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7篇
通过调研报告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调研内容,一份内容全面的调研报告一定是在我们认真思考后写出的,加分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1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工业企业问题清单制度〉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将前期企业走访调研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
在全市工业大会召开后,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规上工业企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经商局,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开展走访调研
从4月4日至4月15日,分4个小组,由县领导带队,园区管委会、政府办、安监局、环保局、经商局、所在乡镇等单位参加,对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现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此次调研活动,共走访企业51户,收集到困难或问题97条,其中,非市场因素70条,主要集中在土地问题、资金问题、办理两证问题上。
三、认真执行纪要
根据调研走访情况,针对收集疏理的企业困难和问题类别,对非市场因素部分,按一企一策要求,县政府共出台了19份纪要,分别予以安排落实。庚即,各部门按照纪要要求,逐个对企业问题进行解决。截止目前,我县已解决困难和问题60余条,其余困难和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中,无请求市政府协调解决事项。
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2
一、基本情况
1.工业现状。我县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工业微小企业共有74户,主要是油菜种植加工,茶叶加工,水力发电、木材加工几大类。 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有38户(其中规上企业23户),分布在工业硅冶炼、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其中硅冶企业7户、木材加工企业14户,茶叶加工企业3户、精制大米加工企业3户,电力企业2家,油茶、活性炭加工等其它企业9户。 目前主导产业是工业硅冶炼和木材加工,生产比较正常的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重点企业是xx公司、xx公司和xx米业公司等。
今年上半年,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781万元,同比增长20.4%,其中2000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4656万元;同比增16.3%,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数的50.13%;完成工业用电量21570万度,比去年同期上升19.27%。完成工业投资上报1928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8.86%,同比增长34.22%。
2.生产情况。从今年来看,主导产业硅冶企业生产较去年正常,基本保持4到5台炉子开炉;受木材指标减半影响,木材加工企业未能满负荷生产;水泥企业生产量大,但由于市场销售不足、运输道路不畅、采矿证及生产许可证未办妥等问题,造成产大于销,水泥囤积,企业未能持续生产,其它农副产品加工业、酒业等企业生产比较正常。
3.项目建设情况。目前续建项目有年产4300吨山茶油生产线等4个,新建项目有混凝土加气砖生产线等5个,技改项目有xx多晶硅9x16500kva冶炼炉异地升级改造项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有6个,上半年已完成投资192800万元。
4.工业园区情况。2011年我县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并对xx工业园区进行了规划建设,围绕“七通一平”重点打造,2012年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工业布局。园区形象初步显现,吸引产业、集聚项目能力逐步提升,为企业聚集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
二、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产业发展走不出困境
多年来,我县的产业一直围绕着木材加工,工业硅冶炼,农副产品初加工三大类来发展,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1、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立体产业未形成。我县2013年工业总产值仅有42.89亿元,缺乏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大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结构单一,主要是木材和硅冶企业,在层次上以传统工业,资源型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缺乏精深加企业。并且各企业间分布零散,没有形成集聚发展,带动不起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主要原因:
一是我县长期凭借资源优势,依赖木材加工和工业硅冶炼及农副产品初加工支撑经济增长,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
二是缺乏带动性的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设备落后,技术人才缺乏,企业安于做产品初加工及半成品的现状;
三是受资金、用地指标等限制,新培育的医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产业效能尚未发挥;
四是产业规划滞后,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尚处在规划引入阶段,距真正撑起新兴产业经济增长极还相去甚远。
3、产业转型升级难。主要原因:
一是工业硅冶炼产业是保持我县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若全面实施转型升级,在短期内经济增长势必下滑,影响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长期形成了对现有产业的依赖,如何就现有产业进行转型,在定位和作力点上不明朗;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停留在工作报告的层面,在推进落实上缺乏实质的内容;
三是产业升级,搞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企业生产线的扩建,设备配套,高科技人才引入等需要投入巨资,我县企业经济实力薄弱,自有资金无法满足产业升级需求;
四是基础设施滞后,承接东部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能力弱,新兴产业项目引入乏力,新兴产业培育进度缓慢。
4、新兴产业难。
一是大部分企业获取新兴产业市场信息不足,产业链不清晰,无法做出基本的市场预测,难以找到进入新兴产业的切入点;
二是新兴产业技术要求高,资金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三是新兴产业市场不明朗,尽管从长期看,发展潜力巨大,但短期内存在风险;
四是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投资项目建设,企业投资新兴产业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大部分企业自有资金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一旦投资新兴产业,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
