看病就医。

(三)强化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一是根据省卫计委统一部署,进行村医培训。以乡镇卫生院为培训单位,乡镇卫生院的院长担任培训班的班主任,并指派有一定资历和教学管理经验的医务人员担任辅导员,确保培训取得成效。二是积极配合市卫计委组织的乡村医生规范化脱产培训,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力度,对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岗位培训合格证。

(四)完善新农合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继续稳定参合覆盖面,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财政补助标准,中央和省级财政继续向贫困地区重点倾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统筹补偿方案,适当扩大受益面和提高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大力做好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重性精神病、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使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20xx年全县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住院费用平均实际补偿率保持在75%,全年个人住院补偿金额的封顶线为15万元,超过封顶线的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后确定报销额;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巩固完善新农合现有补偿政策,强化农村重大疾病治疗的临床路径规范化管理,逐步推行按病种付费等多种形式的付费机制改革,推行省、市级医院住院费用即时结报。

(五)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10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口腔疾病的防治。着力解决严重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强针对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工作,基本实现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实行免费婚检补助政策,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能力建设,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防治支持力度,有效降低妇女儿童死亡率和患病率。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不断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覆盖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大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不断扩大监测覆盖率。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能力建设,不断扩大监督监测服务范围。加强采供血服务体系建设,保证血液供应和安全。到20xx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98%以上,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六)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效,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将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切实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后的长效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补助、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补助等多渠道统筹解决,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作用。

(七)发挥专项救助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支付的补充作用。配合民政部门,逐步将建卡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对其中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给予门诊救助。对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建卡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给予部分救助。

(八)着力加强基层人才建设。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13号),探索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管理模式,改革乡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培养、评选奖励政策。

(九)大力实施贫困地区生育秩序整治行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指导各级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各乡镇党委、政府根据需要适时研究计划生育工作,及时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大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确保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落实;坚持党政、部门、业务“三线”考核,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各考核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逐年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明确和细化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办法,并逗硬落实。

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指导落实好计划生育“包村包户”责任制。要组织开展经常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件计划生育文图宣传品;每月了解、汇总群众婚、孕、育信息;组织向育龄群众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和计划生育“三查”服务;及时动员已达到政策规定生育数量上限的群众落实长效避孕措施,动员不符合政策怀孕对象落实补救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落实好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和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帮扶措施。

坚持依法行政,加大计划生育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特别是多孩生育,对违法生育对象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清理近年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摸清政策外生育底数;对违法生育对象依法调查取证、作出处理决定;对尚未缴清社会抚养费的,及时进行催缴;有履行能力但拒不缴纳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清理党员、干部违法生育,除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外,依纪依规予以纪律和组织处理。

(十)加大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从医疗健康、社会关怀、经济支持、精神慰藉等方面对计生特殊家庭进行扶助关怀。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转诊绿色通道,免挂号费和一般诊疗费,享受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住院、优先交费等便利服务。建立运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信息管理系统,掌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需求,建立以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一对一”、“多对一”联系人制度,根据需求,开展上门服务,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帮扶。

(十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和指挥决策系统,逐步实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加强卫生应急现场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风险评估、预警、风险沟通和其他风险干预能力;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建设,切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到20xx年,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

(十二)大力实施医疗卫生计生扶贫宣传工作。在各级卫生计生系统官方网站开设“精准扶贫”宣传专栏,全景展示我县卫生计生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举措和工作进展。同时在大众健康报、家庭与生活报等各级媒体开设“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宣传专栏,集中宣传工作进展和系统内各地各单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新举措、新成就和新经验,以及涌现出的典型人物。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困人口,制作藏、汉等语言版的实用农技、健康知识、生育政策的标语、文图、折页等宣传资料,宣传资料进村入户率达100%,精准扶贫对象政策知晓率达100%。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县卫生局成立卫生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王兴奇同志任组长,杨晓鹏、杨涛、赵杰同志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卫生扶贫攻坚工作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综合室。

(二)强化责任。进一步强化卫生扶贫攻坚工作责任,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做到责任到单位、到个人、到时间节点,落实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三)强化调度。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加强工作调度,各相关单位要主动配合扶贫攻坚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整体合力,确保卫生扶贫攻坚任务顺利推进。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强化对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验收。

扶贫10加1工作计划篇3

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xx—20xx年)》、《绍兴镇20xx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xx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镇驻地北xx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亩,其中稻田面积436亩,旱地面积60亩。苗族聚居,村驻地寨,海拔91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xx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20xx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1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xx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寨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300头,共需资金20xx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xx0000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二是种植业20xx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合计13.4万元)。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xx万元,培训400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20xx年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xx年修通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0万元。

3、硬化道路:20xx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1、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村干带头包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扶贫10加1工作计划篇4