五是企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缺乏研发能力,没有自主品牌,缺少营销渠道。
(二)建设资金缺乏。
一是县有财力薄弱,无力支撑项目建设所需扶持资金;
二是基础设施滞后,投入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巨大,县财政无法承受;
三是部分招商引资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由于新落户,缺乏抵押贷款担保物,融资困难,造建设资金不足。
(三)基础设施滞后
1、对外设施。
一是道路交通设施滞后,我县与外界连接的路网密度小,通达水平低,道路的等级低,质量差,(目前,仅有一条过境xx的夏蓉高速建成通车,其他道路均为普通的省道,县道);
二是缺乏专业的物流市场,使我县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衔接上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
2、对内设施。一是县城至各产业园区的道理交通状况不理想,二是产业园区内部,在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网络、有线电视和场地平整“七通一平”建设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未完善,园区承载能力弱,吸引项目入驻园区能力不强。
(四)缺乏人才
目前,全县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共有职工2754人,其中管理人员226人,技术人员180人,大专以上181人,工程师人数80人,科研人员3个。
1、在工业管理人才上。由于我县企业基本上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导致在管理上不重视,我县的管理人员仅有226人,远远满足不了工业大发展的人才需求。
2、在科研技术人才上。因我县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工业,资源型为主的初产品及半成品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导致对专业技术人才不重视,科研技术人才严重欠缺,目前我县仅有专业技术人才180人。
3、产业人才。从政府管理层面来看,对工业重视力度不够,在工业管理领域,没有专业产业发展规划人才;从企业层面上来看,产业发展人才也严重欠缺。
(五)缺乏专业的物流市场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中的核心产业,是企业连接市场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县尚没有建成专业的物流市场,在长春堡高速公路出口、汉寨高速公路出口建立现代物流园区的计划尚在论证阶段,专业物流市场尚未形成给工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3
一、发挥政策指导作用,合资源培育特色
积极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为企业沟通、协调、传递市场信息、引进技术等服务作用。要帮助企业调。投资结构,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的,既要积极上马劳动密。型产业,在短时期内形成企业对人口的聚。作用;又要大力引导他们向科技型、知识密。型、外向型转移,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大胆兼并、收购、参股国有企业改组和资产重组,支持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合资、合作经营,促进更多的企业向规模化方向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又要引导我镇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紧邻洛阳石化炼油厂的区位优势,选择具有较大规模、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聚合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尽快形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一批企业。
二、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全民创业机制
我镇党委、政府应转变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把工作中心放在企业服务上。定期召开有企业、私营业主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情况的,积极想办法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到留住“经营者”,鼓励“投资者”,吸引“观望者”;通过组织高校,科研所等科研单位与企业见面会等形式来转化科研成果,提升企业科技含量,增进企业效益;通过定期举办管理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经验,开阔眼界,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相接轨;通过开展“一创双优”、“六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通过加大对企业周边群众的教育力度和对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同时,镇党委、政府应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形成全民创业机制。要创造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帮助引导人们积极投资创业,创办个体、微型和企业,通过小投资、实用技术、经营管理和劳动投入,造就大量的个体和中小业主,形成资产积累,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三、扩宽融资渠道,改善金融环境
一是我镇应抓住济源市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加强融资、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减调税费等八项措施和被列为省国有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试点市的机遇,积极扩宽我镇企业融资渠道,结合我镇实际,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要在企业资产抵押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之间实行互联互保,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貸款抵押的保险金和业务收费。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政府引导、企业自助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取有效措施提升他们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渠道。
二是要增强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企业要有信用意识,诚信为本,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反馈给银行,增进相互了解,实现信息对称,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
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4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全县食品行业涉及酒类、粮油加工、玉米淀粉、小食品生产、茶叶加工、调味品、魔芋精粉生产等方面。共有企业460个,从业人员1611人,年产值22870万元,销售收入20410.6万元,上缴税金595.6万元万元。其中:酒类企业5户(2户规模以上企业,3户作坊式企业),有职工363人,年产值2220.6万元,营业收入4180万元,上缴税金446.6万元;粮油加工企业440户,有职工1140人,年产值17800万元;1户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小食品加工企业5户,有职工30人,年产值200万元;2户茶叶加工企业,有黄金峡茶场和张赵茶厂,规模较小,年加工茶叶30吨;魔芋精粉生产企业1户;酱油、醋、调味品企业2户,大咸德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能力较大。
二、龙头企业情况
1、xx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建厂时间久,专业生产白酒企业,20xx年兼并收购xx县谢村黄酒厂,为xx县第一纳税大户。20xx年企业有职工330人,生产白酒799千升、黄酒829千升,实现销售收入1530万元、工业总产值3427.8万元,上缴税金432.5万元。企业在全市酒类企业中排名第一,其秦洋牌系列白酒占居全市白酒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安康、榆林、铜川等地为其传统市场;其谢村桥牌黄酒,凭借谢村黄酒3000年历史,被专家誉为西北第一黄酒品牌,堪与绍兴黄酒蓖美,后发优势明显。
3、洋州葡萄糖厂:建于1984年,主产品为汉洋牌玉米淀粉,副产品有玉米胚芽油、蛋白粉、玉米胚芽饼、玉米皮等。玉米淀粉主要销往陕西、云南、四川、重庆、广州、武汉、长沙等地。蛋白粉、玉米胚芽饼、玉米皮是饲料的主要原料,主要销往正大集团和希望集团。企业现有固定资产4505万元。20xx年有职工306人,生产玉米淀粉24865吨,实现销售收入5524.1万元、产值6176.5万元,缴税金76万元。
4、xx县宏玮蘑芋制品有限公司:位于贯溪镇周家店,企业占地6675平方米,是在原贯溪纸厂基础上兴办的一户民营企业,企业的主导产品魔芋精粉畅销本省及四川市场,销售前景广阔。企业现有固定资产1070万元。20xx年加工鲜魔芋3800吨,生产魔芋精粉310吨,实现工业产值1200万元,创利税110万元。
5、xx县大咸德调味品有限公司:是一个具有150多年酿造历史的企业,其前身大咸德酱园,始创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企业主要生产黑米食醋、酱油、馋嘴酱、豆腐乳、料酒等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6000吨,属xx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xx年企业有职工人68人,实现销售收入606万元、工业产值776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本县及邻县市场。
三、产业特点和实施目标
(一)这些企业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围绕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其主要特点:
一是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种植、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20xx年,转化各类农产品资源13.8万吨,总产值约1.8亿元;实施订单农业面积22万亩,惠及农户11.8万户;调动并激励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推动粮、油、药、薯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了县域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工业产值位居全县工业行业首位。
三是龙头企业发挥了领头雁作用实践证明,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产业需要龙头企业作载体,市场需要龙头企业来拉动,发展经济更需要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撑。现在,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有4个,其中市级以上3个,县级1个,规模最大的是洋州葡萄糖厂,年产值已超过6000万元。20xx年,龙头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18亿元,占总量的52%,带动农户数11.8万户,实施订单农业面积22万亩,收购、转化本县农产品资源5.37万吨。龙头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回报农民。洋州葡萄糖厂在本县率先实施农业订单三年来,支农、建农成绩显著,订单面积内收购价比市场收购价高出5%8%,受益农民普遍欢迎。20xx年稻谷市场收购价为0.8元/斤时,双亚粮油公司订单面积收购价为1.0元1.05元/斤,平均每市斤高出市场价0.2元,每亩可为农民多受益150元左右。利达油脂厂菜籽优先优价敞开收购。龙头企业以各自优势稳步共拉农产品加工发展车,成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领头雁。洋州葡萄糖厂、双亚粮油公司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得到省、市高度评价,双双跨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四是显现了农民增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双赢的效果农民增收主要反映在直接(工资)和间接(农产品变现)二个方面。工资方面:20xx年,全县从事农产品加工业人数为6620人,其中本县农民工6487人,年发放工资总额3800万元,人均5740元;农产品变现方面:20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转化本县农产品资源7.8万吨,支付农民现金0.87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惠及众多农民,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历史问题。
(二)实施目标:
20xx年全县食品行业产值要达到3亿元;
20xx年产值达到5亿元。
四、存在问题
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观地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讨、去解决。
1、原料基地建设滞后。
如xx县宏玮蘑芋制品有限公司的原料魔芋,是本县的乡土物种,产量大,种植效益高,由于对魔芋种植的最大克星-软腐病没有特效药可治,魔芋产业在这些乡镇就是发展不起来,企业原料供应紧张,对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十分不利。
2、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3、整个产业潜能尚未充分发挥。
粮、油加工业发展形势平稳,薯、果、菜、药加工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薯、药年加工体现为工业产值的总额为1100万元(不含黄姜),只占总量的5%,而果、菜加工能够体现为工业产值甚微。面对我县10万亩薯类,16万亩中药材,10万亩果品,15万亩蔬菜的优势资源,薯、果、菜、药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可转换为工业产值的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4、产品结构优化不明显。
我县农产品当前有18个品种,其中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产品16种,占个数总额的87%,占产值总额的73%。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只有2种,占个数总额的13%,占产值总额的27%,这一高一低折射出了市场销路窄,企业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值增速缓慢的客观现实。
5、资源与加工对接出现矛盾。
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另一方面,资源与加工对接有矛盾,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原料供应上存在着吃不饱现象,最为突出的是洋州葡萄糖厂所用玉米,本县年缺口达3.5万吨。
6、农业订单缺乏约束力。