一、目标任务

20xx-2018年,按照“442”(每年分别完成总任务量的40%、40%、20%)工作进度,分类救治患病贫困人口,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重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到20xx年底,所有患病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有效、及时救治,当地卫生资源、居民健康、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疾病防控、计划生育等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二、工作措施

(一)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制定下发调查摸底方案,摸清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薄弱环节,精准识别患病贫困人口病情及病种,在此基础上,一县一策、一户一案、一人一法,逐一建档立卡。出台《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帮扶方案》、《便民惠民医疗服务方案》、《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分类救治方案》、《妇幼健康扶贫方案》、《健康扶贫考核评估办法》等配套文件,形成健康扶贫政策体系。

(二)实施“八个一”工程,分类救治。对患病贫困人口开展“八个一”工程:明确一所定点医院、确定一名家庭医生、签订一份承诺书、制定一张健康卡、建立一个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健康查体、组织一次健康会诊、发放一张健康明白纸。将实施“八个一”工程作为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的总抓手,精心组织,抓出实效。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组织主体,统筹辖区内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划分责任片区,测算好服务半径、服务人口和工作量,明确地方病、传染病、慢性病及其他病的救治标准,对患病贫困人口实施分类救治。

(三)推行“先治疗、后结算”机制,便民惠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患者,采用“先治疗、后结算”的机制,严格遵守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救治,保障贫困患者的基本人权和基本医疗。将惠民医疗服务作为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质、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红利的具体措施,为贫困人口提供安全、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20xx年5月底前,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惠民门诊,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便民惠民服务。20xx-2018年,在继续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做好“微笑列车”和“健康山东光明行”活动,分期分批对全省贫困人口唇腭裂患者、白内障患者进行筛查和手术治疗。认真做好贫困人口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血友病治疗等惠民便民项目。

(四)健全服务体系,夯实人才根基。按照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思路,20xx年6月底前出台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方案,确保20xx年前全部达标。进一步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对7005个省定贫困村合理规划设置标准化村卫生室,确保村村都有卫生室服务。不断夯实基层卫生人才根基,启动“3+2”助理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模式,20xx年,扶贫工作重点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20xx年,通过开展对口帮扶培训和继续教育,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至少接受一次专业轮训。20xx年,扶贫工作重点地区每千服务人口配备不少于1名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或具备专科以上学历乡村医生。

(五)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提升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政策措施,突出重点帮扶、精准帮扶,强化考核评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xx年6月底前,组织省、市级三甲医院与扶贫工作重点县医疗机构开展对口帮扶,建立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关系。进一步推进和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扶贫工作重点地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强化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国医堂”和“中医馆”建设,使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发挥。鼓励二、三级医院向乡镇卫生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培训、远程预约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20xx年,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扶贫工作重点地区全部县级公立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20xx年,扶贫工作重点地区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不出县”。

(六)推动健康教育促进,提高健康素养。创新健康教育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倡导“互联网+医学科普”传播权威健康科普知识,帮助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农村基层为重点,以学校为突破口,广泛开展“健康进万家、幸福伴我行”活动,加强地方病、慢性病、传染病等重点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引导贫困人口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作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阵地,组织开展“百名健康教育专家千场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服务,开展高危行为干预,促进卫生服务模式由“重疾病治疗”向“重疾病预防”转变。力争到20xx年,扶贫工作重点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省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七)打造公益平台,吸引各方参与。出台有关政策,鼓励支持群团组织、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健康扶贫事业。探索建立“健康助力奔小康”公益品牌,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打造社会各方参与健康扶贫的统一平台。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健康扶贫信息公开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公开有关公益活动、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信息,使健康扶贫真正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民心工程”,不断提高健康扶贫工作公信力、美誉度。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省卫生计生委成立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扶贫工作重点地区责任制。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成立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责任、任务和进度。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明确具体承担健康扶贫攻坚任务的牵头人和责任人,逐项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大支持力度,注重政策倾斜。加大对健康扶贫的投入,列出专门扶贫资金和项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确定卫生计生项目、制定专项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与健康扶贫工作的实际,协调发改、财政、人社、扶贫办等部门将普遍支持的政策和项目向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倾斜;先行先试的政策和项目在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先行试点,予以优先安排。

(三)加强督导检查,做好评估验收。建立“季度调度、半年督导、年度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实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严格问责。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发挥好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制定考核评估办法,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重点对组织领导、患病贫困人口分类救治、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评估,确保健康扶贫工作规范、科学、有效推进。

扶贫10加1工作计划篇5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xx”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贫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减贫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xx”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xx〕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15%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xx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

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xx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贫困群体得实惠最大化、干部成长安全最大化。

扶贫10加1工作计划篇6

根据全市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动员大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有关扶贫工作的部署,结合新浦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确定的20xx—20xx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我乡扶贫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是,“稳固成果、打好基础、放眼长远、立足根本”。总体工作要求是,“重在坚持、切合实际,关注民生、务求实效”。