订单农业主要由洋州葡萄糖厂(20xx年订单面积12.8万亩)、双亚粮油公司(20xx年订单面积6万亩)实施。合同是签订了,但具体操作基本上是松散型,种植方随行就市,追求高价格,谁的收购价高就卖给谁;加工方虽然订单内高于行情价敞开收购,但履约有难度,因本县粮源不足,因此订单内外都收,由于彼此之间缺乏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订单农业还有一定差距。
7、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据调查,我县所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无研发机构,20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用于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不足300万元,特别是职工技术培训、专利购买、新产品研发三个方面的投入更是与企业发展不协调,制约着企业跨越发展。
8、融资难度大。
金融部门流资贷款渠道越来越窄、难度越来越大、门槛越来越高是制约部分农产品骨干企业达产达效的主要瓶颈。如利达油脂厂经济实力都很强,但一直缺乏流资而吃不饱。因流资紧缺,利达油脂厂达产达效率仅35%左右。
五、做大做强xx县食品工业产业的对策和办法
1、坚定不移地稳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大量的数据和不争的事实说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业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更是农业、工业双跨越的基础。因此,作为经济发展重中之重坚定信心;抓好产业持续向前发展坚持不懈;推动整个产业再上新台阶艰苦努力。
2、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战略调整。
3、食品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4、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代表产业的整体水平,是整个产业的火车头。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扶,贯彻好、落实好县上已出台的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决定,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力争在十一五末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群体。
二是促,政府主要从政策资金、税收、技术、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促进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健康运行。
三是提,引导龙头企业全面提高生产经营质量,提高管理创新水平,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四是建,在20xx年前,争取再新建年生产规模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4个,龙头企业总个数由现在的4个增加到8个,年总产值能力由现在的1.2亿元上升到2亿元。
5、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农产品加工、种植的主要推动力。积极推介、申报企业科技成果,争取省、市科技专款扶持,宣传组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劢科研院所、农业学校(院)、技术推广单位的科技人员以技术开发、入股和转让等形式与企业协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快高、顶、尖产品的开发步子。企业要提取不低于总收入的1.5%科研经费,作为科技工作保障,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实力。
6、引入扶持和激劢机制。
争取各级财政扶持,扶贫资金、以工代赈、科技投入等要向农产品加工业给予倾斜。
7、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政府:每年组织12次农产品加工业政银企推介会,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好的加工项目,以争取资金支持。金融部门:农发行、农行、信用联社等涉农贷款主要金融部门,对发展前景好,生产经营有效益的企业尤其是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能够给予贷款扶持。企业:入股、参股、经济合作(协作)、吸纳民间资金、申请金融部门贷款等多管齐下,缓解资金困难。
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5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重复建设较为普遍
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我镇企业大多。中在加工制造业这种传统的劳动密。型产业上,其产品大多停留在简单制作的水平上。相当数量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二是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由于我国消费品市场和资金市场的不成熟,容易形成短时期内的消费热点,短期的利润促使大量资金迅速涌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缺乏宏观的经济引导,此后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需求趋于饱和,在此情况的下,企业不得不展开低水平的竞争。三是产业关联度低。在纵向合作上,即在关联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合作关系,缺乏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在横向合作上,即在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缺乏明确的市场分工,没有在信息、人员培训等方面共享社会资源。例如我镇的一定数量的砖厂,就存在制造水平低,重复建设,关联度低等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多数企业主要。中在生产基础产品的产业上,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生产经营以“低质跑量”为主,在消费的短期热点中,容易造成持续上项目而形成行业的恶性竞争。二是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我镇仍处于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环节基本没有涉及。三是由于大量企业处于高度专业化分工状态,其固定资产专用程度较高,一旦出现全行业衰退或企业亏损,经营者也很难使设备转用或转卖,所以企业只能艰难维持经营,或偷工减料以求降低成本,使市场上产品质量不断退化。这种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缺乏自主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企业所获得的附加值和利润偏低就是必然结果了。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缓慢
我镇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只是以目前市场上极为普遍的甚至于落后的技术作为生产工艺,品牌意识不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仅仅依靠低价取胜。这在我镇企业中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调查的这些企业中,大部分只有1—2名技术人员,有的甚至没有技术人员,这造成了企业缺乏发展后劲,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动力不足,甚至会出现消亡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起点低、实力小,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自己工艺人员,更别提研发人员。就经济大环境来看,以技术研发为主体的人才倒三角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潜力。二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三是缺乏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不能使企业有效的和高校等科研单位直接挂钩,把最新的技术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四是大型公司为了保持其技术优势,一般都把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严格控制在内部,我镇企业很难获得相关资料。例如我镇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就难以获得附加值很高的针状焦的生产工艺。
三、发展理念不够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后
我镇企业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为企业建立之初的生存与发展曾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中期,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转化为消极的阻滞,容易造成经营效率的低下和激励机制的偏颇。同时,大部分企业主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完全有可能通过融资等手段进一步扩张,但由于担心怕“外人”来分蛋糕,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只愿维持现状,不想再去进一步发展。
究其原因,一是价值观错位。管理者将企业存在的价值看成是家族利益最大化的栽体,而不是上升到更高的社会价值层面,“私利”与“功利”相混淆,促使思想陷入封闭,拒绝改变,导致企业管理僵化。二是思维僵化。由于长期以来受小农文化熏陶,固步自封、志得意满、看问题的片面性决定了无法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浪潮中作出及时的改变。
四、抗风险能力不足,融资困难
目前,银行出于对降低信贷风险的考虑,对企业申请貸款的条件较为严格,一般都要求貸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又由于抵押财产变现难等风险因素,银行一般不接受财产抵押。信誉度较高的企业为了避免资产风险,大多不愿意提供貸款担保。加之我镇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信用等级低等原因,一般很难找到稳定畅通的融资渠道,从而造成了貸款难、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例如我镇的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和鼎泰精化实业有限公司等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融资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金融体制规定严格的融资条件和企业融资条件的先天不足,客观上决定了企业融资处于劣势。由于我国缺少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现有资本市场的高门槛使绝大多数企业难以跨越。二是企业融资手段单一,信心不足。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融资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寻求风险投资,吸纳入股资金等,而目前我镇企业融资往往盯着商业银行貸款这一方面,从而造成融资手段单一,融资困难。三是镇党委、政府对企业融资困境认识不足。资金匮乏是我镇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镇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台政策,扩宽渠道,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6
瑞金市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浙江大学赴瑞金博士生报告团
执笔:马俊英、陶颜 2007年8月
一、瑞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背景
在今年的年初,国家批准包括瑞金在内的江西41个县市,比照西部大开发的相关优惠政策,实施经济发展。这一举措,以更加灵活的区域发展机制,将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融入中部崛起战略。同这次西部大开发延伸政策一道出台的还有,南昌、萍乡、景德镇、九江等江西4个设区市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同一个区域,有针对性分而治之的区域发展模式,同样又是一次新的创新。
在近年来中部经济整体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中部同东部的发展差距日益增大,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中部。因此,新政策的出台,将为包括瑞金在内的江西41县市,在税收优惠、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契机。另外,江西本身良好的区位优势,也会相对其他中部省市“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吸引到三地投资和产业转移。
二、瑞金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带来的机遇
第一,低成本优势促进东部地区投资及产业转移。长珠闽三地的民营经济,近年来面临着日益匮乏的土地资源以及增加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问题,发展条件的束缚已促使一批民营企业家进行更大范围内的资源、生产要素的整和。同时,伴随本地产业结构发展和升级的需要,长珠闽将更进一步承接来自国际、以及港澳台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瑞金将以更具竞争力的低成本优势以及便利的地理区位优势、一定的工业发展基础,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的转移,成为新一轮的制造业加工基地。
第二,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带动产业升级。瑞金已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同时,传统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高新技术对传统企业的带动和提升不足,而传统企业在技术改造、升级中也存在资金和技术上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利用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如税收、企业实验室建设等,鼓励现有高新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也对现有其他企业起到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出台相关外购技术服务等支持性政策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因中小企业自行实现研发功能不现实,故在政策上缓解其资金和技术困难,鼓励其更加主动、积极的购买和利用先进技术和服务,实现产品、工艺等改造和升级。
第三,农业产业化基地规模化发展。瑞金已有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存在规模小,技术推广等问题,不能适应企业大规模生产的原料供应环节,已有企业的原料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外地购进,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使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利益和机遇流失。以优惠政策培育瑞金农业大型产业基地的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大型龙头企业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带动农业产业 化进程的实施和实现,解决自身的原料供应链问题。