一、扶贫战略指导思想

“稳固成果”,即对过去的扶贫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总结扶贫工作经验,特别是分析理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打好基础”,即着重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扶贫,改善农村落后面貌的道路交通建设的基础扶贫,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人居环境的基础扶贫;“放眼长远”,即对一些重大扶贫项目,特别是一些效益显现期较长或扶贫期限较长的长远发展项目,力求一年有一个基础,一年上一个台阶,不求急功近利而流于形式。“立足根本”,即着重把扶贫工作从借力发展转移到自力发展上来,把农民从被动扶贫转移到主动脱贫上来,不断提高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扶贫项目

选择根据我乡扶贫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要求,20xx—20xx年我乡扶贫工作项目着重落实在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下山扶贫、“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产销大户的培育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贫、知识扶贫、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扶贫等方面

三、扶贫形式

根据我乡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分析,并结合当前扶贫工作实际,提出今年及今后几年的扶贫形式主要有,“捆绑式”扶贫、“规模式”扶贫、“自力发展式”扶贫和“求实效、创成果式”扶贫,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式”的“平均主义”扶贫和选择项目“小而散、效益低”的“形式主义”扶贫,力求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提升扶贫成效。

四、扶贫措施

1.加强扶贫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扶贫组织机构。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扶贫工作,确定1名副乡长专门分管扶贫工作,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成立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抽调相关业务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操作扶贫工作。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营销队伍,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和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2.加强扶贫资金的争取和管理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紧紧抓住省市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加大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跑部、进县、上市、赴省”,多渠道争取扶贫资金支持,借力推进扶贫工作。抓住本地外出创业能人回报家乡的热情,积极组织筹措民间资金,结合本乡一些比较优势,发展自我脱贫致富能力。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做好“钱生钱”文章,充分发挥有限扶贫资金的滚动效益和乘数效应。

扶贫10加1工作计划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何昱,县农行干部,于20xx年8月受组织委派担任观音寺镇毛垭子村第一书记。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向大会表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有幸被组织选派为全县最边远、最贫困的毛垭子村担任第一书记,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自8月初到村开展工作以来,我就被县城东方这片美丽的山水深深的吸引,也被这里的贫困和落后而深深的震撼,同时也在为谋划全村脱贫致富的门路而苦苦的思索。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我将把第一书记作为人生旅途中的新起点,以无限的精力融入到新的角色之中,恪尽职守、克己奉公、尽职尽责,努力为毛垭子村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绝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和重托。

为了切实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好,把精准扶贫工作实施好,县上动员会后,我迅速下到毛垭子村,召开了村两委扩大会议,听取了村组干部、党员对搞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对48户贫困农户逐户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到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但基础条件差,发展致富底子薄弱,加之信息闭塞,缺乏适合当地条件的致富项目。在众多困难当中,最突出和群众呼声最大的问题是道路不畅,进不去、出不来的问题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于是我邀请县路桥公司对通往毛垭子村大安桥沟至马鞍梁组的2公里村组道路进行了初步设计,这条村组路关系当地200多人的生活出行,我正在多方向上汇报,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可以说,短短一个月的工作,我不仅全面掌握了村情民意,也受到了群众强烈脱贫愿望的影响,更加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压力,也实现了我自己从机关工作到一个村级领头人的角色转变。

县委、县政府将毛垭子村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村,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项目资金,用一年半时间解决毛垭子村48户贫困家庭的脱贫问题,这是对我们毛垭子村而言,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作为村第一书记,将和村两委班子一道,精诚团结,共同努力,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其它部门的资金支持,在县镇两级和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把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任务完成好,把第一书记职责履行好。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在下派任职期间,我将用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武装头脑,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从建好村级班子、推动精准扶贫,维护和谐稳定、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入手,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发展和治理农村的实干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在学习中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当好带头人。

二是积极履行职责,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在农行机关工作多年,对基层不太熟悉,对农村工作中的复杂局面和各种困难都要从头学起,我将多学习,多调研、多思考,肯谋事、敢谋事、善谋事,从群众利益着手,用实谋事,把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作为驻村期间的头等大事,积极向县农行领导汇报,动员农行系统干部职工包扶毛垭子村48户贫困户,确保每户都有一名农行员工帮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围绕村里的基础设施跑项目,努力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三是坚持严于律己,树立下派干部良好形象。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把到村任职作为党性、党风、人格的一次考验,言行举止对上级党组织负责,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做到严格要求不放松,生活节俭不奢侈,廉洁自律不违规,吃住在村上,工作到农家,当老百姓的知心人,知民情,懂民意,通民心,在有限时间里有所作为,做到无愧于组织的重托,无愧于群众的期盼。

《扶贫10加1工作计划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