第四,产业基地政策性扶持带动瑞金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对于瑞金市来说,在吸引大量企业前来投资建厂的同时,各类企业组成的上、下游产业集群或同行业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新一轮力量。而目前这类产业基地,有资源禀赋、劳动力条件、土地低成本、税收低成本等优势,但缺乏资金支持,以及理想的合作伙伴。一方面,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对这类中西部大型建设项目的相关配套性工程,给予低息配套贷款的支持;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发挥桥梁中介,将有效的企业资源与瑞金大型产业基地有机结合,实现项目与企业的成功对接。
(二)瑞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一,新一轮区域间的同台激烈竞争。作为长珠闽三个经济先行地区的近邻,加之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瑞金的工业化发展将因为有了西部优惠政策的延伸,而比起其他中西部地区获得更多的契机,加快经济发展。然而,和瑞金一样,江西其他40个县市也同样获得了这一优惠政策的支持,大家都在新一轮背景之下思考如何去发展自身,也必将在今后的发展中,在招商引资、地方政策优惠等层面面临激烈的竞争。同时,还将面临来自相对较发达的四个设区市的竞争,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抓住和利用好机遇,融入新一轮地区间的竞争、合作和发展,而不被边缘化,需要长期的思考和努力。
第二,各类优势是工业化发展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交通、优惠政策等优势是工业化发展的硬条件,不可缺少。但与此同时,这类硬性条件在经济发达的长珠闽地区和江西其他地区也或多或少都具备。一个重要的体现在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尽管近年来面临各类成本普遍提高的情况,但这类地区仍然是投资的热点地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工业化发展软环境的成功营造。而软环境的建设也将是瑞金同其他40个县市竞争的根本,而不是实行在政策上恶性的竞相下调优惠税率等措施。技术、市场、劳动力素质、甚至包括文化、观念等软环境的营造需要长期的努力。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在长珠闽三地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一部分水泥、造纸、纺织等污染性企业的转入,在国家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兼顾的发展要求下,一要强调引入企业的技术水平,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减到最低;二要实施有效的手段,包括技术和设备层面,促进循环生产、清洁生产工艺的实现。因此,为生态性工业发展的产业链配套发展,需要争取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三、瑞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处于初步阶段
首先,瑞金市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处于缺损状态,尚未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五大主导产业分工层次不高,产品附加值有限,资本积累速度较慢,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存在技术断层,原材料的产品结构与加工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结构之间咬合程度尚需提高。这种产业链的缺损,将导致上、下游产业之间难于通过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瑞金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产业的竞争力严重不足;其次,我们看到五大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目前研究、开发、示范、推广等科技支撑体系的四大要素都处于企业或有关部门的自发、零散的组织状 态,产学研官处在相互脱节的状态。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互动不足
瑞金城市化程度不高,未能与工业化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表现之一为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人口较多,导致企业在办厂时面临工人短缺的现象。而这一点势必影响到工业化的发展。但反之分析,工业企业本身数量缺乏,对本地劳动就业带动力量弱,也是造成劳动力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
有效的城市中心商业网点未能建立。城市的吸引力和集聚力,首先来自最初的中心区商业功能。改革开放之初的杭州武林地区,正是在杭州市政府的主导下,最先发展起杭州百货大楼这一商业购物网点,使得武林地区集聚起了一定人气。随后,伴随一系列的购物中心、大型连锁超市、银行、中介服务业、企业总部等进驻武林地区,形成了今天的武林商圈。而瑞金市中心城区的人气未能有效形成和集聚起来,商业中心网点欠缺规模化发展,外来商业资本缺乏,一个伴随竞争而充满活力的商圈结构有待及时发展。城市中心区商业功能的发展,和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的中心区商务功能,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化对于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也由此展开。因此,发展工业化的条件之一的招商引资固然重要,但城市化的打造对工业化的发展同样重要。
(三)工业经济发展中缺乏主导和带动性力量
瑞金现阶段的工业发展模式同“温州模式”的形成初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两者都有着以出口为导向、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生产方式。然而,另一点不同在于,在中小企业成长的同时,瑞金的工业经济中还伴随着大型产业基地和地方龙头企业的崛起,这也正是第二代“温州模式”的特点。
但是,工业经济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发展,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协作和联系,形成了工业经济发展的“两张皮”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地方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和当地的企业在行业层面没有太多联系,对当地工业的有效拉动力量不足;二是地方龙头企业本身也正处于企业内部成长和发展时期,尚未走向成熟。因此,形成一套上下游企业的投入产出链还需时日。三是瑞金的一些大型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前期建设还在进行中,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基地还未形成。因此,对本地企业和行业的资源整和只能随后进行。
四、瑞金市工业经济发展思路
(一)产业集群驱动工业化发展之路
从浙江等民营经济形成的产业集群式发展,到中西部地区的大型、特色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正在由产业集群这样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引领。而产业集群从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区域经济实力竞争的一部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具有关联性和互动性,彼此共享资源、技术、信息等要素,共同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收益。同时,集群内企业通过形成一种竞争合作,分工协作的互动式关系,构成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业创新,从而带动产业集群升级。
瑞金工业企业数量较少,工业园区内企业间上下游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未能形成。在未来各类大型重化工、医药、水产等产业基地打造的过程中,引入相关上下游产业,与龙头生产企业配套合作是关键所在。同时,产业集群也应该成为未来进一步承接来自闽东南、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空间组织 形式,吸收东南沿海先进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以产业集群而非单个制造业加工企业的发展,实现工业结构转变、产业升级,打造出成功的“第二代温州模式”。
(二)积极打造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
高速公路城市发展轴是继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发展力量。通过高速公路的时空优势,以高速公路道口或节点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发挥,促进高速公路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表现之一就是围绕高速公路建立起来的都市圈。对于三省通衢的瑞金市,交通条件的优越是发展高速公路经济带的一大优势;同时,近两年赣州一小时都市圈的发展,也是瑞金借以拓展经济发展思路的契机。而以都市型农业和物流业等高速公路特色行业的发展不足,没有有效利用起高速公路这一优势。
围绕都市型农业建立起来的大型农业种植和养殖基地,将调整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收入。近两年反映都市型农业发展特点的蔬菜、蛋禽、肉类、乳业等产业在瑞金的农业发展中所占比例不高,且呈现负增长趋势,农业产业规模化和农产品的深加工度化有待进一步提高。物流业的发展也已成为瑞金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部分企业来说,流通对生产的作用已取代了之前的生产对流通的决定作用。同时,在打造特色产业基地的过程中,也需要生产性服务业,诸如物流、原料供给等行业的配套发展,因此,围绕高速公路建立的物流园区等工业功能区亟待发展。
同时,借助于这次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延伸,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转移,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通过高速公路的时空优势形成的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这将更进一步加强瑞金同其他省市的经济联系,因此,高速公路城市发展轴将是引导瑞金工业企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先行条件。
(三)发展新型重化工业产业基地
瑞金重化工业产业基地打造的过程中,将会面临三类优惠政策:西部优惠政策的延伸、国家对新型重化工业的政策倾斜、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同时,瑞金又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资源优势,因此,将会吸引到来自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等多元化资本前来产业基地投资的兴趣,发展大型产业基地大有可为。
同时,在周边长珠闽地区也在同时发展新型重化工业的背景下,瑞金应主动积极融入到整个重化工业的产业链条之中,成为其产业链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边长珠闽重化工业基地形成对接可能性。
(四)适度发展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在瑞金大型特色产业基地打造的过程中,产业链上各行业、各企业在合作、生产的过程中,势必会引发对物流、研发、原料供应等配套产业的要求;同时,尽管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南昌、赣州等经济中心城市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围绕瑞金自身产业基地建立的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将构成区域生产性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瑞金市工业经济发展相关建议
(一)重视和确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如果将企业放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那么这一地区的经济建设成效将非常显著。这一命题,已经被浙江、福建等地的发展经验充分证明。一方面,需要让 企业、企业家和员工逐渐形成担当经济发展重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进行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需要政府主动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与企业的交往过程中,放低姿态、找准位置,积极地为企业发展创造流畅和谐的服务环境。这一工作任重道远,目前已有江浙闽粤等地政府的实践经验可供参考。
(二)千方百计做好观念和制度创新
从世界各国以及我国工业发展历史来看,任何一地区在从农业型走上工业化之路同时,必定经历一个观念与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一工作关注于人的思想的改变,工作繁重,时有反复,需要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采取有关措施,培育形成良好的区域社会文化氛围。通过观念的创新,不断清除不适应市场经济与阻碍工业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转变各种陈腐观念、小农经济观念及地方保守封闭观念,切实将“等跟学”、“等靠要”等被动执行、行政依附观念转变为主动思考、灵活调整、奋发拼搏、大胆创新观念,树立新的开放观、将相对封闭、自我循环、小富即安的观念转为以开放促发展、以开发促改革的观念。
(三)积极引领民营经济成长
瑞金目前的民营经济力量主要来自福建闽东南的民营资本,本地民营资本数量较少,且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的民营资本也较少。民营经济在瑞金的成长和发展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近两年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劳动、土地等资源和要素的成本也日益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正在形成;同时,两地“块状”集聚经济的发展和壮大,需要企业跨区域进行资源和要素的整合,形成新一轮生产和加工能力。因此,瑞金作为长珠闽地区的近邻,应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同这三个地区开展更多、更深入的联系和交流,吸引民营经济进驻瑞金。
第二方面,瑞金本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融资难等一系列发展问题,而本地部分民营资本却在其他地区寻求投资合作项目。资本和项目的成功对接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桥梁作用,在农业产业化、旅游业、大型产业基地等方面实现民营资本参与生产和经营。同时,政府也可从有关方面争取,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鼓励有项目、无资金的企业,在涉及到政府鼓励发展领域,竞争获取相关创业基金的援助或低息贷款。
(四)逐步以“择商选资”替代“招商引资”
从工业企业数量来看,企业数量的缺乏是瑞金工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因为企业数量少,对正处在成长中的瑞金经济,缺乏重要的支撑性力量;同时,地方财政收入有限,不能更好的发展为工业生产配套服务的其他产业和设施;因为企业数量的缺乏,有效的上下游产业链也不能有效建立,现有各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过高;以上下游产业链构筑的产业结构整体质量不高,将进一步影响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造成未来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对瑞金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来讲,量变和质变需要同时进行。第一,瑞金各类工业企业数量较少,量的积累势在必行;第二,增加工业企业的种类,拓宽发展各类工业行业,质的提升也必然进行。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原因更在于为已有的企业提供上下游企业和行业发展和合作的空间,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各类企 业配套生产、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的企业网络集群。固然在这一过程中,各县市会面临激烈的招商引资争夺战。但结合本地工业发展的特殊情况,合理的选择需要优先引入和发展的工业企业和行业,促进本地工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将构造起更好的工业经济发展软环境,吸引未来更多企业前来投资和发展。
(五)建立起卓有成效的人才体制
需要推动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高度重视本地人力资本存量的运用,采取积极务实的态度引进具有创新潜力的科技人才、拥有核心技术的专门人才和具备学识魄力的管理人才。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生活环境和强烈的事业发展氛围,是人才的人格和才华得到广泛的尊重。形成崭新的人才流动和优化配置机制,可以学习浙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管理使用方法。(瑞金市中小企业局供稿)
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7
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为加快我县工业调整振兴步伐,经信组组成调研组,于近日对金乡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考察了金人电气、金曼克变压器等企业。
一、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扣创新赶超“一个主题”,围绕经济提速和民生改善“两条主线”,大力实施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大战略”。确立了“创新赶超、前移进位、打造鲁西南经济强县、冲刺全市发展第一方阵”的工作目标,把工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并依托煤炭、大蒜、机电、物流、旅游等优势资源,规划建设了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2个市级园区—化工园区、食品工业园区,2个县级园区—商贸物流园区、羊山景区。致力于打造了煤化工、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能源、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九大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工业已初具规模,企业膨胀发展势头强劲,煤化工、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等四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家,2012年1-6月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税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二、工业经济发展措施
(一)高点定位,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金乡县委、县政府把产业体系发展规划编制作为加快推进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工作,将产业提升作为金乡工业企业二次改革来抓,全面调研,多方分析,科学谋划,高点定位,按照“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增强辐射,形成产业集群”的要求,以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项目带动、品牌带动为抓手,积极编制机电制造、煤电化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四大工业产业规划。
(二)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走集群发展之路
金乡县委、县政府在全面分析工业产业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走集群发展之路。以规划建设济宁市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大力发展煤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以华光、宏昌、东运、宏泰等龙头企业为基础,规划建设济宁市食品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金樱公司为基础,规划建设如意工业园。同时,整合机电产业资源,以开发区机电工业园为平台,以金曼克电气集团为龙头,利用现有的品牌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全力打造机电制造工业园区。
(三)推进银企对接,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金乡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滚动式发展”的思路,整合资源,融通资金,加大投入,强行起步。先后成立了金源投资发展公司和金洲投资公司两个融资公司。同时,加大担保公司建设力度,制定扩资规划,提高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及民间担保公司注册资金规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积极运作还贷周转金,帮助企业还旧贷新,避免因资金链断裂影响生产经营。
三、工业经济分析
(一)特点分析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规模不大,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二是产业机构相对单一。
三是产品附加值较低,深加工能力不强。
(二)存在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与全市其他县市区相比,金乡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差距十分明显,形势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规模小,综合实力弱,缺少龙头企业。
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条短。
三是管理机制不活,创新能力不强。
四是新上产业大项目少,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
五是交通问题限制了金乡县工业经济发展。
四、工业经济发展建议
一是改善金乡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
二是重点建设化工园区。
三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自主品牌。